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喝国

林士清

我曾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附近的餐馆,看到一副极为有趣的对联中华人民共喝国,共产主义酒是好。中国大陆饮酒文化让我又爱又恨,酒量胆量酒疯是作风,在小店叫上一些烤串老板在一旁炒个两盘下酒菜,手里叼个烟,大伙天南地北凑合著,兴致一来桌上又多了几瓶啤酒,平时三五好友相聚如同小战场,但训练酒品就是从这种小地方开始累积,这种庶民文化其实极有风味!位于北大的西门鸡翅就是这样好玩的店,桌上若是没有这几瓶燕京啤酒,北大学友很难分析出方文山歌词创作风格其实和胡适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改革倡议,竟然有精神上的关联;场景换到清华大学的西门鸡翅,若非几杯二锅头下肚,这群团学生不会告诉你清华校园内大兴土木,其实牵扯到中共十八大政争如何地暗潮汹涌。

场景换到稍为正式的餐宴,和你喝酒者不再是同侪或学生,而是年龄或资历比较深的前辈聚餐饮酒本质上存在一种目的性,喝上一顿酒,省去九千九,请吃ㄧ顿饭,省去几十万,你也不知道老板或领导私下又带了什么酒,但他们都强调这绝对不是假酒,如果是圆桌包厢便显得更危险,此时饮酒气氛如同一个竞技场,每个位置的桌上起码放三个酒杯:开胃的啤酒杯举杯的红酒杯及敬酒的白酒杯,从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礼貌性敬酒,到为了两岸统一或中华民族团结强盛的一饮而尽,所谓酒后吐真言,敬酒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毕竟在中国大陆的喝酒文化,就是要显现你没酒量,就是没胆量,酒瓶代表着你有多少水平,会喝就是代表有面子,这点两岸的饮酒风格倒是十分雷同,能千杯不醉者,堪为领导才能。

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做为媒介可以产生很多用途,但什么是好酒?基本上是投其所好的问题。某次,一位来自东北赴上海念书朋友,看到我在商店挑青岛啤酒表达略为不满,于是顺手帮我换成哈尔滨啤酒,并表明:这瓶我请了!笔者对烧酒或白干的种类也是好恶分明,茅台是远近驰名的天下好酒,其蒸馏后的微焦味拿来细细品尝堪为风雅,但拿来干杯一饮而尽,后劲却显得太强,若喝到假酒第二天必然头痛不已。在中国大陆最怕就是喝到假酒,但为何贩卖假酒风气依然猖獗?答案是内需太旺盛,酒的制造和贩售自然要适应各种市场的需求,造酒的山寨风气也堪称一绝,基于外销品管保证,中国大陆出口到国外的白酒普遍是真酒,笔者在广州的朋友每次出国都爱买酒,他说在加拿大买到的五粮液,一喝就是高纯度的五粮液,在中国大陆喝得反而觉得杂质太多。

谈起酒,水之形、火之性,酒也可以诠释中国人的文化发展史,是极富生命力想像力饮料,中国人对酒的命名亦为地域文化及历史典故的累积。在中国大陆有句讽刺官场喝酒文化的顺口溜茅台酒,衙门走,一切请托杯中有;五粮液,送书记,照单全收别客气。暗指有礼走遍天下,无酒寸步难行,基层干部要受到高层赏识靠得也是酒量,官场和商场一个样,打油诗是这么说:能喝八两喝一斤,这种干部党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种干部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种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种干部不能要。笔者一位朋友在台资企业任职,最近因业务需要调派昆山上司暗示他:酒量好不好?在中国大陆,酒场便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

●作者林士清,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ETtoday新闻云》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