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痛定思痛 促陆军改后勤补给

大陆解放军78集团军某重型合成旅,装备有86式步兵战车和99式主战坦克。在俄罗斯土地上展示军改成果。(摘自俄罗斯卫星网)

1979年中越战争,解放军虽获得战场胜利,但终究未能在越军回援之前逼越南投降,仍走上1962年中印战争的老路,大陆作为胜方败方还没有任何承诺或签署协议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让付出巨大代价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究其原因,仍是解放军后勤力量的不足,也让解放军痛定思痛,在往后的军改都围绕着后勤补给实施改革

美国空军战争学院张晓明博士在接受BBC专访时就曾指出,解放军对其在中越战争中的表现全面评估总结了几大经验教训。包括缺乏情报、因为大批越南民兵部队参战,步兵、炮兵坦克兵部队的协同合作很差,过时的老式指挥、控制和后勤支援系统

从1978年12月越军进攻柬埔寨,到1979年2月17日共军对越发动战争,战争准备期约3个月,共军在后勤补给上做了诸多准备。除要求部队在不影响部队机动前提下,加大弹药行量以减少对后方供应之依赖;在油料补给上,为适应越北山林作战地形,各部队以骡马民工配合「野战输油管线队」。

尽管如此,共军当时后勤虽具有高度弹性、却无法适应国境外作战,「车载、人背、马驮」的伴随补给方式也没达成预期后勤支援目标,贻误许多战机。且由于越共于作战初期就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共军深入越北腹地后,补给问题亦加放大,作战后期共军补给常受游击队阻击,补给的缺乏导致前线损伤人员日益增加,不得不在越军主力从柬埔寨回援后,退出战场。

中越战争后,大陆总结其境外作战后勤补给上的缺失,40年来做了许多改革,但最有成效的还是习近平2016年实施的军改,将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军种主建」、「战区主战」的体制有效解决了中越战争各军区后勤部与各军种后勤部因同为平行单位,以致各军种间无法相互有效支援的问题。军改也加大深化了军民融合,与地方物流建立了战时合作关系,以加快运输补给效能。(系列八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