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猫腻?为何DeepSeek敢开源 科技人给答案

DeepSeek撼动美国科技业与股价,不少业界人士拼命研究原始码与训练法。(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大陆新创AI公司DeepSeek近期发布的DeepSeek-R1重挫美股,辉达一夕蒸发6800亿台币,不仅辉达紧急回应,就连Meta也设立战情室密切观察,也引起台湾科技业和股票人士讨论。就有人好奇,为何DeepSeek敢开源,吸引一票科技业人士回应。

网友在Dcard科技业版发问「DeepSeek为什么要开源」,他表示最近才开始去看DeepSeek相关新闻,很意外是程式码开源,依照过往中国大陆习性,自家技术应该都会保留在国内,为何现在把技术公开,难道不会让其他国家轻易拿走技术,超越他们吗?抑或是部分开源,还是开放程式码的用意是为了想让自己的技术成为全球标准,提升国际影响力?

对此一名台大资工研究所学生留言,表示软体开源的话,全世界工程师都会来挑战,就可以借此找到更多的问题以便解决,还能拓展出新的方向,是一个强大软体的必经之路。不少人也在下面回应:「推,不知道一堆人在阴谋论什么」、「没办法,太多人看到红色就高潮,先喷一波,反正等等我就会被呛台湾海峡没加盖了」、「弱者才会藏招」。

还有不少人也提出自己见解:「重点在用这少的成本就建构出大模型,这样NV的晶片就会被怀疑是否被需要这么的多,那所有的供应链就会被影响」、「唯一想到的是,怕人家说是用gpt套皮的」、「如果没开源,大概90%人都不信」、「自家技术留在本国那是美国人的习性,OpenAI从开源变闭源...」、「对岸阿里88跟腾讯一堆怪物等级的工程师,台湾晶片跟硬体很强,但软体没有这种竞争力」、「原因不知道,但北极熊可以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