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戈壁沙枣

随着一场秋雨的落下,营区的沙枣树似乎一夜间就挂满了一颗颗晶莹剔透、姹紫嫣红的果实,清香扑鼻,沁人心脾,眼前的世界立刻生动了起来。

营区地处荒漠中的荒漠,戈壁中的戈壁。“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有树就能抵挡风沙肆虐,但这里的土地含碱大又缺水,几十年过去了,年年栽树,年年不活,收效甚微。只是在官兵的坚持中,几排沙枣树扎下了根,慢慢地蓬勃起来,使浑黄的世界有了一抹绿。

在祖国西北,人们称沙枣树为“不死树”。她生命力顽强,风吹不倒,沙埋不死,具有抗干旱、耐贫瘠、耐盐碱,而且繁殖能力极强,所以防风固沙、环境美化都有她的身影,即使枝条带刺也成了官兵的最爱。

在这里,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创业者打下第一根标桩,直到本世纪初官兵一直住在半地窖的营房里躲避风沙的侵扰。前几年,告别“地窝子”、搬进新营区,居住条件好了,但环境依然荒芜。风暴一起,沙尘依然能够透过窗户钻进室内,室外刮风沙、室内风沙刮,搅和得官兵苦不堪言。为阻挡风沙,大家便从老营区移来沙枣树苗,围着营房横平竖直的栽种了,眼巴巴地盼着她快点长大。许是因为生长环境过于恶劣,沙枣树长得并不怎么旺盛,只是在雨后的阳光下,片片叶子才现出了难得的莹绿水灵,衬托的粒粒果实越发红得醒目。

说起绿色,这里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战士在戈壁深处一干就是三年。目光所及之处,能看到的绿色只有营房四周的沙枣树。直到退伍那天,才回到部队生活区。一下车,看到满眼的杨树、柳树及花草,竟抱着一颗柳树哭了起来。战友们问他哭啥?他说“三年没见到绿色了,想得慌!”

生活需要色彩、需要点缀。我想,官兵们栽种沙枣树,不仅是用来抵挡风沙、美化环境,更多的是看到沙枣树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生长,就仿佛看到了自己,进而把孤独与寂寞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

在西域戈壁,沙枣树有着自己独特的芳华。每年初夏十分,无论天气多么干旱,土壤多么贫瘠,她总能使出浑身力量,让自己的枝头镶满金灿灿的花朵,米粒大小的花儿在苍绿色的枝叶间若隐若现,使单调的戈壁滩有了淡淡的清香,带给了官兵一份诗意与美好。

即使在稍纵即逝的秋天,沙枣也总能抓住机会把自己装扮一番。当白杨开始飘落、红柳渐渐枯黄,沙枣树却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实。或许在他人眼中,沙枣瘦小的果实难登大雅之堂。但这里的官兵却对她充满了敬畏。

没有在戈壁滩生活过的人,很难体会这里的冬天有多么漫长和难熬。天地间一片萧瑟,刚强的沙枣树即使枝枯叶干,却依然傲雪挺立。片片树叶在季节的轮回下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却始终保持着绿的本色;簇簇红彤彤的果实在冰雪的包裹下,晶莹光润,像一枚枚闪闪的红星。她用暗红色的有些粗糙的枝条、树干抵挡着风沙的肆意流窜,守护着这里的安宁。

有人说沙枣树的质朴与坚韧,同常年奋战在这里的官兵一样,根植大地、坚韧不拔,将风华正茂的青春在戈壁荒原激情绽放,构筑起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文字:师浩

图片:马春明

主播

王思敏

王思敏,渴望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声音传递情感。在多家媒体平台发表文字及音频作品百余篇,获国家级及省级朗诵比赛多项奖项。

主管: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

主办: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总编辑:胡建兵

主编:韩阜业

编辑:付丽双

刊期:第 226 期

联系电话:010-66358381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