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度老龄化社会 安徽、江苏拿出了这些措施
应对中度老龄化,安徽、江苏祭出措施。(达志影像)
澎湃新闻报导,9月2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2智慧康养高峰论坛」上,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以2021年底北京市老年人口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全市人口老龄化形势及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根据报告,2021年是北京市近五年常住老年人口增量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30%之间、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14%-20%之间,就意味着该地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早在2020年10月,《光明日报》就曾刊文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绝不是「如何养老」那么简单,人口老龄化对国民经济运行、社会体制建设、社会文化传承乃至国家民族兴亡均有深远影响,中国需要以更宏观的视角、更长远的眼光、更坚定的决心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报导称,近来大陆已有多个省份针对「中度老龄化」社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例如,安徽省卫健委官网9月1日刊文介绍,近日,《安徽省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经过持续努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体系更加完备,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丰富优质,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逐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安徽省将健全全周期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统筹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加强医养结合服务和保障。该省提出,到2025年,建成1个省级老年医学中心和2个区域老年医疗中心,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超过80%,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护理院(中心),力争每个设区的市建设1所二级及以上老年医院、康复医院;85%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标准要求;建成不少于30个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100个示范机构、500个示范中心;全省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
《实施方案》提出,着力提振「银发经济」,推动老龄产业做大做优,扩大老年用品有效供给;力争打造3家以上省级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培育5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人民币、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以上面向长三角的健康养老基地。
上述安徽省卫健委官网文章介绍,安徽省202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944万人,占15.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全省各地各部门将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努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江苏省卫健委官网8月19日公布了《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058号建议的答复》,对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沭阳高级中学教务主任朱漫丽提出的《关于加强养老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作出回复。
江苏省卫健委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20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50.9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72.9万,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1.8%、16.2%,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时期,江苏省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医养结合机构中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江苏省卫健委等部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培训。将医养结合机构医生和护士纳入卫生健康紧缺人才培训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培训。国家卫健委从2020年起,组织实施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由国家开发使用统一的培训大纲、教材、课件、题库和考核方案,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轮训,学员培训合格后,可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5分。
二是加快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组织开展第三批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及临床实习基地评审,公布3家老年护理培训基地和7家老年护理培训实习基地,由培训基地及临床实习基地对辖区内的老年护理专业护士进行培训,培训课程参照国家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大纲内容进行设置。2021年,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参与培训率超过93%。
三是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2020年,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印发《江苏省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苏卫医政〔2020〕78号),明确省护理学会牵头承担全省医疗护理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推进培训同质化,加强培训机构培训质量评价,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及人员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