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将组建医疗信息化“航母”
11月11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举行多个平行分论坛。
境内外院士学者、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医疗卫生行业代表、生物医药产业代表、AI智能科技企业代表等60余人围绕“创新与人才”“高质量与国际”“应急与公共卫生”“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建立可持续机制,广纳环球医疗人才
在以“创新与人才”为主题的平行分论坛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 (医疗职系)关慧敏分享了广纳环球人才与培训医疗专才经验。
关慧敏透露,目前正在推出“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首批以广东省为试点,旨在使香港与其他地区建立可持续机制,在医生、中医、护士、放射等不同临床医护专业进行优势互补,提升大湾区甚至跨区域的人才交流与培训,最终惠及患者。
推动医疗记录联通,组建医疗信息化“航母”
在高质量与国际化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医院管理局资讯科技主管蔡阳介绍,目前内地一些公立医院国际院区、民营医疗集团对港式管理表示感兴趣,希望运用信息化支撑管理模式,有部分已经在接洽探讨。
据了解,目前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已经实现与香港公立医院医疗记录联通。蔡阳建议广东和香港在医院信息化体系建设上加深联系,可以考虑借鉴香港特色,组建医疗信息化“航母”,将好的医疗政策通过信息化驱动前线医护落地实施,同时在医疗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合作。
粤港澳建立传染病信息通报、交流机制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在应急与公共卫生论坛上表示,澳门与香港、广东往来密切,因此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上的跨境合作尤为重要。目前,三地已经建立起传染病信息通报机制,以“常态时定期通报+突发跨地域传染病疫情时紧急通报”的形式互通有无。自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每年轮流举行会议,交流当年各地传染病流行特点、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广东、香港人口基数大,在对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澳门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培训机会。
长期关注广州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伯明翰大学教授郑家强透露,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和伯明翰大学合作,在该院南沙院区筹备建设大湾区老年健康国际研究院,多学科参与,涵盖基础、临床人群和公共卫生研究,重视成果转化和创新。目标是在5-10年内打造一家建基南沙的国际领先的健康管理机构。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穗卫健宣图|大会提供
编辑:秦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