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嫦娥五号一起奔月,这个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注明转载来源)

作者:陈俊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从只能等着天上掉下的石头做研究,到连续发射多颗探测器完美实现“绕、落、回”三步走;从只能用别人送的1克月岩做研究,到嫦娥五号一次取回1731克月壤——16年前我们制定的探月计划,现在都一一实现了。

▲嫦娥五号着陆四子王旗

中国人对月亮的向往,早已刻在了文化基因里。据统计,《全唐诗》里,含有“月”字的诗有9518首,占总量22%;《全宋词》中,含有“月”字的词也多达6526首,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然而,中国的探月事业,起步却极为艰难。

1955年,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回国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秘密开展。1962年,在苏联、美国先后向月球发射“月球号”系列探测器、“阿波罗”系列飞船之后,中国的航天科研人员也开始对美苏探月进行跟踪性研究,并探讨中国如何探月。

但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尽管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还在次年4月确定了“714工程”发展载人航天,但因为没有钱投入研发,当时领导人决定,“先处理地球上的事吧,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

回忆起那段航天事业的艰难日子,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我们只能收集和研究别人公开的资料,而一些核心数据却根本拿不到”。

研究不到核心层,中国就先从外围一点一点摸索;没有能力去探月,就先探测一些掉到地球上的陨石,这样也能够了解到太阳系星体的物理、化学特征。

当时,欧阳自远带领一批科研工作者,开始在中国到处寻找陨石,还利用高空科学气球收集平流层的宇宙尘埃进行研究。

没想到,无奈之下的守株待兔,竟然真的等到了“大兔子”。

1976年,吉林下了一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陨石雨。中国科学院和各高校组成联合科学考察队,对大量陨石精细研究,陆续发表100多篇研究论文和两本专著,中国一时间成为国际陨石研究的重心。

也许正是缘于这次陨石研究的风光,1978年5月,美国卡特总统派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准备中美建交时,送给了中国一块1克重的月球岩石。

▲北京天文馆珍藏的0.5克月岩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人研究过月球上的石头,只有欧阳自远一直在研究天上掉下来的石头,当时的领导人就决定让他来主持研究。欧阳自远小心翼翼地分成两半,只研究其中0.5克,另外0.5克送给北京天文馆珍藏。

“美国人赠送月岩样品,其实也是在探测我们的测试能力和研究水平。”欧阳自远说。

中国人研究月岩、月壤,不能只靠别人赠送。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发射自己的探测器,将月壤带回来?这成为当时很多航天研究者的共同心愿。

这一盼,就是42年。直到12月19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将重达1731克的样品正式交接。

别人的“施舍”,最多也不过就是1克,哪里能“吃得饱”。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在国外的技术封锁、品牌围剿、市场倾销中艰难摸索的,不只是探月工程。

从芯片产业到科研仪器,从大飞机发动机到精密机床,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到直面消费者的众多C端产品,中国企业都有被卡脖子的经历,有的甚至一卡就是几十年。面对内外的艰难形势,很多企业最终没有坚持下来。

但总有一些企业能够经受得住考验,上下求索,不断砥砺前行,最终从落后实现赶超。作为嫦娥五号婴幼儿配方食品官方合作伙伴,中国飞鹤就是其中的典型。

2008年,对中国的乳业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不仅大量消费者选择海外代购,中国乳业人自己也缺乏信心。

之后,国产奶企节节败退,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前的70%跌至2015年的30%。

面对国外奶粉品牌的不断进攻,食品工程专业出身的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立誓要把国产奶粉失去的市场夺回来。

当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飞鹤专属农场

飞鹤是当时国内极少数自己“种草养牛”建立专属产业集群的乳企。早在2001年,飞鹤就在北纬47度世界黄金奶源带上打造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第一条完整的全产业集群。当年自建牧场,很多人说飞鹤是意气用事,因为一头奶牛前期投入就需要约3万元,每天的生活费还要百元以上,一度给飞鹤带来不小资金压力。

