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纵览——四川省泸州市

泸州,古称江阳、江城,四川省地级市,是成渝经济圈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也是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国家9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 享有“中国酒城”美名。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拥有泸州老窖旅游区、尧坝古镇等景区。[3]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年)置泸州,领江阳郡;明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升为直隶州;1950年7月10日,泸县析出设立泸州市。

泸州

泸州城市形象Logo

交通运输

泸州是国家公路枢纽城市之一。

泸州已建成(G76)隆纳高速公路、纳黔高速公路;(G4215)成自泸高速公路;(G93)泸宜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S26)宜叙高速公路、叙古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泸州绕城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连接主城三区,构成了泸州高速公路交通网络。321国道(广成路)、308省道(合珙路)、207省道(资泸路)、307省道(泸盐路)、309省道(古高路)等国省干线公路穿城而过。

航空

泸州蓝田机场,位于泸州市蓝田街道长江畔,为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

饮食文化

泸菜,是现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泸菜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即是小泸菜概念,是指泸州菜的统称。广义的概念即是大泸菜概念,是指古泸水流域川南菜的统称。泸菜与渝菜、蓉菜共同构成现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以泸菜为特色,渝菜为典范,蓉菜为代表,共同代表现代川菜发展最高艺术水平。

美食特产

四川火锅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是四川的美食代表。据传,四川火锅发源地是泸州的小米滩(今龙马潭区罗汉街道高坝附近)。

古蔺麻辣鸡

古蔺麻辣鸡是泸州市古蔺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一种卤制小吃,以鲜、香、麻、辣、著称。

泸州代表性美食、特产

真龙柚、泸州老窖、郎酒、泸州花酒、两河桃片、泸州肥儿粉、纳溪特早茶、分水油纸伞、先市酱油、护国陈醋、泸州桂圆、银针米、合江荔枝、泸州白糕、猪儿耙、泸州黄粑、泸州凉糕、古蔺麻辣鸡、殷家坡醪糟、泸州红伞、纳溪泡糖、白果鸡、观音月母鸡汤、泸州烤鱼。

泸州市代表性景点

泸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富集,形成以名酒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长江文化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游资源。

酒城乐园

泸州老窖景区、黄荆老林景区、太平古镇旅游景区、天仙硐风景区、张坝桂圆林旅游景区、龙桥文化生态园旅游景区、花田酒地旅游景区、大黑洞景区旅游景区、凤凰湖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云溪温泉旅游景区、尧坝古镇旅游景区、方山景区游景区、洞窝峡谷风景区、佛宝景区、玉蟾山景区、董允坝旅游景区、普照山。

文化古迹

报恩塔

位于泸州市区。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明弘治年,清光绪十四年及1983年1985年均有维修,迄今保存完好。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脑桥

位于泸县大田乡九溪河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长54米,宽1.9米,高5米。是全国罕见的明代大型石雕桥, 14座桥墩中间的8个上,分别雕刻有龙、象狮、麒麟,其艺术精湛,刀法刚毅,形象生动别致。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子图

报恩塔

位于泸州城西北角。原名真如寺。初建于宋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乾隆五年(1788年)培修。因寺壁塑有“世俗百子图”石刻,被称为“百子图”。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透关

位于市区西郊。始建于蜀汉。全长7华里。北临沱江,南抵长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而得名。1926年12月1日,刘伯承等领导的泸州起义爆发,10万反动军队围剿革命军,龙头关前展开殊死决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口

红军一方面军长征时四渡赤水河遗址,均在古蔺县境。现有太平渡陈列馆和纪念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山石园

由外花园和朱德旧居以及石园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现代、清末和民国初年建筑。朱德驻泸时,组建“东华诗社”,常在此活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