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插画家带路:跟林佩颖钻进时间缝隙 旅读哈玛星

插画家林佩颖。(插画/林佩颖)

「我喜欢亲水的城市,高雄临港很适合散心。」来自台东的图文创作家林佩颖大学时即迁居港都,她像个热爱探索的好奇宝宝,记忆库里收藏数不清的旧港区故事,「挖掘地方故事很有意思啊!世界不只有眼前看到的模样,透过这些故事能看见不一样的城市,撑开另一种想像。」聊到她熟悉的旗津、盐埕和哈玛星,眼神都亮了起来。

林佩颖就读高师大跨领域艺术研究所期间,开启对盐埕文史及常民生活的关注,她以画笔观察人群、纪录老建筑,透过职人访谈梳理地方发展的脉络,描绘在地生活纹理,与文史工作者李怡志合著出版《港都人生:旗津岛民》、《港都人生:盐埕市井》等图文书籍,她的插画作品笔触温润、色调柔和,市井小民的日常在水彩笔下凝结成一幅幅隽永风景。

擅长以画笔观察人群、纪录老建筑,市井小民的日常在水彩笔下凝结成一幅幅隽永风景。(摄影/Cindy Lee

在地深耕10年,哈玛星早已成为林佩颖生活中无法分割的记忆。她建议初访高雄的旅人走出驳二,钻进哈玛星巷弄间,体验那刻写着时代推移痕迹的生活感,「盐埕有许多庶民和经商人家,属于市井风味,哈玛星则是日治时代的『埋立地』(海埔新生地),曾为日本人居住的文教区,留下许多日造建筑,气氛更闲散。」

林佩颖以在地人视角分享私房散策路线,从俯瞰旧铁道的天空云台出发,走过高雄第一座火车站,在「打狗文史再兴会社」的木构建筑内阅读曾经繁华的新滨町,尝一口「拿笑洋行」的招牌甜点,融化在哈玛星的悠闲里。接着漫步前往内沟仔(第二船渠),静静陪伴小渔船等待夕阳,日夜交替时分,拜访当地信仰中心代天宫,庙口灯火通明,小吃有滋有味,让人身心都饱足。

地图。(插画/林佩颖)

跟在林佩颖身后左弯右拐,穿梭于老建筑与小巷弄之间,日治时期滨线铁路的印记、风光一时的哈玛星远洋渔业、以及新开张的咖啡馆在时空交错的缝隙间短暂重叠,她着迷的分享:「光与影的夹缝间似乎隐藏什么秘密,别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看到了。」那些值得深掘的故事,就是哈玛星与众不同的魅力。

走进林佩颖的口袋路线

天空云台(哈玛星铁道文化园区)

从前连系盐埕和哈玛星两区的公园陆桥卸下任务,保留主体的红色拱桥结构,改造成天空云台。爬上铁桥朝港口眺望,旧铁道在广阔绿地上画出几何弧线,古董蒸汽火车头与旧打狗驿故事馆低喃历史,崭新的轻轨缓缓驶入现代化车站,高雄港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式在眼前交叠。

(插画/林佩颖)

Information

地址:高雄市鼓山区鼓山一路32号

时间:全日开放

电话:(07)531-6209

打狗文史再兴会社

日治时期的哈玛星从新滨街廓(今捷兴二街)开始发展,二战期间,邻近建筑大多被炸毁,只留下此区木造建筑。10年前,老房子曾面临政府公告拆迁的命运,文史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努力争取,成功留下见证新滨町繁荣过往的街廓,而林佩颖也是「打狗文史再兴会社」的创始成员之一。

「佐佐木商店高雄支店」在日治时期是经营木材、营建材料的公司行号,走过93个年头后,现今由「打狗文史再兴会社」接手,转变成哈玛星文史工作据点继续陪伴市民生活,内部陈列日治时期建筑构造、老照片、相关文史书籍、明信片及手绘地图等。

插画/林佩颖

(插画/林佩颖)

Information

地址:高雄市鼓山区捷兴二街18号

时间:11:00~16:00,周一公休

电话:(07)531-5867

脸书:打狗文史再兴会社

拿笑洋行Nachill

需要喘息时,林佩颖喜欢散步到这间邻近红砖街屋的小咖啡馆,用可丽露放松情绪。蓝白配色明净清新,骑楼下摆放几张藤椅,搭配绿叶植栽,打造轻松慵懒的度假风格,若不是在地人带路,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拿笑洋行Nachill 店面蓝白配色搭配绿叶植栽,给人明净、清新感。(摄影/Cindy Lee)

Information

地址:高雄市鼓山区滨海一路10号

时间:13:00~19:00,周三公休

IG:nachill_hamasen

内沟仔(第二船渠)

越过交通繁忙的滨海一路,成排透天厝背后,隐藏小巧安静的第二船渠,在地人称为「内沟仔」。日治时期曾是滨线铁道旁的仓库群,远洋渔业兴盛时,码头旁林立制冰厂,而今喧嚣早已远去,小渔港般的静谧气氛,是林佩颖私藏的看夕阳秘境。

(摄影/Cindy Lee)

Information

地址:高雄市鼓山区

时间:全日开放

代天宫

代天宫是哈玛星人的信仰中心,庙口小吃则是哈玛星人和中山大学学生的「灶咖」。华灯初上,牌楼灯光点亮庙埕,最能感受海港庶民生命力,旗鱼丸汤、烤黑轮、臭豆腐、加上汕头面⋯⋯等,舌尖上的常民文化,是旅程中最难忘的印记。

代天宫庙口小吃是哈玛星人和中山大学学生的「灶咖」。(摄影/Cindy Lee)

Information

地址:高雄市鼓山区鼓波街27号

电话:(07)551-8801

本文作者:李晓萍

《高雄画刊》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