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物倾销到美国 美国电影受阻在中国

孙亨利

当今美国市面上出售的日常用品、家具、玩具、工具、文具、电脑等等,不论是否美国厂牌,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中国制造」。中国拜工资低廉的优势,在自由贸易环境下成为世界工厂,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上升。中国GDP 世界排名,从三十年前的第15名,至2010年登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GDP虽然逐年上升,但为了维持低工资有利出口的优势,中国人民全年人均收入世界排行榜却逐年下滑,从70年代的世界第82位、80年代退到第94位、90年代下降到第105位、2008年再跌到第106位、2010年大步退居到世界第127位。这就说明了中国的财富集中于国有,大多数人都是穷的,一小部份「先富起来」的人,都是官商一体制度下的权贵,或敢冒险闯法纪的唯利是图者。

根据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最新的研究报告,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所花的钱并不是完全付给中国生产厂商的价款,每件中国产品的零售价格中有很大部份是美国的开支成本,如美国境内的交通运输费用、店舖租金及人工、广告费用等约占零售价的36%,再加美国经销商的利润等,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每花1美元中有5角5分是付给美国本土的开支,2010年美国进口中国产品的实际金额只占美国GDP的2.5%。

便有美国主流媒体据此事实评论称:美国消费者花在购买中国产品上的钱其实只占美国GDP 的 2.5%,较之于美国家庭全部生活费用包括健保、交通、居住、育乐…等花费的总和,是微不足道的,不可能对美国经济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持该论者很可能在替既得利益者说话,我们要知道世界经济的消长绝非如此简单。实际上,如果国内减少相当于2.5% GDP的生产,其后果可能是使经济萎缩25% 的 GDP;反之,国内若增加相当于2.5% GDP的生产,可能会使经济蓬勃25% 的 GDP 。

试想全美国若把过去关闭的工厂再开起来自己制造日用品,失业者都被各方争取吸收了,各住宅区房屋造起来供新的需要,房地产生意热络,超市兴旺、餐馆座无席、政府税收丰富,市镇建设相对地也增加了,学校、公园、体育场、图书馆等都建得美轮美奂。如此由相当于 2.5% GDP 的投入,使国内经济起了发酵作用,由发酵作用所增加的 GDP 何止 25% 。可是如今这相当于美国 GDP 的2.5%每年都投到中国,在那边起了发酵作用,使中国一小部份人富了起来,把中国的 GDP 提升到世界第二位。

这个发酵道理很简单,但如何估算并不简单,这就是经济学家受到重视的地方,如果经济消长如前面某论者所下的结论--「购买中国产品只花相当于2.5% 的GDP 对美国经济不会有什么影响」那么简单,世上就不需要经济学家了。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走了资本主义经济路线,独裁国家变成为一家大企业共产党相当于董事会,最高领导人--「主席」是该企业的董事长。这无疑是世界最大的企业,它具有任何企业没有的立法、司法等机构,还有军事武力。中国的GDP,就是这家企业的「年营业额」。

大企业也得重视做广告,所以中国对海外宣传自己的富强也不遗余力,想用钱的力量攻占外国媒体。中国资金差点入主《新闻周刊》、纽约市的时报广场每月租金二、三十万美元的电子看板,中国有兴趣等候租用。对美国的华文报纸更不必说,只须施些小恩小惠就可收买主事者的人心,目前美国甚至有台湾背景的华文大报,言论也渐由亲共趋向反美。在中国国内绝对禁止言论自由,有良知的华文报界理应在美国言论自由的保障下声讨此一反人权的事实,但竟有不少昧着良心的华文媒体反而利用言论自由的环境来散布反美思想,最近见到有台湾背景的华文大报登出把美国比作从前德国纳粹之说。

关于中国产品倾销美国之事,在美国的华文报纸上有过这样的论调:「幸亏有廉价的中国产品销到美国,才能使美国大众减轻了大笔生活负担。所以廉价的中国产品实际上对美国的国民生计是有贡献的。」但实际上诚如上述,美国失去了2.5% GDP的发酵作用,是在削弱美国的经济。

