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把我的故事讲给你――武警安徽总队创新分享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合肥支队“红肩章”宣讲员与新战友分享个人成长经历。特约记者 徐伟摄

一个痛苦,两个人分担,就减轻了一半;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双份快乐

“分享的力量有多大?”

倘若回到一年前,中队邱雨上等兵程楠面对这个问题,肯定会面露迷茫。但如今,他们都找到了各自的答案。

那时,邱雨时常为中队官兵教育管理难题感到苦恼。一次,他精心准备了党课,没想到,自己讲得嗓子冒烟,官兵的课堂反应却不温不火。

下课后,邱雨无意间听到两名士兵小声嘀咕:“为什么上教育课,都是干部上台讲,我们战士只能坐在台下听?要是让我讲,未必讲得比他差。”

授课效果固然不能仅凭一面之词下结论,但士兵的牢骚话可以说明,单凭“我说你听”的说教,参与感弱、互动性差、形式枯燥单一,难以让年轻官兵特别是“00后”官兵产生共鸣。

就在这时,邱雨所在支队被上级确定为分享教育机制试点单位,明确提出要本着信任官兵、欣赏官兵、尊重官兵的原则,主动给有理想、想成才的官兵搭梯子、铺路子、压担子,助力官兵在自我教育和群众性互帮互学中成长进步。

然而,对于如何开展分享活动、分享什么内容、由谁分享等具体问题,邱雨心中并无明确方案,只是按照以往开展教育活动的惯例,事先指定人员上台分享。

没想到,看似寻常的交流活动,在程楠这里转了一个“弯”。

这天,轮到程楠登台,只见他颤抖着双腿走进众人的目光,磕磕巴巴作完自我介绍,紧张得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其实,程楠综合素质并不差。那么,他为什么这样紧张呢?

邱雨望着低头走回座位的程楠,陷入沉思。

邱雨经过多方了解,获知程楠多次经历家庭变故,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从小到大不敢举手回答老师提问,更不敢主动走到台前发表自己的见解。

几天后,邱雨住进程楠所在班级,在班务会上,主动向战友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几年前,我的父亲在工地不慎摔成重伤。为了支付高昂的手术费用,家里借了很多外债。过重的经济负担,一度压得我抬不起头。在上级和战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才渡过难关。遇到挫折困难不可怕,积极面对挫折困难、勇敢寻求接受帮助,就一定能走出困境,拥有光明的未来。”

邱雨的相似经历和信任坦诚,深深打动了程楠。程楠眼含热泪,讲起自己的心路历程。战友们也你一言、我一语,分享各自的成长感悟,鼓励程楠重拾自信,勇敢面对军旅生活

“这次情感分享构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把我的世界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程楠说:“过去是忧郁冷寂的灰色,现在是热烈澎湃的红色。”

自从打开心结,程楠主动报名参加读书分享活动。很快,他被选为理论骨干政治教员,成为支队“红肩章”宣讲团成员。在军事训练中,他“加速换挡”,3000米跑成绩提高1分钟。

其实,邱雨和程楠一样,都在情感分享活动后,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邱雨说,分享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它的起点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脚下、耳畔唇边――

“一个痛苦,两个人分担,就减轻了一半;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双份快乐。”

既要“从0到1”起好步,更要“从1到N”求深化

天色渐暗,采访继续,窗外传来洪亮的演讲声。

记者循声而去,看到门外列队的官兵正在开展晚餐前的“一分钟分享”。

“3年来,我多次参加大学生士兵提干考核。每一次备考,中队干部都灵活安排工作时间,让我有更多时间复习功课。当我未能如愿提干,他们又在第一时间给予我关心鼓励。”机动支队机动六中队班长黎桂荣围绕“温暖的集体”这一主题展开讲述,赢得战友们热烈的掌声。

会不会是提前安排好的“演示”?指导员陈本健看到记者将信将疑,翻开花名册,让记者随机抽点

记者连续抽点数人,发现不论是老士官,还是新战士,分享内容虽简短,却颇多亮点。

“曾有一段时间,分享讲台上来来回回总是那几名‘常客’。”陈本健坦言,不少人起初只会引经据典、生硬表态,频率最高的结束语是“我会好好学”“我要好好干”。

“分享教育活动重在全员参与、自我教育、互动升华。”总队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冲认为,分享活动既要解决“从0到1”的起步始创问题,更要解决“从1到N”的拓展深化问题,仅靠个别干部骨干分享带动,这条路行不通、走不远。

总队党委调研发现,在不同基层单位、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的任务期间,分享教育活动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经过归纳总结,主要存在于几个方面:讲“心灵鸡汤”的多,谈实干方法的少;党员骨干分享多,普通士兵开口少;性格外向者分享多,内向者登台少;简单列举事实多,准确表述观点少……

如何调动官兵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分享内容、搞火分享平台?怎样形成人人能开口、个个能展示、次次有收获的良性循环?

