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韌性強 5月出口升6.3% 工業機器人出口增55.4%
近年来,中国企业全力发展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愈来愈广泛。图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9日在银川市开幕,机器人在展会现场售卖葡萄酒。(中新社)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首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兆元人民币(约2.4兆美元),同比增长2.5%,延续增长态势。其中,出口增长7.2%、进口下降3.8%。单看5月,中国外贸同比增长2.7%至3.81万亿元。其中,出口增长6.3%,进口下降2.1%,当月贸易顺差7435.6亿元。
综合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报导,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货物贸易在外部压力下保持较强韧性。分析则认为,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后,为第二轮「抢出口」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本季中国出口将保持较高景气度。
今年以来,中国出口目的地更多转向非美国地区的调整仍在持续。首5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贸易总值分别增长9.1%、2.9%,合计占中国外贸总值近三成;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4.2%。其中,5月当月,中国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五国出口分别增长16.9%、13.7%、35.3%、8.8%。
值得注意的是,中非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首5个月,中国对非洲国家进出口9,632.1亿元,增长12.4%,占进出口总值的5.4%。其中,出口5,995.7亿元,增长20.2%;进口3,636.4亿元,增长1.6%。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5月延续了4月以来的对美出口下降、对非美地区高增的趋势,其中对部分国家高增尤为明显。对美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下降至9.1%,较上月的10.5%收缩1.4个百分点。
在对美出口下降的同时,杨畅表示,通过剔除美国出口金额后计算非美出口发现,非美出口金额约28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不管是金额还是增速都保持高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认为,5月出口保持正增长,继续展现较强韧性,主要拉动力有三个:一是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关税战降温带动新一轮「对美抢出口」;二是在美国全球「对等关税」暂缓期内,中国出口企业面向美国之外市场的「抢出口」效应仍在发酵;三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
另外,透过最新数据不难发现,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首五个月,体现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2%,占中国出口总值近六成,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73%。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55.4%。
在今年海关总署公布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时,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就指出,民营企业的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创下历史新高,规模接近1兆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7.4%,高端机床增长16.4%,高端设备进口增长25.6%,手术机器人进口增长47.5%,显示中国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