中国利用这一自由贸易机会将廉价产品倾销到美国,再用人为操控汇率,阻碍人民币升值,如此既可用廉价产品助长出口贸易,同时亦可提高国库外汇存底价值。如此,人民所得的人民币缩了水,而中国国库拥有的美债外汇价值却膨胀了,这就说明了本文一开始所讲的中国GDP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而百姓人均所得却下降到世界第127位的原因。

这样的「损民肥库」实际上是「损民肥官」,在缺少民意机构和舆论的监督下,国库有了钱,有权的官员就有很多机会可以藉发展交通建设、加强国防、创造国家新的形象等为名动用大量资金,这样就有机会让自己及一部份人富起来。不然的话,来美国旅游的中国观光客怎么有可能在珠宝店购买每只数万甚至超过十万美元的手表,并且一口气买下五只,还大方地送给导游一只价值六万美元的手表作为小费 (见2011年8月2日 世界新闻网「陆客买72万元蓝宝:便宜!」)。

中国向美国倾销大量商品之余,是否也输入一些美国名产供国人享用呢?上面说的中国富人来美国珠宝店购买的奢侈品瑞士名表等,买回去并非供平民大众享用,只满足特殊阶级的欲望,并且也非美国制造,单位价格虽高,年交易额绝对不会到千万美元,更不可能上亿。供平民大众享用的产品,单项年消费额动辄都要上亿美元,所以上述奢侈品、瑞士名表等不能算供国人享用的美国名产。向美国进口供中国人民享用最应该入选的项目非好莱坞电影莫属,电影是美国好莱坞举世闻名的产品,暑假是电影票房卖座最好的季节,好莱坞在最近暑假旺季推出的佳片如《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世界卖座票房记录均已超过了11亿美元,并且还在成长中。可是美国电影在中国大陆的发行却受到很不平等的待遇,甚至被剥削。

中国政府每年限制西方影片进口数量不超过20部,经过严格审查获准进口的西片被限制在少数核定的影院放映。先前中国大力推出共产党90周年党庆宣传片建党伟业》在暑假旺季上演,为了让该片有好的票房记录,他们竟活生生地将卖座看好的美国片《变形金刚3》首映日期由原定的7月8日拉迟到7月21日,他们称此为给《建党伟业》的「票房保护期」。

他们还用一种「绑票」(「捆绑售票」)伎俩来偷取外来片的票房,之前有上海等部分城市院线把外国高卖座片的票子和国产低水准片的票子「绑」在一起卖给观众,此处所谓「绑」就是买票的观众无选择权,观众为看西片,必须也买另一张国片的票,例如某君要去观赏某西片,他在戏院售票口花80元人民币,却拿到两张票,一张是该西片,票子上印的票价20元,另一张是某国产片,票子上印的票价60元,戏院称:国片票是附送的,你要不要看悉听尊便。可是顾客付的是两张票的钱(20 +60),「赠送」的那张票价反倒是正片价的三倍。观众花80元来看那场西片,那中国片的影片公司硬是从中分了60元去。

中国大陆电影市场前景很看好,全国现有电影院6200多家,并且以每天三家的惊人速度在增加中。可是电影不被中共视为艺术,而视政治宣传的成分多,所以他们要严加管制,主管机关有广电总局、中宣部等,这些单位不但管电影的内容也会管电影的票房。台湾也把电影与政治宣传挂钩,主管机关是新闻局。美国并不把电影与政治宣传挂钩,所以美国的电影事业最发达,年生产值与美国的国防工业并驾齐驱,足可供各国作为榜样。希望中国大陆在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好好发展电影事业,让电影无拘束地走艺术的路,放弃政治干预,并多开放美国片进口,一可供国内大众享受,二可切磋琢磨电影艺术与技术,三可略为平衡双方贸易的逆、顺差,何乐而不为?!

作者孙亨利,电脑程式师,曾在台湾任教于大学,赴美后从海运船务主管退休,现居加州。个人部落格为http://sunhenry.blogspot.com/。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以上言论不代表ETtoday.net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