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后面的故事:抗美援朝烈士陈淑彬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5日讯 2022年9月15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在韩国仁川举行,88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以及837件遗物即将回国。遗物中,一枚印章清晰可辨,举国关注下,无数人都在追问陈淑彬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山东莒县是沂蒙革命老区,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赵国山和同事们为烈士找家花费了很多精力。在看到这一枚印章后,他们在《全国烈士英名录》上查了一下,叫陈淑彬的只有山东莒县陈家河水村这一个烈士。得知这个消息,陈家后人非常肯定,这就是家族几代人一直在寻找的亲人。

在陈淑彬侄子陈常宗家中,珍藏着一张“革命军人家属证”,上面写着“陈淑彬、陈淑标志愿参加人民解放军,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因为证件掉色破损,陈淑彬、陈淑标的具体入伍时间、所在部队和职务都无法看清了。陈淑彬大哥的儿子陈常胜保存着陈淑标的烈士证,上面清楚写明:陈淑彪(标)参加革命的时间是1947年1月,所在部队是73师38团3连。莒县烈士名录上显示,淑彬、淑标生前部队都是志愿军25军73师38团,这似乎与烈士证的信息吻合,但有人提出质疑。

“73师很明确,就是只有217、218、219团,没有这个38团。”杜艳丽是25军73师219团老战士杜鸿元的女儿,受父亲影响,她对这支部队特别熟悉。她告诉记者:“ 之所以会出现38团,是因为烈士证上是大写的“二一八”,把那个“二一”连起来了就成了“三”了。”

据山东军史馆顾问、军史专家曹永孚介绍,73师是1952年9月归属23军入朝作战的,但烈士名录上显示,陈淑彬在1951年就牺牲了,印章为什么在抗美援朝战场发现,而在陈常宗珍藏着的陈淑彬“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上却又是1958年呢?

专家分析,陈淑标带着哥哥的印章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可能性不大。只能从烈士印章发掘出处推断,陈淑彬烈士与73师218团在铁原郡作战牺牲的其他烈士,牺牲时间应该大体一致,也就是在1953年6月至7月。

在远离祖国的同一个战壕,兄弟二人一路扶持前进,弟弟陈淑标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荣立四等功一次。哥哥陈淑彬却没有更多的信息。只有这一枚刻有名字的印章。陈家世代做木匠,陈常允爷爷的木工活在莒县很有名气,陈常允是陈淑彬四弟的小儿子,从事木工行业30多年,他在看到那枚印章后,认为这就是陈淑彬自己刻的。

战争总是无情又残酷。1953年,莒县老家收到了陈淑标的烈士证,1958年,又收到了陈淑彬的烈士证。几十年来,亲人们一直在寻找陈淑彬牺牲掩埋的地方。 这枚印章的发现,了却了一家人的心愿。目前,有关部门已采集烈士7位侄子的静脉血液样本,通过DNA比对来最终确认烈士遗骸和身份。陈淑标烈士遗骸或许已接回国内,将一并确认其身份。

闪电新闻记者 殷明慧 高于 韩信 何爱东 巩胜义 刘海宁 张帅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