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政大推桃园地景艺术节 必打卡21装置艺术一次看

2023桃园地景艺术节将登场,青埔展区展出Steven Harrington的作品Mello Travels。(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龙潭展区,陈文泰与龙元宫作品神农龙影。(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青埔展区,黑川互动艺术(胡缙祥、李语豪、韩承烨、蔡秉桦)作品织光。(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龙潭展区,谢騆瑜、上林社区发展协会作品幻之草。(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青埔展区,吕文忠作品送子鸟。(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青埔展区,钟琼仪作品转转桃花。(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龙潭展区,大西康明、大中正社区发展协会作品石笼网。(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青埔展区,范承宗作品在伞下。(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龙潭展区,苏盈蓁、龙潭国小作品鲁冰花文学花园。(文化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桃园地景艺术节龙潭展区,疯设计、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作品「菱动」。(蔡明亘摄)

今年在龙潭大池、老街区及龙潭运动公园规画「龙潭展区」,展期8月4至20日。(蔡明亘摄)

桃园市长张善政今出席桃园地景艺术节开幕式,邀请民众在活动期间来桃园「尞尞」。(蔡明亘摄)

桃园地景艺术节迈入第11届,往年吸引逾百万游客到访,今年以「桃园尞尞」为主题,分龙潭、青埔2大展区,邀国内外18位艺术家,与在地民众、学校和宫庙带来逾21件装置艺术。另规画表演活动、特展、论坛、社区小旅行及工作坊等,更配合世客博办理生活剧场、客家千人合唱等,带领民众以多元面向认识在地文化。

桃园市长张善政今出席桃园地景艺术节开幕式,今为原住民族日,他也特别穿上图腾背心向族人致意。他表示,2013年首办地景艺术节展出「黄色小鸭」打开知名度,已是全台著名品牌活动,今年有许多美不胜收的地景艺术作品,主题名称「桃园尞尞」在客语意指邀请大家来桃园走走、玩玩。

张善政说,今年在龙潭大池、老街区及龙潭运动公园规画「龙潭展区」,展期8月4至20日,同时配合即将登场的世客博设置「青埔展区」,展期8月11日至10月15日,盼吸引国内外游客共襄盛举,让地景艺术节迈向国际舞台,成为台湾、桃园的骄傲。

文化局长邱正生指出,今年地景艺术节透过地方命题、地方群策、国际与台湾、在地客家等面向,并以「尞文化」形塑文化共感、「尞国际」连结客家族群、「尞科技」将客家文化与科技结合等理念,展出超过21件装置艺术作品。

邱正生介绍,龙潭展区邀艺术家与在地社区、学校及宫庙共同创作,包含疯设计、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的「菱动」;盂施甫、菱潭街兴创基地、龙潭里的「池畔律动」;谢騆瑜、上林社区发展协会的「幻之草」;陈文泰、龙元宫的「神农龙影」;苏盈蓁、龙潭国小的「鲁冰花文学花园」;大西康明、大中正社区发展协会的「石笼网」;林彦良、龙潭高中「拥抱灿烂的你-Mr. Cloudy」等作品。

龙潭展区也特别规画「水织聚落-与水共生的地方开垦故事」特展,以寻找龙潭生命之源为题,述说先民为生存奋斗,从找水路、寻水田、筑水陂、行水路到安居龙潭的故事。

邱正生表示,青埔展区邀请被誉为当代加州潮流美学领袖艺术家史蒂芬·哈灵顿(Steven Harrington),以国际知名的招牌狗狗IP「Mello」为作品;另新生代的客籍艺术家范承宗作品「在伞下」,以纸伞为主题,将纸伞解构、重复与交集,张开三组伞形将各方汇聚于伞下,化为一座能聚集人们入内休憩的装置艺术;还有原民艺术家瓦历斯· 哈勇作品「事事如意、猪事圆满」;钟琼仪的「转转桃花」;胡缙祥「织光」;潘羽祐「风自远方来」;李柏钧「渡海」;黄宁「航向天际」;吕文忠「送子鸟」;徐永进书法雕塑「花开圆满」等作品。

另工艺中心特别以「来客 奉茶」竹编作品共襄盛举,最后在青塘园儿童美术馆墙面,也有以「客垠」为主题,融合抽象鸟形、数位化建筑、桃园人文资讯和客家诗歌等元素的光雕投影。

此外,今年活动也安排一系列大型表演、国际艺术论坛、社区小旅行及艺术工作坊等,并配合世客博特别推荐的「Kitty来做客」、生活剧场、森林剧场、客家千人合唱、龙潭绕时光-幸福散策及龙潭生活工艺SHOWROOM特展等,邀民众从多元面向认识在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