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嘉《女儿的女儿》入围金马奖5项大奖 母女关系探讨人生的复杂与困境
文/人物志
「女人都是另一个女人的女儿,也(可能)是另一个女人的母亲。」
入围第61届金马奖五项大奖的《女儿的女儿》讲述由张艾嘉饰演的金艾霞,在步入退休生活之际,母亲决定从美国回台定居,没想到送她回来的是甫出生就被送养的大女儿,而总是让其烦心的小女儿也带来了一场意外,猝不及防地推着自己面对过往的那些复杂情结。
这个酝酿多年的故事是许许多女人的缩影,不但能看见母亲的处境,同时也述出了女儿的心情,更是构画了处于双重角色间的难解之结。除了母亲与女儿之间无法言喻的情感纠葛,也提出了生育等人生课题。
「一个意外,一个创伤,一部电影,一个故事,人生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牵引着我们往前走。」与《女儿的女儿》相遇后,张艾嘉在化作金艾霞的过程中,也回望生命中的那些重要阶段,借由这个角色所察觉的自我体悟与反思,书写成《女儿》一书。
▲张艾嘉《女儿的女儿》入围第61届金马奖五项大奖。(图/《女儿的女儿》剧照,下同)
「在无忧无虑之下,她突然莫名地掉入一无所有、一种空的的情绪里。」
女儿、妻子、媳妇、母亲……一个女人的成长历程被冠上多重名称,到最后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从《82年生的金智英》的金智英,到近期的《不够善良的我们》的简庆芬等电影戏剧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备受折磨的境况。
「人为何而活?」期望卸下多重身分的金艾霞,迎来的不是退休的惬意,反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晦涩情绪。她试着透过各种方式寻找快乐,但什么是快乐?而人生真正要面对的苦又是什么?这没有一定的答案,透过张艾嘉的演绎,或许可以渐渐明白只要保有自我,是什么身分可能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女人是否一定要生孩子?即使经历千辛万苦,即使遍体麟伤,无法生育或选择不生,这难道是罪过吗?」
现代生活变得更便利的同时,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种种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众多的因素使得生养孩子成了不容易的事。金艾霞的小女儿与伴侣为了想要有一个孩子,吃了多少的药、打了多少的针,透过人工生殖技术好不容易有了个胚胎,两人却骤然离世,面对这个被遗留下来的「女儿的女儿」,金艾霞那句「我不要害了那个孩子,我也不要害了自己」提醒了渴望迎接新生命的人们,要扪心问自己是否真的都准备好了?
「生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之一,而在那些谨守传统的年代,女人被视为传宗接代之用,若是无法一举得男,还要饱尝不断生产之苦。时至今日,虽不能说所有人已全然改观,但社会结构也有所转变与进步,不再认为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然,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女儿的女儿》以母女关系探讨人生的复杂与困境,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到与自己亲近的女性身影,也窥见华人式亲情那沉重又带有暖意的「爱」,期望我们都能懂得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分享。
延伸阅读
家人之间的结与解:《最初的晚餐》家的味道,餐桌上的幸福时光
《瀑布》、《美国女孩》:从 SARS 到 Covid-19,在电影中的疫情看见希望重生!
※本文由人物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