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分红就别捂紧钱包——“透视上市公司年报”之一
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已基本完成。数据显示,今年超七成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年度分红方案,其中不少公司还推出了高分红、强回报方案,更是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稳定且持续地实施分红,既能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又能展现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投资者长期持股。
受监管政策鼓励引导和公司治理能力提升等因素影响,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分红水平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分红总额持续增长。今年,多家曾连续多年“零分红”的公司也陆续披露了分红预案。不过,还有已连续多年未分红的公司仍然一毛不拔。
诚然,是否实施分红,要以上市公司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和有利于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准。比如,有的公司经营状况不理想,年度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额为负,不具备分红条件;有的公司尚处于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不宜将上年利润大比例用作分红;还有科创属性较强的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大,占营业收入比例高,所以无法常年给予投资者足额分红。
然而,也有部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净利润连年增长、资产负债率连年下降、期末未分配利润和货币资金余额充足,完全有能力进行分红,却依然选择“捂紧钱包”,宁可让大额资金闲置,也不愿让投资者共享成长红利。这种行为既背离投资者期望、有损投资者利益,也触及了监管的红线。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不久,便有公司因连续多年盈利但未进行现金分红而受到证券交易所问询。
上市公司要牢固树立回报投资者的理念,在保持稳健发展前提下,审慎评估公司资金情况,合理制定并及时披露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分红方案,回应市场和投资者关切。如果因故确实无法实施分红,也应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和原因,并适时调整分红政策,以满足投资者的即期现金回报需求。
鼓励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实施分红,归根结底是要求上市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提升治理水平,更好发挥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回报投资者,更好地助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期待有能力的上市公司早日扔掉“铁公鸡”帽子,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与投资者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邹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