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批海軍艦艇維修控管不當 官兵感慨「何不食肉糜」:這原因須頻頻出動

审计部决算报告指出,海军舰艇维修作业与预定期程落差大,官兵私下表示关键是战备压力太大,如此评语不顾基层实况。资料照,记者曾原信/摄影

审计部今天今天公布民国112年度中央政府总决算审核报告,在国防部的部分,审计部批评海军,截至去年7月底止,超过一半主战舰艇未依照维修周期进行修护,影响装备使用稳定性及兵力派遣运用。

军方官员则私下抱怨,舰艇修护未按原订时程的关键,是近年共舰持续压境威胁,舰艇必须频频出动,甚至尚未完全竣工,就要出海应付敌情;长期消耗导致装备人员经常处于疲乏状态。不追究背景因素,只检讨「不按期程」,未免倒果为因,让人有「何不食肉糜」之叹。

海军司令部回应,后续编订舰艇年度交修计划,将强化考量兵力运用、舰艇汰除及新舰编成等各方面影响,提高修护计划执行期程可行性,避免交修期程在实际执行时大幅调整,并由各舰队加强管制装备大修时数届限状况,如因兵力运用无法依时交修,将以非计划性维修方式因应,以利维持舰艇装备妥善。

报告指出,海军去年度办理舰艇计划性修护120艘次,前年度舰艇计划交修114艘次。前年共有49艘次调整维修期程,占整体计划交修数42.98%。26艘主作战舰(康定级、成功级、基隆级、济阳级)截至112年7月底止,最近一次计划性修护,共有14艘(53.85%)未依规定之周期执行,实际维修周期较修护手册规范之周期延长1至10个月,导致相关舰艇出现主机、发电机等重要装备达到大修时数届限,以及非计划性维修频次增加,影响装备使用稳定性及兵力派遣运用。

记者私下探询多位海军各级官兵,都对此结论大表不平,认为关键是兵力运用吃紧,临时状况又多,计划跟不上变化。例如中共突然发动大规模军演,我方可派之舰几乎全部出海,其中必有原本排定维修的船。一旦延后进厂,出厂日期自然顺延,计划中的下一艘船也会受影响。

官员透露,司令部回答所指「以非计划性维修方式因应」,往往是基本修理作业完成,船就被派出海去执行任务;许多尚未完成的项目,只好利用返港时间「插空隙」补做。

官员也表示,若与美军相较,国军舰艇每年海上航行天数并不较高。但我方舰艇随时要担负战备,临时启动主电机待命的非计划性任务,频繁度远高于美军。这种操作模式对舰船的损耗,比长时间海上航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