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之宝   广府名城圆月夜 “火龙”飞舞庆中秋

中秋将至,坐落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北社区的洲表村又热闹了起来,在这个团圆的时节里,村民们会把田里的禾秆草全部收集起来,扎成一条条草龙。草龙插上香火,巡游至家家户户,祈求国泰民安,俗称舞火龙。数百年来,舞火龙早已成为洲表村代代相传的习俗,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夏北人”的乡愁。

今年1月,佛山正式提出,要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激活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龙狮文化等“十大传统文化”。舞火龙正是“十大传统文化”中龙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舞火龙这一民俗知名度越来越高,未来或可成为佛山不逊于醒狮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起源:盘根错节民俗受多个传说影响

中秋舞火龙,是广东多个地区都有流传的习俗。在起源上,民间多流传有两个版本:一是在很早以前,风灾袭击后巨蟒出没,四处作恶,村民杀死巨蟒后,蟒蛇尸体却不翼而飞。数天后,村中瘟疫横行。村民在中秋佳节通过舞动火龙以祈求驱除瘟疫。而另一种说法则出自广州市白云区均禾镇。据记载,清朝咸丰年间,均禾片区面临蝗灾,村民在田地间通过“火攻”保住了秋收成果,从此以后,中秋节舞火龙就成为当地祈祷幸福、驱邪避灾的一种重要形式。

记者采访发现,舞火龙这一习俗在佛山多个村落都有悠久历史,但究其源头,却明显受到不同传说和历史记载影响。在南海桂城街道夏北社区洲表村、狮山镇万石村,在村民口口相传中,舞火龙都具有驱邪祈福的寓意。而在禅城区南庄镇上元村,舞火龙的源头则有别于上述两个传说(记录)的明确记载。据《上元霍氏族谱》中霍东浦墓志铭记载,元代上元村霍东浦于1351年捕贼有功得朝廷嘉奖,回乡后组建训练本地武装力量巡防村落。上元四面环水,出行就医困难,武装起来的村民用竹、秸秆或芋头叶梗扎制简易手工草龙,在巡逻时融入舞龙娱神游艺、强身健体、祈福驱疫。插满香的草龙在舞动时宛如一条“火龙”,深受群众喜爱。于是,上元舞火龙逐渐发展成为脱胎于祭祀民俗的传统舞蹈,每于农历八月十五、十六晚在上元村巡游。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龙舞传承已有600多年历史,并为广为人知的佛山秋色巡游做出过贡献。

“佛山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更曾经是天下四大名镇和四大聚,经过数百年的文化交融,舞火龙这个习俗受到的影响来源有可能不只一处,既有中原文化的影响,也融入了一些百越地区的元素,至今已较难考证。”佛山当地学者表示,无论源头为何,舞火龙如今早已成为佛山流传甚广的民俗活动,“不同的渊源传说,反而给各地的舞火龙民俗增加了个性化元素”。

扎龙:因地制宜各村草龙“各显神通”

不仅在民俗渊源上百花齐放,作为舞火龙民俗的载体,佛山各村在“扎龙”这项技艺上也是各显神通,各具特色。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制作火龙的材料不同。

“据村民相传,夏北社区的舞火龙习俗已超百年。按照时节,我们早在距离中秋还有半个月时,就开始制作草龙了”,夏北社区工作人员何梓欣告诉记者,夏北社区的草龙主要用禾秆草制作而成,分为五大五小共十条龙,大龙超20米长,小龙超10米长。相比起龙身,制作龙头是最复杂的环节,需要在村里传承技艺的专业师傅指导下才能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会在龙头上嵌入灯泡和荧光棒,龙眼处装上手电筒,让整条龙更现代。”

南庄上元村舞火龙的草龙曾经也是用禾秆草制作。不过,近年来,经改良,如今的草龙更多使用水浮莲的茎叶制作而成。据上元舞火龙第五代“非遗”传承人霍志永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结实柔韧的茎叶能够在灵活塑造火龙“身姿”的同时,保障后续村民插上的香火能够安稳竖立。“水浮莲茎叶削掉多余叶片,将根茎修整到几乎齐平,再由两人合力用捆绑带将碗口粗的水浮莲扎在一根粗绳上,龙身即可完成。”比起龙身,扎龙头则是一项要拜师才能学习的技艺,在老师傅的手艺下,竹条构建起龙头的基础框架,看似单薄,却牢固。“龙头(的架子)要越老越好。我们如今留下来的龙头架子,最早的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

狮山镇万石村的“青火龙”很特殊。之所以叫“青火龙”,是因为它是用大萝叶和榛子树树枝和树叶制作的。农历八月十五当天,万石村村民会到村后的密林中,用大萝藤制作龙筋,榛子树树枝和树叶制作龙身。树棍丫作为龙叉。数十米长的青火龙,每隔1.5米就用龙叉固定住。此外,村民使用树叶压去水分成线状做成龙须,树棍叉的两丫作为龙角,手电筒做龙眼。龙身插上七星旗。龙尾渐细,长5-6米,2-3人拉龙尾才能保持龙的平衡力。经过大半天,一条栩栩如生的“青火龙”就完成了。

