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大医院成立同志咨询门诊的同志医师 为何期盼能结束?
图/陈德信
文/ 许佳琦
「我是金门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在台大开了同志咨询门诊。」卫福部金门医院、台大医院精神科医师徐志云坐在书店讲台上,笑容腼腆。「我也是一个男同志。」
去年年底,他在女书店举办座谈会。新书《让伤痕说话:一位精神科医师遇见的那些彩虹人生》写下门诊中14个个案故事,有男同志、女同志、跨性别,涵盖感情烦恼、亲子沟通,自我认同……出版才3个月,已迈入四刷。
台大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黄宗正描述徐志云的文字活灵活现:「能将诊察室现场带到读者面前。」曾获柏林影展泰迪熊奖的导演黄惠侦更评论:「这是同志家庭版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描绘不同模样的同志,在家庭及社会价值间的拉扯、冲突与无奈。
其中,也有徐志云的亲身经历。他国中时就发现自己喜欢男生,大学开始在同志咨询热线当志工,医学院毕业后选择精神科。「考完专科执照,我想知道自己还能多为同志做什么?」2015年,徐志云在台大医院开设同志咨询门诊,不只治疗精神疾病,也提供同志家庭询问各种疑难杂症。
创立目的,是为让他们能多一个资源求助。「因为很多民众仍然迷信医疗。」徐志云说。在过去,同性性倾向曾一度被纳为精神疾病,直到现在,仍有民众以为同志是病,可以靠医学治疗、矫正。许多家长比起求助同志咨询热线,更倾向让医师「看病」,判断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会爱上同性。
为了破除这种想像的关联性,徐志云决定在台大创立门诊,帮民众澄清观念。每月搭机往返金门-台北,徐志云盼望的无非是,当有一天社会歧视消失,不再认为同志是种病,门诊也能顺理成章地「结束营业」。
结果不知是医师彼此推荐,还是在家属间做出口碑,他似乎离这个终极目标越来越远。自己来挂号、或拖着子女挂号的个案越来越多。「本来预设只看半天,但现在最多一天来20人,要花整天才看得完。」他有点不好意思,「我相信这只是过渡时期啦。」
不管起初对同志是满腹怀疑、愤怒、悲伤、厌恶,只要人们愿意走进诊间,坐下讨论,就是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陈德信)
「在医学上,身体的伤需要发炎反应,才能抵御病菌、愈合伤口。心理的伤也需要发言,让伤痕能够为自己说话,让失语者的心灵得以痊愈。」徐志云在书中提到。
他的角色有点像转译员,用科学且专业的术语解释性向,让父母放心;一方面,又能从父母的愤怒不解中,爬梳出最核心的关爱,让孩子理解。亲子双方不至于因性向问题剑拔弩张。
「很多家长问,我的孩子是不是精神病?是不是怀孕时做错事情?吃到被污染的食物?还是基因遗传?」徐志云说,各种推论情节像科幻小说。还有一位妈妈怀疑孩子去的健身房空调被有心人士偷放毒品,让孩子吸到毒品才「变成」同志。
「回答这些医学知识一点都不难。我可以列很多paper,但那无法处理父母的焦虑。」徐志云说。有时人们问了表面上的问题,但背后埋藏的是其他说不出口的担忧。「不是孩子叫父母上网自己google,就能处理的。」
「我接过一组父母,问是不是基因遗传导致小孩『变成』同志。」随着越往下问,徐志云发现,夫妻俩感情不好,与其说想问基因遗传,倒不如说是在暗暗怪罪彼此家庭背景不好。
「在这个例子里,我要处理的是孩子。他几岁了?能否承受父母失和,把自己的性倾向当成代罪羔羊的事实?」徐志云分析。如果孩子已成年、经济独立,明白不需承担父母关系,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与父母协议;但若孩子还小,医师的角色可能就得告诉双亲,孩子很正常,但父母的争吵反倒会令孩子自责。
徐志云归纳看诊经验,他认为任何关系,不管是不是同志、是亲情还是伴侣,重要的都是彼此聆听。
「以同志家庭来说,不只父母要聆听,孩子也必须了解,父母不同理你,不是因为愚蠢或食古不化,而是成长背景就是那样,他们没有同志朋友,听到的都是光怪陆离的同性恋故事。」
「华人父母的担忧,常以愤怒的言语表达。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把愤怒翻译回担忧。」当个案回家后,同样的话即使再被说出来,双方也能理解它的实际意义,可能不像表面听起来那么伤人。
他回忆自己出柜当天,将一本《亲爱的爸妈,我是同志》交给母亲。母亲瞄到书名,吓得立刻收起来,说:「绝对不能让你爸看到,他会担心。」徐志云有点挫折。但他事后想想,发觉可能是母亲自己担心,却不好意思承认。
隔天午餐后,母亲来到他的卧室,戴起老花眼镜,在他面前读完第一篇故事,然后揉揉眼睛,说老花没法看太久,后面等她想看再看。跟母亲坦白出柜,「没有我想像中的垂泪或发抖,她是很认真地来了解的。我不知道该不该用坚强来形容她,总觉得这样简化了我妈的性格。」他在书中写道。
他也意识到,这是母亲爱他的方式。
回到新书,有些人可能震惊,书中的同志情感表达怎会如此暴烈?但徐志云说,会来求诊的个案,碰到的问题往往较复杂。他也提醒,「书不代表同志的完整样貌。这只是一部份人的烦恼。大部分同志都过着普通生活,就像你我一样。」
就像你我一样,有对外表的不满、对爱情的困惑、和父母的冲突。人人都得在各自路上跌撞摸索。
诗人罗毓嘉给的推荐语,为这书中故事下了很好的注解。「性别岂只是一个冰冷的词汇而已,如何爱自己,爱你的家人,你的友朋与伴侣,才是每一个人在人生道途上终极的修炼。」
编按:徐医师说,除台大医院同志咨询门诊外,也可寻求以下资源:
社团法人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
电话:02-2392-1970、07-281-1823
皓日专线(跨性别咨询专线)
电话:02-2264-0478
延伸阅读:
相伴35年的陌生人 同志伴侣面对临终的痛
林依晨:请对所有的爱公平相待,对所有的人以爱相待
当孩子向你出柜时 该如何帮助他?
同志出柜有益身心健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导演陈慧翎:当「佛系」导演 收获更多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