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县AI智慧救灾! 3000万救灾机器人、无人机挺进火场抢救
▲彰化县消防局救灾导入AI智慧消防科技。(图/彰化县消防局提供,以下同)
记者唐咏絮/彰化报导
彰化县消防科技救灾升级!消防局获得中央政府的3千万元补助,购入了4架救灾机器人和4架无人机,进一步提高救灾效能。彰化县消防局表示,通过使用无人机、救灾机器人和AI智能派遣系统等科技工具,救灾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消防人员在救灾中的风险。
彰化县消防局日前在「彰化县智慧消防科技救灾」演练并展示了高楼云梯车和货车起火燃烧的救灾演练。在这次演练中,模拟了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情况,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后,利用他们身上的穿戴式摄影机提供第一视角的影像,并且通过无人机的红外线热影像和可见光同步显示,让指挥人员能够快速地掌握现场的全貌,提高了3D立体救灾的效能。
救灾机器人配备了五用气体侦测器和红外线热影像仪,可以协助收集现场信息、监视火势的变化,并可以通过远程遥控调整出水量(最大射水流量每分钟4800公升)和角度,选择直线或水雾射水,快速控制火势的蔓延。
彰化县长王惠美表示,每台救灾机器人的市场价格高达650万元,每架无人机的价格是100万元,总价格高达3千万元,全部由中央政府补助。4架救灾机器人和4架无人机已经配发到消防局的各个队伍,今年将有新的力量加入救灾行动。目前全县共有5台救灾机器人,可以在需要大量消防人力的长时间救灾中,使用救灾机器人进入火场查看并射水降温,减少消防人员在救灾中的风险。
无人机因为不受地形的限制,能提供即时影像,并且适用于所有天气,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在消防局的各种灾害现场。例如,在火灾现场,无人机可以从高空俯瞰,即时提供现场指挥官建筑物内部的信息,对于水域和山区的救援案件,也可以扩大搜索范围,并利用机上配备的红外线热影像仪来探测可能的热点,进行快速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