“一年之内,前前后后打了五次‘补丁’,每个‘补丁’解决一个问题,修补一个‘漏洞’。”总队宣传处张勇处长告诉记者:“不拘形式,登台演讲重在观点为王,制作幻灯片、小视频重在互动体验;不局限内容,可讲个人经历、读书感悟,可演示训练技能、执勤经验;不规定场地,在学习室荣誉室可以讲,在训练场、饭堂前也可以讲;不限制人数,三五人可以讲,数十上百人也可以讲……”

语概之,就是坚持让官兵成为分享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力,动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难点,不断完善分享教育的体系结构。

如今,总队的分享教育活动按照“强军思想我分享”“强军故事我来讲”“强军典型我争当”三大主题,拓宽为思想、任务、训练、读书、才艺、快乐、情感、成长8种类型。

土味汗味人情味,才是赢得“教育流量”的兵味

教育学家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死守课堂,而是融入生活。

去年7月,总队数千名官兵奔赴12个地市抗洪一线,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

“90后”“00后”官兵对产生在自己身边的典型和道理,更易形成认同感。针对这一特点,总队党委确定了“两个至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分享主题,引导任务官兵把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融入强军实践。

在抗洪大堤上,机动支队机动三中队上等兵吴啸隽告诉记者:“在抗洪现场奋战的每一天,我都被感动、被震撼、被激励……”

“那天,我们去村庄清淤。部队撤回时,村民自发拿了茶叶蛋、矿泉水慰问品送行。我们不要,他们一直朝我们手里塞。”在临时驻扎点,防化中队四级警士长李大俊说出内心感触:“当那些在电视里、书本上看到的军民鱼水深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对橄榄绿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父母看到我在大堤上抗洪,在视频那边不停流泪。”在中学校园里,作战支援大队侦察中队排长秦志远眼睛微红,与战友和学生分享家信内容:“母亲在信中写到,你不仅是爸爸妈妈的儿子,也是灾区群众的儿子,我们为你而骄傲……”

笑声与泪水齐飞,干部与战士“互粉”。大家都说:“这样的分享活动,可以多来几场。”

土味、汗味、人情味,才是赢得“教育流量”的兵味。

机动支队防化中队战士汪泰从小比较任性,刚入伍时,头几个月都没有给家里打电话。母亲给指导员王宏愿打来电话,询问汪泰的军旅生活情况。

为让汪泰和母亲走近彼此,王宏愿安排集体观看电影《你好,李焕英》。电影结束,王宏愿和几名战士畅谈观影感受,分享自己和“李焕英”的故事。

有人谈起站台上母亲的离别赠言,有人讲到曾经不懂事惹得母亲落泪伤心。听着听着,汪泰湿了眼眶,主动和大家提及自己入伍主要是母亲的意愿,因此才赌气不和母亲通电话的隐情:“现在的我已经爱上了部队生活,也理解了母亲的一番苦心。”

当天的分享会结束,有战友看到汪泰悄悄躲到一边拨通了电话:“妈……”

从“我分享”到“我争当”,每个人最大的收获是成长

点击“安徽武警”微信公众号“成长・快乐・分享”专题,一个个兵味十足的标题吸引着记者的目光:“别让‘碎片时间’悄悄溜走”“‘三色’碰撞的青春” “传递任务经验,共克训练难题”“战旗飘扬,心之所向”……这些出自基层官兵之手的网文,每篇后面都有一长串跟帖,很多都被成百上千次分享。

一年多来,总队党委不断“深挖细耕”,从支队主官到普通一兵、从机关处室到偏远哨位、从理论骨干到新人主播,分享主体逐步扩大到总队每名官兵,渐渐形成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人人是教员”的新局面,从“我分享”到“我来讲”再到“我争当”,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从皖南到皖北,从训练场到学习室,记者一路旁听,记录下一个个令人深思动容的强军故事:

合肥支队执勤一中队列兵杜睿学过播音主持,但因始终迈不过高考失利这道坎,情绪低落,训练也不在状态。指导员叶剑充分利用杜睿的特长优势,安排他参加“军营朗读者”,推荐他为支队军营电视台主持人,点名让他参加“正视挫折”分享,帮他很快找回自信。

中队下士孙万里执勤时,成功化解了一起险情。上级专门安排孙万里到各个执勤点,与更多战友分享自己的“执勤秘诀”。

列兵谭��均下连时,苦于体重超标。他在分享活动中,学到了班长张新龙创破纪录的经验,掌握了“差时、差量、差异”科学训练方法。一个月后,成功减重15公斤,3公里徒手跑提速3分钟……

每一个分享者都在传递能量,每一场分享活动都在凝聚力量。

“通过分享,我领悟到‘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的深刻内涵。”黄山支队某中队二班班长邓聪感言。去年底,邓聪连获武警部队“武教头-2020”比武特战专业第七名、总队“十佳政治教员”两项个人荣誉,还带领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去年,亳州支队机动中队中士刘海兵研发的激光射击瞄准模拟器获得国家专利。今年,他多次在支队、总队分享研发历程和射击经验,催生了一批训练尖子,所在支队的快速射击、夜间射击成绩有效提升。

七月军营阳光灿烂,葳蕤花木茁壮成长。倾听着官兵的分享,记者记住了这句口号:“倾听你的分享,我们共同成长。”(吴敏、蔡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