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鞋底是怎么“走断”的

原标题:院士的鞋底是怎么“走断”的

“张院士,您的鞋头咋断裂了?”“啥?这双鞋穿了这么久,一直蛮好的。嘿嘿,我说咋感觉脚底漏风。”张洪程却步履不停。

这是近日媒体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专家张洪程的一幕。三伏天里,年逾七旬的他带着团队清晨5点半就出发,在7公里长的“稻路”上一走就是两小时不停,汗水浸湿衣背,硬生生走断了鞋底。记者采访张洪程的当天,他先后走访考察了宿迁泗洪、宿城、宿豫等基地,为稻田“问诊把脉”,直到晚上9点才回到家。

走得“鞋头断裂”这一细节,可谓是科学家常年奔波“痴心问稻”的一个缩影。张洪程的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多个水稻主产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脱下鞋子下田,撸起袖子看苗,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是“咱们庄稼人的泥腿子教授”。而其先后研发出水稻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栽培技术,让农民腰板“直起来”,也让粮仓“满起来”,成了对艰辛付出的最好回报。

科学家的创新创造,很多时候既要靠脑袋,也要靠脚板。袁隆平院士为人所熟知的是那张黝黑且长了许多斑的脸。这正是常年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的结果。没有这样的艰辛付出,很难想象会先后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这样的贡献。皮肤黝黑的脸、断裂的鞋,映射出的是一条具有中国辨识度的、优质高产的“稻路”,成为对科学家精神无比直观动人的诠释。

张洪程院士说得好:“只有在生产第一线,才能发现真问题,了解真需求”“农业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极致”“只要身体允许,我绝不会停下脚步”,这是张洪程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也道出了他与稻田打交道的密码。

科学家把办公室直接搬到田地里,既是为了发现问题,也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通向真理、实现创造的必由之路。想当年,学术界都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可袁隆平偏偏是个“不唯书,只唯实”的实验主义者。自1965年起,他以稻田为实验基地,从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到带领科研小组去往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其间哪怕经历了政治动荡、气候异常、经费短缺等考验,也没有弃守自己的试验稻田,终于在1973年走通了杂交水稻之路。如果不是真正地“把论文写在稻田上”,这篇惊世骇俗的“论文”是绝无可能问世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更多从“0”到“1”再到“100”的成果,必须发挥好科技工作者的领头羊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把论文更好地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双脚更深地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中,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能更好地挑重担、立新功。(赵畅)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