银行增持账本:13家增持、合计2亿股,涉及资金超12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随着年报披露,新一轮增持如约而至,上周末,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集团”)于当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份6432.14万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11%。并表示,在符合一定市场条件下,光大集团后续拟累计增持总金额(即本次增持和本次增持计划合计金额)不少于4亿元,不超过8亿元。本次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随着光大银行开启增持,今年以来截至3月末,已经有13家银行被重要股东增持,合计增持2亿股,涉及金额高达12.2亿元。
13家银行发布增持报告
上述增持后,光大集团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该行约260.81亿股A股股份和约18.67亿股H股股份。上述持有的股份数量合计占该行总股本的47.30%。
公告称,本次拟增持股份的目的是为充分发挥光大集团作为控股股东作用,传递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光大银行高质量发展。
市场揣测本次股东大手笔的增持或是和光大银行的业绩有关,近期光大银行公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该行去年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
该行行长王志恒表示,过去一年受贷款收益和投资收益下降,以及减费让利政策等因素影响,光大银行整体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都有所下降。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加大了信用减值的拨备计提力度,这主要是为了夯实资产质量的基础,同时也严格执行监管的风险分类新规,进一步加强了存量风险的处置,这些措施对短期的盈利能力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市场用脚投票,在召开业绩发布会当日,该行股价大幅跳水,一度跌超9%。
今年开年之后,由于市场调整的较为剧烈,银行的增持行为不断,根据同花顺统计,2024年以来已经有13家银行的重要股东和高管掏出真金白银在二级市场银进行增持,合计增持金额高达12.2亿元。其中有三家银行的增持金额过亿元,分别是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厦门银行,涉及金额分别为7亿元、2亿元和1.42亿元。
3月14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该行收到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关于增持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告知函》,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2024年2月26日至2024年3月13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7986.8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77%(以2024年3月13日公司总股本103.44亿股计算)。
民生证券分析师余金鑫认为, 外资大股东大额增持体现对公司价值的认同,新高管班子落实、高管年轻化利于长期战略的稳定执行。南京银行作为江苏省内头部城商行,市场基础扎实,信贷投放能够保持稳步增长。定期存款占比高,更受益于存款挂牌利率调降,预计24年净息差表现较好。低机构持仓比高股息,也带来较高投资安全性。目前南京银行的市净率在0.7倍左右,维持“推荐”评级。
已有21家银行披露去年年报
截至3月31日,已有21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3年年报,包括6家国有行、7家股份行、4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
在国有银行中,农业银行利润增幅3.91%居首。在9家股份行中,有6家利润保持正增长,3家出现下滑。其中,浙商银行增幅10.50%居首。而在城商行中,青岛银行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5.11%,利润增速最快;郑州银行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3.62%,表现不佳。
农商行的业绩在银行板块中表现最好,归母净利润增速前两名全是来自农商行阵营,分别是常熟银行和江阴银行。
常熟银行2023年的年报显示,2023年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8.70亿元,同比增长12.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2亿元,同比增长19.60%。
资产质量上,截至2023年末,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0.75%,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37.88%,较上年末提升1.11个百分点。
资本金方面,截至2023年末,常熟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6%、10.48%、10.42%,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增长0.21个百分点、增长0.2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净利润在增长,但常熟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32亿元,同比下降82.84%。同时常熟银行的净息差在一路走低,2021年-2023年该项数据分别为3.06%、3.02%和2.86%。
江阴银行3月30日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65亿元,同比增长2.25%;归母净利润18.88亿元,同比增长16.83%;扣非净利润17.50亿元,同比增长11.01%。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表示,从已披露的2023年银行年报来看,银行经营景气度继续承压,虽然规模扩张维持较高增速,但息差和中收两个核心营收变量明显走弱。债市利率下行在交易端带来其他非息收入的贡献,就行业整体而言,这一贡献是以未来息差进一步下行为代价的,并且随着利率进入低位,这一利润来源的波动性也在加大,不能做持续性期待。另外,在国股行整体营收增速已经转负的环境下,大部分银行坚持着利润的正增长,核心贡献源自信用成本(拨备计提)的下降,这一趋势已经延续两年,其持续性源自上市银行整体存量拨备相对充裕,同时新增不良生成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下行。但是,从逾期、关注等不良前瞻指标和逾期/不良、(逾期+重组)/不良等不良认定指标来看,银行业资产质量可能存在边际走弱的可能,这将导致信用成本继续压降的空间有限,银行利润增速将逐步向营收增速收敛。
倪军认为,从2024年全年来看,随着存款利率调降显现,全年营收负增长的压力将有所缓解,如果政策推动经济企稳恢复好于预期,2024全年营收增速较2023年有望回升。未来继续关注高股息银行;如果一季度释放的经济增速较低,银行板块超额收益可能会下降,但绝对收益可以继续期待,板块内经济复苏相关和中收占比高的银行更占优。更长投资周期上,银行基本面更看重资产质量和内生资本持续。
华福证券分析师李清荷坦言,年报披露的业绩反映出银行面临的经营困境,根据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按季度披露的银行净息差数据,已经知道2023年四季度各类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缩窄。而从近期密集公布的银行年报来看,银行在净息差外,还面临营收和贷款等方面的压力。在贷款投放压力巨大、净息差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均有进一步调降的必要性,而在利率联动及经济延续弱复苏格局的影响下,中长期内债市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