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不佳 台北影视音机构推联合办学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TMS)近年招生状况不佳,北市议员杨植斗质疑市府怕丢脸才舍不得关掉TMS。(TMS提供/蔡佩珈台北传真)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TMS)2016年在前台北市长柯文哲任内开办,市议员发现报名人数逐年下降,112学年度第1学期录取23人,实际报到人数更仅有19名,批评市府每年花千万元补助,学生却招不满,质疑市府想保留颜面才舍不得关掉。TMS回应,已在去年与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合作强化办学特色,未来目标邀多法人联合办学。

台北市议员杨植斗调阅资料发现,TMS每学年预计招生人数落在41至47名,105学年度吸引144人报名、106学年度106人、107学年度89人、108学年度41人、109学年度36人、110学年度21人、111学年度32人。

他认为,TMS开办之初报名踊跃,时至今日门可罗雀,近2年甚至出现报名等同录取,市府每年却要编列千万元经费维持营运,不禁质疑市府是否怕丢脸,才不舍关掉TMS,建议TMS利用线上课程或营队形式转型办学,否则只是浪费预算,也有图利他人疑虑。

TMS主任张家琪指出,报名与就读人数不如开办时期热络,除少子化影响,主要原因是台北市公、私立实验教育单位数量蓬勃发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多数活动停办,近来报名人数递减是短期可预期趋势,不过,111及112学年度报到人数已出现回升。

她说,TMS接受市府补助用于场地营运、维护,经费仍有8成是自筹,为加强TMS办学特色,去年起和北流及北艺合办活动、导览实习、特展实习等,例如北流音响职能课程、北艺无下线学院计划,未来将以成为多法人联合办学实验教育机构为目标,让TMS更具吸引力。

至于议员建议以线上课程或营队方式转型,张家琪说,TMS并非补习班,课程也以实作为主,目前没有转型规画,仍希望以实验教育机构形式办学,持续培养影视音基础人才,让学生透过实验教育开放、自由、适性学习方式探索兴趣,培养自主判断及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