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2024年中国5G用户占比将超五成 5G-A的出现不会取代现有5G网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郑州报道
12月6日,2023世界5G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5G网络比4G网络下载快7倍,上行快3倍。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1%,5G的用户数也占全国移动用户的43%,按照目前的进度,在明年上半年5G的用户就会超过一半。目前5G-A的规模商用呼之欲出,但目标不是取代5G,更多是5G网络在功能上和覆盖上的部分升级,是在热点区域或特定场景对5G的补充,但相应地也需要在运营模式上进一步创新。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在邬贺铨看来,5G能力足够应对现阶段市场的大众应用,但新兴高端应用正在兴起,5G还不适应。
比如在消费应用方面,3D和VR/AR产品成熟性和市场可接受性落后于5G,而且VR/AR自身生态的问题掩盖了5G在带宽与时延上的短板,实际上现有5G还不能胜任VR/AR体验的需要。
邬贺铨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现在不仅可以给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而且已经下沉到手机等终端,推理参数可以达到10亿量级,明年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至百亿量级,进而为用户生成3D和VR视频提供强大支持。
“5G的主要应用仍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现在在机器视觉、遥控机器人应用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生产线应用仍然不如人意。”邬贺铨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因现场工控系统标准碎片化而抬高了5G进入的门槛,另外现有的5G还不能适应工业应用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时延、高可靠与精定位等要求,对满足车联网应用来说也有所不足。但目前生成式大模型正在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有望进一步带动企业对5G的需求。
针对5G市场应用出现的问题,在6G商用之前有必要提供5G+的能力,5G-A(5.5G)呼之欲出。但随着5G-A规模商用的临近,运营商可能会担心历史投资保护与资产收益的问题,即“前一轮的投资回报还没有足够,新投资是不是值得”。
邬贺铨认为,如果把5G-A当作是全面升级并且取代5G,这确实会带来新的投资,运营商对此谨慎这是完全正常的。但实际对大众用户而言,常规的5G需求可以直接通过现有5G网络来支持,一些5G-A的功能仅通过软件升级就可在现有5G网络上实现,无需新的投资。而对于一些有较高需求的用户使用5G-A网络,才需建设新的基站。
“5G-A的目标不是取代5G,仅是在热点区域或特定场景对5G的补充。” 邬贺铨表示,如果5G-A与5G并行工作、5G-A负责支持部分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投资回报和新投资成本则更为合理,但相应地也需要在运营模式上进一步创新。
在谈到车联网时,邬贺铨指出,车联网能够优化交通管理效率,智能网联车跟新能源车的结合,目前市场反应很好,也带动了中国的新能源车的发展和出口。未来车联网可以从公交、市政、特定园区的应用起步,逐渐推向开放道路运营。
不过车联网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频率问题,工信部早在2018年就规划了5905-5925MHz频段共20MHz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用于基于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V2X(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的直连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的直连通信技术。如果20MHz再分成几个运营商,带宽则会明显不足,未来车联网需要更宽频率。
对此,邬贺铨认为,车联网还是以全国统一的运营主体为宜,以便支持跨城运行并且可以显著降低V2V的通信建立时延。可以采用铁塔公司的模式,三大运营商合资建设全国车联网运营主体,地方资金以及车企参与运营,运营商可以有各自的核心网,但是无线部分是共享的,在本地能够实现跨运营商的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