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文化园区35周年 夷将透露当年他举牌反对

原民文化园区35周年特展,族人以办喜事心情参与活动。(林和生摄)

原民文化园区35周年特展,夷将(左三)从反对者成为原民会主委,心情感受很深。(林和生摄)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园区自1987年设立开园至今,正式迈入35周年,期间吸引超过1100万人次入园参访,此刻园区以特展方式回首来时路,夷将•拔路儿2日有感而发表示,当时他以反对者身分抗议园区开园,如今物换星移,以原民会主委见证这感动时刻。

原民文化园区以保存、传承、推广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为目标,在乐舞展演、艺术展览、文物典藏、传统建筑及文化推广上,有着重要贡 献,且保存完整16族传统建筑及典藏文物,已成为全台规模最大的户外博物馆,是外界认识原住民族文化最佳场域。

夷将•拔路儿说,1987年7月18日园区开园时,他对当时所揭示的设立理念持反对意见,便与族人来到园区表达反对原住民族文化样板化及商业化,因为当年政策是禁止在社区及校园说族语,却设了一个园区说要保存原住民族文化。

他认为,原住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若仅局限在园区内,将失去部落主体性,原住民族文化应该是要从部落扎根,然后才能发展,才能国际化。

开幕35周年特展中,展览内容包含创立历程、保存与维护原住民族文化的具体成果,夷将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园区也是影响原民发展很重要的历史场域,前总统李登辉1994年以国家元首身分,首次使用「原住民」取代「山胞」称呼,谈话地点就在原民文化园区内。

今年行政院长苏贞昌成立「国家语言推动会报」,并担任召集人,核定「国家语言发展方案」5年投入超过300亿元,苏揆也特地亲自前往参与活动,并谈到,蔡英文总统在2016年8月1日代表政府向原民道歉,传达「尊重原住民才是这块土地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