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10多名游客爬山因雷击受伤!夏天是雷电多发季,户外如何避险?

据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5月25日,多名游客反映安徽黄山景区内发生雷击致多人受伤事件引关注。26日,记者从当地官方渠道获悉,雷击处为飞来石护栏,系碎石击伤部分游客。官方人士表示,事发于25日16时许,受伤游客13人,均已送医救治。

(图源:新京报)

事发黄山飞来石景点已临时关闭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26日晚7时许,黄山风景区综合执法局发布关于此次雷击情况的通报:5月25日16:13,黄山风景区接电话报警:飞来石区域突发雷击,有游客受伤。接报后,景区立刻启动紧急救援预案,调集综治、应急、医护等救援人员于16:25赶到现场,将现场13名受伤或身感不适游客安全转运至山下医院。同时,景区立即组建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赶赴医院看望慰问。

经初步调查,突发雷电击中飞来石周边护栏等,造成碎石飞溅击伤附近部分游客。截至目前,除1名游客因灼伤转院进一步观察治疗外,其他受伤较轻游客经治疗处理后均已离院返程。飞来石景点已临时关闭,近日将组织专业机构现场勘察、尽快修复。景区同步查摆问题并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雷电预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处置等工作。

去年安徽也有10多名游客遭遇雷击受伤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28日,一批60余人的旅行团前往安徽宁国铁匠山爬山,也有10多人遭遇雷击受伤。

据其中一位患者回忆当时的情况:“快接近山顶时,突然一道白光闪到眼前一块裸露的岩石上,紧接着是一声巨响,我整个人直挺挺往地上倒,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整个过程是有意识的,缓了几分钟,在同伴的搀扶下慢慢下了山。”

(图源:果然视频)

浙江省新华医院接诊医生回忆道:其中三名伤势较重的患者分别为24岁、30岁、32岁,头部、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灼伤及皮肤挫伤、裂伤。检查后发现,三人的肌酸激酶很高,最高的一人达5000多,正常指标是200以下。这意味着她们都存在心肌损伤、横纹肌溶解。

(图源:果然视频)

夏季雷电多发,如何避险?

此次的黄山景区通报提醒说:黄山风景区山高峰陡、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尤其夏季雷电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易发突发。敬请广大游客朋友及时关注景区气象变化和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行程,注意避雷防险。

夏季雷电多发,户外应该如何避险呢?

首先可通过判别云类识别雷电活动。当有浓密的乌云开始迅速堆积、变大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电。

雷电活动发生时,可以凭借雷声与看见闪电的时间间隔来判断雷电是否来临。当看见闪电与听见雷声的时间间隔较长,说明雷电离你还有一段距离。当间隔越来越短,则说明雷电正向你靠近。

若在户外遭遇雷雨天气,应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切记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物体,不要在有金属物的地方停留。

如躲在车里,注意关掉引擎、音响系统、收音机等,并关闭所有车窗,使车辆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图源:中国天气)

另外,遇雷雨天气,以下十个方面也应十分注意。

1、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足球、篮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极目新闻综合新京报、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齐鲁壹点、中国天气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