彼时也有外资看上了飞鹤,出价50亿元想要收购,但冷友斌断然拒绝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如果把企业卖了,会被后人称为卖国贼,所以我们要坚持下来,要渡过难关,守住中国最后一滴奶。”

经过不懈努力,飞鹤坚持了下来,凭借自己从源头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等全环节的可控,以及1962年成立至今连续58年的安全生产纪录,完全靠品质赢得国人的信任。

▲飞鹤智能生产线

正是凭借过硬的产品实力,飞鹤最终赢得中国航天部门的认可,成为唯一获得嫦娥五号搭载资格的民族企业,飞鹤星飞帆也成为首个进入月球空间并返回地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

2004年2月13日,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孙来燕向世界公布了中国月球探测计划:3年内,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探测器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16年前制定的目标,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实现。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地球,不仅为人类带回了珍贵的月壤,还实现中国和世界探月史上的多个“第一”——人类第一次月轨无人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首次月面起飞上升、首次载样品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中国人对星辰大海的向往,也不再只是梦想。

▲嫦娥五号上升器起飞

探月工程的16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从38万公里之外取回一抔月壤吗?

探月,当然不是为虚名,而是为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考量,是对子孙后代的负责。探索星辰大海不仅意味着浪漫、科学,更意味着无限的资源。人类迟早要走出自己的摇篮,进入深邃的太空,开拓新的天地。而月球,就是人类探索无垠太空的第一个跳板。

中国飞鹤又是为了什么?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三岁前的生长发育,更是会影响一生。这三年的关键期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无法弥补。飞鹤希望的,是在这个关键期,用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产品,为孩子提供更接近母乳的营养。

亲身陪伴嫦娥五号探月的飞鹤,更知道航天品质的可贵。

什么是航天品质?就是在发射任务的万千环节中保持品质如一,无数个细节也始终坚持最高标准,哪怕一个最简单的部件都要绝对可靠。

飞鹤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同样必须是“航天品质”。

▲中国飞鹤嫦娥五号搭载物

当初面对洋奶粉统治中国市场的现实,飞鹤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不输洋奶粉。

飞鹤用十几年时间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收集母乳样本,致力于全面分析中国母乳2000多种成分,建立了中国人独属的母乳数据库。飞鹤还与9个国家的15个顶尖实验室开展合作,陆续建立飞鹤哈佛营养实验室、中国首家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实验室。

正是在牧场建设、乳品研发等方面提早就开始啃硬骨头,飞鹤才有逆袭的机会。

2015年,飞鹤抓住“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这一战略定位带来的机会,终于如“飞鹤”一般一飞冲天。2017年高端增长超过200%,整体增长60%,稳居国产第一,荣登亚洲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在飞鹤的带领下,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也开始收复城池。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婴幼儿奶粉已占据67%的市场份额。

在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后,冷友斌又提出了新的目标:“有华人的地方就要有飞鹤”,要让飞鹤成为国际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在全球乳业一体化、科技创新红利的推动下,中国乳业已由过去的跟随模仿向创新转变,并逐渐向全球渗透,在世界各国建厂,产品也将销往全世界。中国乳企正在逐步发展为国际化企业。

而对于打造国际化乳品企业,冷友斌认为民营企业的机会将更大,“在当下速度更重于体量的年代,民营企业依托于灵活的决策及对市场的敏锐,有可能更能顺应国际市场环境。”

此次陪伴嫦娥五号探月而归,并不是飞鹤的终点,而是飞鹤又一个高远目标的新起点。这些搭载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将为飞鹤后续的研发提供测试数据和参考。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左)移交中国飞鹤搭载物

谁说中国奶粉不行?飞鹤用自己的表现,打消了所谓中国奶粉不行的偏见。

谁说中国企业不行?飞鹤正在通过不断的努力,让中国乳企也将因优秀的产品品质及影响力赢得世界的尊重。

不管是中国探月工程对国外技术封锁的突破与超越,还是飞鹤在行业至暗时刻中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都说明一个道理: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

正如毛主席在1965年创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所写: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