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床位延误?患者转院病逝 卫福部驳:2小时确定转院
找床位延误?患者转院病逝 卫福部驳:2小时确定转院。示意图,非新闻当事人(本报资料照/郭吉铨 摄)
医院急诊壅塞情况已达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一名麻醉科护理师在社群平台上发文称,有患者从高雄一路往北找加护病房(ICU)床位,有床才能开刀,最后却因败血症病逝。卫福部今天说明,该个案是台南某医学中心急诊收治,经外科照会后建议收治ICU病房,2小时后确定转至成大斗六分院,不管是转出或转入的医院,都有积极接收病人。
一名护理师近日在社群平台发文指出,一名肠胃穿孔患者从高雄一路往北找ICU床位,直到成大斗六分院才有床可以开刀,但打开腹腔后,发现已经充满排泄物,加上患者身体条件不佳,用了各种升压药,最后仍因败血症死亡。
不过高雄市卫生局今天出面否认,辖内医学中心并没有转诊成大斗六分院的就医纪录。成大斗六分院则回应,护理师贴文内容涉及病人病情与转诊过程,均属病人隐私,依法必须保密,无法证实。
卫福部今天下午召开记者会说明急诊壅塞议题。(王家瑜摄)
卫福部今天下午召开记者会说明急诊壅塞议题,医事司长刘越萍说明,该病患不是高雄,是在台南,今年2月中发生的事情,7点左右到医学中心、10点完成照会,外科医师认为需要开刀,考量病人年纪大、风险高,建议最好有加护病房。由于当时该医院没有ICU病床,12点时确认成大斗六分院确定可以收病人,而且病人家属同意。
刘越萍指出,病人在4点半进入开刀房,隔天晚上约11点因病情恶化往生,但这中间并没有延误,不管是转出的医院或接收的医院,都有积极处理病人。她表示,会请卫福部照护司和地方卫生局对于这位护理师去了解,可能要做适度的沟通,有没有正当的管道让大家来揭露,应该把管道建立出来,从制度上做检讨。
媒体询问,此做法会不会导致寒蝉效应,她强调「我们是去了解,不是查察」,例如卫福部设有部长信箱,需要去了解她觉得这样的管道哪里不好?自媒体的速度很快,但资讯是片面的,其实这位病人有完整接受医疗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