舞龙:火龙逐月超百米巨龙盘旋飞舞

中秋当夜,舞火龙仪式正式开始。佛山舞火龙,舞法也有讲究。在南庄上元村,一条火龙长度能达到上百米,舞龙棍相隔约1.5米,每条龙棍由3人轮流担抬,需68根龙棍、约200名粗壮汉子才能完成近3个小时的舞火龙表演。

霍志永表示,每年的晚上8点左右,村中德高望重者以及村民们先后插香。一声“起龙”后,火龙巡游表演开始作为“仪式性的舞蹈”,舞火龙有形(姿势)、技(配合)、势(气势)等要素,以配合默契、动作粗犷为主要特色,以碎步、跳步、马步等为基本步法。其基本套路为“蛟龙漫步”——舞龙者原地、行进、起伏式舞龙,时快时慢,似腾云驾雾;“游龙戏浪”——舞龙者握棍上下舞动或侧翻龙身制造波浪;“神龙跨海”——龙身一路纵队,穿街过巷,蜿蜒大转弯仿似漂移,流畅敏捷;“龙肚戏水”——围观的人群会挤到火龙肚子下来回穿梭,俗称“穿龙棍”;“神龙转尾”——舞龙者让龙尾快速转动,煞是好看。数百米的巡游队伍环绕上元村,历时近3个小时,火龙中途停下三次换香。结束后,回到新社坊,将火龙放进祠堂,分食“龙粥”,祈求吉祥安康。

相比起上元舞火龙,狮山镇万石村舞青火龙虽然以巡游为主,却在仪式上有着独到之处。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万石舞青火龙”代表性传承人万汝威告诉记者,万石村的舞青火龙包括点睛、采水、巡游祈福等内容。中秋夜,村民会给青火龙插上香火,并集中到万氏大宗祠门口进行祭拜。之后,村民将青火龙的龙须、龙嘴放入水中,称为“采水”。“在传说里,龙与水关系密切,点睛、采过水的龙,仿佛就有了灵性。”随后,村民们抬着50余米长的青火龙在村中巡游,村民们沿途给青草龙插上香火。整个活动结束后,村民会举行龙归海仪式,象征龙归大海,来年再次相邀。

“夏北社区舞火龙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我们增加了汇龙环节,五大五小10条龙安排在村中相会,这里也是最热闹处。”何梓欣表示,由于夏北社区地处佛山城市中心和桂城商圈所在地,年轻人占比高,今年舞火龙表演还加入了乐队表演、醒狮传统文化快闪等现代元素,展现桂城的区域特点。

发展:创造转化民俗助力基层治理

何梓欣告诉记者,今年的中秋,夏北社区向洲表经济社的村民发出号召,希望在外村民都能尽量回村参加中秋舞火龙仪式。“夏北社区地处城市中心,近两年更开展了整村改造,今年是我们最后一次还能在原有的村巷街道开展舞火龙仪式了,我们希望每一位村民都能见证这一刻。”她表示,虽然经过整村改造,村民都将陆续上楼,但村里已将一些旧物业改造成村史馆,对村里老建筑进行保育和利用,“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老建筑和端午龙舟、中秋舞火龙等民俗活动,让年轻人不时回来看看,增加年轻人的归属感,留住大家的乡愁。”

夏北社区的努力,是佛山基层通过民俗活动增强基层治理能力的缩影。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特别是“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不少村居通过民俗活动重新实现与村民的“强联系”,调动一切力量参与乡村建设。以上元舞火龙民俗为例,2022年,上元舞火龙获批纳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上元舞火龙已成为凝聚宗族乡情的纽带,吸引游客走进上元,更推动村容村貌提升,集聚人气,增加文旅消费,促进群众增收,也提高了村民的文化修养。此外,南庄镇紫南、溶洲、罗格、梧村、村尾等村同样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舞火龙活动。

“万石村地处‘广东第一镇’狮山镇,外来人员众多,我们在活动伊始便考虑到如何让外来工更好融入中秋氛围。”狮山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莉莉告诉记者,在今年的舞火龙仪式中,主办方额外加入了一条“祈福龙”——游客可以在现场获取祈福牌,挂到“青龙祈福”装置上,“这样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感,也能较好体现舞火龙的祈福内涵。”陈莉莉表示,今年万石村借助召开舞火龙筹备会的契机,召集村中的老中青代表,让他们了解近年来的乡村建设成果,参与农村事务讨论,就乡村文化品牌建设达成共识。经沟通,村民对农村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增强。

“广东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很多方言民俗隐藏在民间;民俗是人们对根脉和乡愁的找寻,是治疗当代人‘无归属感’这种社会病的有效良方”,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冰表示,民俗和祠堂是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的生命力所在。在高度城市化的珠三角地区,正是对民俗活动的坚持和对祠堂文化的保留,保留了乡里乡亲的血脉联系,这就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所在。“广东的祠堂文化在全国最为发达,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祠堂和民俗活动,因势利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探索,真正找到一条有特色的基层治理道路”。

文 记者 张闻

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