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河北看历史沧桑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美丽的高山湿地美景(作者提供)
美丽的皇家园林。(作者提供)
承德避暑山庄。(作者提供)
河北北邻塞北,紧扼东北,坐拥华夏,古代是燕、赵之地,与北京、天津相邻,自元代以来多数时间定都北京,致河北有如「天子脚下」,兵家必争,而河北的荣枯,亦象征中国的兴衰。
自年初北京、天津寒冬行后,今秋又走访了河北石家庄、保定、承德,围场等地,参观了保定陆军官校陈列馆、清苑抗日地下坑道、西柏坡纪念馆、白洋淀、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小布达拉宫,以及围场县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虽是走马看花,却看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沧桑,从盛世、衰败,再迈向繁荣、富庶。
皇家园林看清代兴衰
从皇家园林看清代兴衰。离北京210公里的承德暑山庄,是清代的夏都,始建于康熙,完成于乾隆,长达89年(1703-1792),当时是清朝盛世,康熙平定了葛尔丹,不仅在承德建了避暑山庄,离承德不远的围场县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茂盛,珍奇异兽多,更是皇家狩猎的猎场。
从承德避暑山庄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荷风摇曳,可感受到二百多年前多次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是多么流连江南的山水风情,他也将这些园林造景几全「搬」到避暑山庄。
但遗憾地是,自中英鸦片战争清廷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后,闭关自守的清廷因未励精图治,日益腐化,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肥肉,纷纷入侵,要求租借,致门户洞开。更说讽刺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当时到承德避难的咸丰皇帝,竟在夏宫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三个《北京条约》,丧权辱国,其中割让给俄国的土地竟多达40万平方公里。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与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并列为清代的三座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因未遭战火蹂躏,保存得最完整,甚至比颐和园还美丽、壮观。这三座皇家园林承载着历史沧桑,尤其圆明园惨遭八国联军破坏,是列强侵列中国的铁证与耻辱,大陆政府已列为爱国教育基地,提醒下一代一个国家如果不强盛,只有遭外人欺凌。
力抗风沙再育森林
力抗风沙、冰雪再育森林。康雍乾盛世时,木兰围场一带的原始国有林,成为护卫着京、津、翼生态的屏障,但从清中叶以后,因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这一带的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的滥砍滥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原始森林变成荒漠化,致每到秋冬季,荒漠扬起的沙尘暴,也波及京、津、翼地区,空气品质极差。
幸从1962年起,有群年轻的爱国造林人员,他们不畏风沙、暴雪,力抗恶劣天候,且长期忍受物资贫乏,子女教育资源的不足,终于造林成功,将荒漠又复育成苍翠的森林,不仅使京、津、翼地区不再受沙尘暴的威胁,更成为京津翼地区人士度假的后花园。
陈列馆记录战争沧桑
现围场县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除了有大片人造林、牧草,亦有高山湖泊湿地,每年吸引大批观光客前来度假,而造林人员克服荒漠造林的感人故事,也成为森林陈列馆展示的重点。
三座陈列馆记录战争沧桑。保定陆军官校陈列馆、清苑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及西柏坡纪念馆,记录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沧桑,保定军校虽仅办了九期,却培养了各种军事人才6500人,他们不但是北伐的主力、黄埔军校教官的来源,亦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上千将领,影响近代中国发展甚钜。
对日抗战期间,华北地区虽然很快沦陷,但河北地区的地下武装抗日行动却从未中断,尤其翼中人利用挖掘的地下坑道,常伏击日军,出奇致胜,让日寇在翼中有如芒刺在背。如今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不但还保存着当年的坑道,连街景也留了下来,让后代记取历史教训。
西柏坡是1948至1949年国共内战时,共产党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时,击败国民党的战时指挥所,被共党视为圣地。这三大战役国民党溃败,1949年4月共军越过长江攻陷南京,国民党更是兵败如山倒,被迫东渡台湾,形成两岸分治七十余年的局面。
历史亦是面镜子
国共内战国民党惨败,主要是在大陆失去民心,尤其在土地改革方面让共党捷足先登,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实施耕者有其田;已故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来台后,也实施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两岸土地政策竟曾一度不谋而合。
中国有五千余年的历史文化,从历史长河来看,统一与分裂几各半,现两岸统独仍争论不休;而历史亦是面镜子,国共内战造成多少骨肉分离悲剧,在此伤痕渐渐愈合之时,两岸实应互信互谅,朝良性发展,如此才是两岸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