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憲史料入藏 國史館即日起至3月8日展出

前国史馆长张炎宪逝世10周年,国史馆今天举行「张炎宪个人史料发表会暨史料入藏微型展」,从2月27日展览至3月8日;国史馆长陈仪深说,张炎宪对台湾「国史书写」、「国族建构」有巨大贡献影响。

陈仪深、张炎宪夫人林琇梨、前立法院长游锡堃、总统府资政姚嘉文、诗人李敏勇等人出席发表会。

陈仪深说,228纪念日前夕举办张炎宪史料入藏感谢仪式,是纪念228很好方式。张炎宪治的史主要是台湾史,而且不是为学术而学术,是有强烈使命感、指向性。

陈仪深认为,近代台湾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遇到困难挑战除了来自外在、国际因素,更要紧是内部国民国家认同、国民意识,虽有进步但还不够清晰坚定,也就是国族建构尚未完成。

陈仪深表示,张炎宪2000年至2008年担任国史馆馆长期间,出版很多228档案、政治案件档案,也做李登辉口述史,对于台湾「国史书写」、「国族建构」有巨大贡献和影响。

林琇梨感谢国史馆的数位典藏,史料能永久保存下来,家属引以为荣;她说,张炎宪国史馆长8年任内,是他人生最辉煌时代,从书呆子、学者到担任首长,充满挑战,这8年张炎宪建立很大信心,发挥潜力,在国史馆也成就很多事,很多人说张炎宪让国史馆展现新面貌,注重台湾史的研究,把中国国史馆变成台湾国史馆。

游锡堃辞去立委职务后,今天出席第一场公开活动。游锡堃感念张炎宪,他说,张炎宪是台湾史学界的巨人,是台湾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与护持者,非常高兴看到张炎宪个人史料受各界重视。

国史馆说,张炎宪一生都在为台湾保存史料,为台湾人写历史,建构以台湾为主体的历史观点。2000年到2008年,张炎宪担任国史馆馆长期间,致力于打造一个贴近人民、重视本土以及开放档案的国史馆,强化国史馆的台湾史研究角色。

国史馆指出,2022年张炎宪夫人林琇梨与国史馆联系,希望将张炎宪生平存留的笔记、书信、文件、照片、作品、参加社会运动资料等100多箱及2000年以后藏书捐赠给国史馆,整理后开放各界运用。

国史馆表示,史料涵盖张炎宪生命各重要阶段,数量多达2838项,有日记、笔记、信件、作品手稿、社团刊物、访谈大纲、照片以及视听资料等,是张炎宪为台湾打拚努力所留下的生命足迹。

国史馆举办的「台湾史与国族建构(Nation-building):张炎宪个人史料入藏微型展」,从2月27日至3月8日,在国史馆台北馆区4楼402室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