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会观察|数字化转型“变奏”:“链式改造”按下中小企业上云“快进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数字化浪潮进一步席卷而来,更富雄心的目标已经确立,而中小企业正成为主角。

近期,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举办。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显示,未来3年,中小企业上云率将超过40%,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同此前的政策对比,改造的重心已转向中小企业。但现实层面,这一群体仍被困在数字化“洼地”中,受资金、技术等不足困扰,转型进展缓慢、失败率高。

数字化转型“变奏”疾进,中小企业的现实困境要如何化解?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小企业占比超九成的广东,“链式改造”应运而生。“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单点突破’进入了下一阶段。”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副处长郑华解释,“链式”改造是指由制造业龙头企业或平台企业带动供应链、产业链整体转型,到目前,广东已带动8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11月15日,作为中博会配套活动,中小企业数字化“链式”转型活动在广州举办,发布了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也启动运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广东方案”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先行者“由点带面”

位于广州番禺的广汽埃安工厂,机械臂自主将玻璃、座椅、轮胎等安装到位,仅需53秒即可下线一台新车;宝洁广州工厂为每条产线配备了智能控制台,基于大数据平台并结合神经网络模型,能够预测未来24小时内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这些被誉为“世界最先进工厂”的灯塔工厂中,可以窥见广东多年以来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全球灯塔工厂的数量不过172座,它们几乎全部来自行业龙头企业,背靠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雄厚财力。

中小企业转型面临着诸多难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副院长李耀华认为,经过近几年各方面政策推介,中小企业的转型意愿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仍面临人才、资金、技术不足的问题,“不敢转、不会转”的情况仍然存在。

随着数字化加速,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备受关注,转型亟需从单点扩散到全生态,这也要求采取一种效率更高、对中小企业更加友好的数字化改造模式。

“链式改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出来。

此外,广东产业集聚的格局也有助于链式改造的推广。到目前为止,广东已拥有76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多分布于汽车、工业母机和机器人、美妆、服装等行业,这些也是广东选择数字化转型试点的细化行业。集群形态有助于相关技术应用在同一行业中小企业之间迅速推广开来,且通过资源共享降低转型成本。

“链式改造要以链长制为抓手、以产业集群为抓手。”广州市工信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管一级调研人员史春风认为,要通过“大手拉小手”,构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模式,实现各产业制造环节高效协同。

在广东,率先转型的龙头带动同行上云,由点带面实现数字化的案例屡见不鲜。

对于龙头企业而言,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要举措。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部长赵才军认为,企业竞争发展到现在已经转为生态链的竞争,特别是打造敏捷的供应链,其抓手就是全生态的数字化转型,再加上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越来越大,链主企业必须做好全局化智能预测。

为此,TCL打造了一款大工业平台,同9000多家家电领域上下游企业实现了在线协同,并通过这些企业再辐射和影响链上的二级和三级供应商。

无独有偶,立白也依托自身三十年的资源沉淀打造了日化智云平台,将从原料商、品牌商到加工厂、渠道商的产业链上下游1700多家合作伙伴都汇集在平台上,累计达成GMV超60亿元,大大提升了各方协同效率。

平台“串珠成链”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广东将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构建“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为核心的新制造生态系统。

除行业龙头外,平台企业成为推动中小企业链式改造的另一重要角色。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目前,平台企业已形成聚合力量。广东玛斯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瑾表示,公司聚焦工业母机和机器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联手其他集成服务企业、软硬件企业共同组建了“1+1+N”的生态联盟,从而覆盖了该细化行业各环节企业改造所需的绝大部分服务。

“我们服务的客户九成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他进一步介绍,作为牵引单位,玛斯特会先为它们提供数字化诊断,给出最具性价比的转型方案,从而降低其试错成本,且平台背后有政府背书,产品定价也能被控制在合理区间内。

李耀华也认为,既往,中小企业难以判断某家服务商产品是否合适、价格是否合理,但通过链式改造,由政府出面整合、遴选各项资源,并经专家核定后对产品及服务定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

这种资源整合也提升了转型的效率,一座平台往往能够促进区域集群整体上云。

在广州花都狮岭镇,散布着约1.7万家箱包皮具企业和6.3万家相关个体户,其中,“四上”企业却仅488家,中小企业构成了该产业集群的底色。此外,小小一只箱包,生产工序可能多达140余道。多重因素导致集群内部散乱、难以协同。

而狮岭本土企业广州盖特软件有限公司早就开始了“缝合”产业链的尝试。公司副总经理孙琳介绍,例如,“包料人箱包产业链协同制造平台”实时采集了各家工厂数据,大大提升了集群内协同的效率,“盖特软件平台服务客户中,94%为免费客户,这是为了培养用户习惯,截至去年底,我们已带动7180家企业上云。”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已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及服务商400余家,在区域各主要产业领域,均能够找到相应的专业平台。

例如,在纺织服装领域,致景科技的互联网数字化系统“飞梭智纺”已接入全国9000多家纺织企业、70多万台织机,全面打通了纺织行业原料采购、纱线、坯布、染整等生产和交易环节;美妆日化领域,蜂巢互联提供普惠型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下属的爱研美妆PLM系统在美妆产业数字化的占有率高达80%……

已走过18届的中博会,今年也特设数字化转型专题展,盖特软件、玛斯特等平台企业受邀参展,向观望中的中小企业展示了一批轻量型转型产品和方案。

“目前,广东省链式改造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李耀华看来,现阶段,参与改造的更多是基础较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它们改造完成后,如何进一步创新模式、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从而撬动剩余企业的转型意愿,将是未来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