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市场竞争激烈 青云科技如何脱颖而出化身“混合云第一股”?

(原标题:云市场竞争激烈 青云科技如何脱颖而出化身“混合云第一股”?)

日前,混合云先行者与领导者青云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混合云第一股”股票代码“688316”。青云科技开盘股价报76元,相比发行价63.7元涨19.3%。截至下午收盘,公司股价报88.65元,涨幅超39%,公司市值超40亿元。

云计算行业保持高速增长,行业内竞争亦在加剧。公有云已形成寡头格局,在公有云领域,青云科技的云服务业务面临资本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在私有云领域,青云科技的云产品业务面临着传统IT企业的竞争。

近几年,传统公有云巨头和私有云大型厂商也在持续加强“混合云”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企业要的是IT服务,基本上都会需要混合云,但是混合云要同一架构,没有同一架构,没有混合云。谁有同一架构,谁才能做混合云。做混合云,青云科技从第一天起,公有云和私有云就是一套架构,统一架构的道路,我们已经坚持了9年。”黄允松表示,站在今天看,混合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云厂商最重要的战略。我们提前做了布局,等到市场成熟的时候,青云科技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混合云领导者,这跟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趋势判断是密不可分的。

“公私一体、同一架构”的混合云是青云科技混合云的一大优势。同一套架构,既能够在公有云交付,又能在私有云交付,用户能够无缝的使用云资源,不用管它来自于公有云还是私有云,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云厂商都做不到,而青云科技从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青云科技跟很多借鉴开源技术的云厂商不同,青云科技的产品,每一行代码都是自己开发的,这是非常难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和大力投资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厂商不同,青云科技公司并没有自建数据中心,其主营收入是卖软件给银行、保险、能源、交通等行业。

“资深码农”黄允松目标很明确:科技的本质是为了让人类社会变得高度美好,同时运行成本超级低。科技的目的是需要去解决社会的问题。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定义为一家云时代的软件企业,我们的兴趣在一代又一代的软件创新。

截至目前,青云科技已经搭建起五大类产品矩阵:第一类,计算平台,包含QingCloud云平台、KubeSphere容器平台;第二类,存储平台,企业级分布式存储QingStor,包括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融合存储;第三类,网络及安全平台,自主研发设计光格网络SD-WAN、高防IP、DDoS攻击防护等;第四类,数据平台,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时序数据库、大数据台等,第五类是物联网及边缘平台,拥有IoT平台和EdgeWize边缘计算平台,布局云网边端一体化。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青云科技的研发投入保持稳步增长,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研发投入分别为3067.42万元、6426.93万元、6954.25万元、3653.03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2.82%、22.81%、18.45%、25.34%。

随着云计算技术演进进一步深化、同业竞争的加剧,青云科技无疑需要对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更多资源,以保持在创新领域的领先性。

如何平衡公司的开支和收入,保持业务的持续竞争力。黄允松也进行了分析,他表示,青云科技的开支主要是人力资源开销。亏损问题最多不超过三年的时间就能够解决。原因非常简单。青云科技的亏损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公有云业务,即招股书上的“云服务”。反过来,青云的另外一个业务“云产品”,在银行、保险、能源、交通等行业上的云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年增长率在50%及以上的。按照这个增速再往前跑两年时间,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根据招股书介绍,青云科技IPO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云计算产品升级项目”、“全域云技术研发项目”、“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谈及青云科技的中长期产品目标,黄允松透露包括:第一发力云原生,把整个Cloud Native端到端做完,现在还缺终端侧、边缘侧、应用侧管理平台等。第二坚持去中心化、分散化产品打造,包括iFCloud统一多云管理平台在资源层,OpenPitrix多云应用管理平台、KubeSphere容器平台在应用层,最大程度保护用户的价值,进而推动社会接近于零成本的创新迭代;另外,光格网络SD-WAN2.0从去年3月份开始推动,目的是打造一个全软件定义的广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