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委再礼让 无语问蓝天

(图/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提供)

继立法院正副院长之战后,对法案议事更具影响力的新国会第二战:8大委员会召集委员选举紧接着登场,蓝绿白三党连日来已排兵布阵,各有盘算。表面上看,这场火力分散的各委员会召委之战,比起之前尔虞我诈的国会龙头战,形势相对单纯,但实际上仍是内弛外张,暗藏伏笔。

依照立法院的「双召委」制度,总席次差不多的国民党与民进党,在正常情况下,可望在8个委员会各自拥有1席召委,民众党原本毫无机会;但国民党目前基于在野合作的诚意,倾向礼让民众党1席召委,以期在未来有更多合作机会。

但蓝营内部对此却有诸多异议,毕竟从总统选前蓝白合不合的反复变化、终至破局,到选后国会龙头选举绿白合不合「电话门」的各说各话,只要曾与柯文哲、民众党谈合作,最终几乎都是闹到不欢而散,甚至自取其辱的结果。如此「前科累累」,这次蓝营若还要主动释出善意,不少立委和支持者都不以为然。

尤其不同于立法院长选举,召委选举蓝营根本靠自力即可稳得8席召委,且到目前为止,白营对蓝营的有意礼让,反应也是说「改革比位子重要」、「视蓝绿人选再议」,一副「你愿礼让可以,但我未必领情」的高姿态,这尤使蓝白二度合作的必要性应有更深刻的战略思考。

蓝绿两党都与白党有过合作交手的经验,给外界的观感是,蓝党似乎一路委曲求全,而绿党则是不假辞色。蓝党当初为了促成「侯柯配」,如此放软或许可以理解,如今是国会最大党,为何还要如此谨小慎微,难怪会被认为内部在分扮黑白脸,目的是「试探」白党,更为争取民意认同。至于绿营从头至尾痛批白党,一是彻底批臭白党,瓦解在野结盟的可能性;二是巩固绿党的主体性,凝聚民进党的战斗力与团结性。

目前从结果来看,显然民进党的支持者认同度更高,反倒是国民党内,尤其是支持者出现的歧异甚大,说明蓝党单向式的妥协并未获得理性的认可,更不必说情绪性的反弹更大了。而且从总统选举的搭档到召委的礼让,外界都只看到权位的分配,而非理念路线或民生福利的擘画,这是当前在野合作最大的盲点,必须在未来的立法实质面上做出成绩,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性的认同。

本届朝小野大的立法院不仅是民意重新激活、重返制衡监督的希望,也是2026地方大选人才出头、民意先期交锋的大舞台,国民党将有9位县市长面临改选,民众党立委也想透过国会表现打下进军县市长的基础;国民党如果还不强化与执政地方县市的连结,还要将资源放给民众党可能的对手,那就实在令人无语问「蓝天」了!(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