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威武的战将,率八千将士征讨八亿大军,生俘国王,占领首都
中国和印度是老朋友了,唐朝时候玄奘法师出使印度,将佛教经典带入我国,使唐朝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发展,加深了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由于地理上的相近,使得两国之间来往频繁。印度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灿烂的文化,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两国至今都在相互取长补短。
说起中国的唐朝和印度古代的天竺国的交往,那还是有很多史料记载的,就像佛教的传播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文化,甚至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如今大多数的佛教国家依然集中在东亚以及东南亚或者南亚一带,这应该感谢那些不远万里到处传教的僧侣跟各国使节,是他们成为了思想的传播者。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开放的朝代之一,对外交往达到了一个顶峰。
关于民族个性上印度人和中国人就有点区别,如今虽然印度是全球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而且他们的IT外包服务业在世界上也属一流,但是就工作效率来讲,印度人也只属于劳动性价比较高,如果说勤劳,照中国人还差很远。现在说回古代印度,这个国家在数字上体现国家实力的方式很夸大,跟中国人就很不一样。
不过在两国对抗作战之时,给自己涨涨士气,告知对手自己有充实的兵力以吓退对方,实属正常,但是像印度这样夸大的还真不多见。譬如说一场战争最多涉及的人数也就百十来万人,一场诺曼底登陆盟军打德国也就288万,而我们看看印度人说阿育王有多少人的军队呢?12亿!依靠这庞大的军队攻占了652个国家,杀敌一亿多,俘虏三亿多。恐怕这比成吉思汗都还牛。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印度国王跟阿育王的神话差不多,这个人说自己有将近8亿人的军队,如果不是历史记载,恐怕真会让人以为印度人不识数呢。贞观17年,唐太宗派外交使节王玄策带着外交队伍第二次出使天竺,王玄策早前已经出使过天竺,所以驾轻就熟,他甚至开辟出了从吐蕃到天竺的道路。不过王玄策在正史上的记载并不多,有人说是因为同一时代的玄奘太过耀眼,掩盖了王玄策的光芒。
前几次出使天竺,天竺正值戒日王统治时期,那时候北印度尚属一个统一的国家,戒日王是印度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玄奘法师也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去取经的,所以那时的天竺还算昌盛,两国也一直友好往来,不过到了王玄策这次出使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刚好去世,天竺国内大乱并开始分裂。其中权臣阿罗那顺趁机篡位。
毫不知情的唐朝使节继续在印度跟个天竺国往来,四个天竺国都献上了丰富的贡品和财物,等到了中天竺,心术不正的阿罗那顺眼红了王玄策等人手里的财礼,加之他帝位来的心虚,居然洗劫了这支大唐的使节团,并且扣押了王玄策。好在王玄策胆识过人,逃离了中天竺。之前我们讲过成吉思汗有过500人的商队被花拉子模打劫,逃出的使节直接回去找成吉思汗做主,这是正常思维,然而大唐的王玄策思维很犀利。
考虑到大唐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回去菜就凉了,王玄策不但没有回大唐求救,还为了出这口恶气就地组织了一支军队,而且这支军队是借来的!原来王玄策按照就近原则,找到了与大唐交好的吐蕃和泥婆罗(今尼泊尔),两国分别借给1200士兵和7000骑兵,带着着8000多人王玄策就杀回了中天竺。
号称有7亿9千万军队的阿罗那顺确实迎战了,但是这么大数字的军队居然在王玄策队伍的砍杀下溃败,3000天竺军被杀,10000人掉进河里淹死了,首都还被王玄策给攻破了,其实阿罗那顺根本没有那么多人,他只是吹个牛而已。虽然失了首都,阿罗顺那也没灰心,还再次搜罗了一下军队挑战了王玄策,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王玄策的这支军队虽然是借来的,但极大地震慑了印度的国家,各国对大唐纷纷顶礼膜拜,要知道吐蕃和尼泊尔都不是大唐军队的对手,如果是大唐的部队打过来,印度早就被踏平了。王玄策带着俘虏的阿罗那顺和他的妃子等人,回大唐献礼去了,李世民非常高兴。不过王玄策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其功绩在人才济济的大唐实在不算什么,更何况当时天竺不是唐朝的主要对手,但这足以证明大唐当时国力之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