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台湾的命运可以和香港不一样
中时社论
7月1日是中共建党百年,也是香港回归大陆24年纪念日,在北京欢乐庆祝的同时,香港一些民众却黯然神伤。香港两年多前爆发的一场运动,原本诉求光明正大,最终却落得事与愿违甚至背道而驰,香港这一段过程,对台湾有什么意义?
《纽约时报》近日发表长篇文章,叙述香港民主抗争运动发生逆转的来龙去脉。一大关键是习近平的态度,认为威胁国家主权和安全,或挑战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权威,「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文章指出,「在中国自上而下的系统中,习近平的话激发了政策制定者寻找新的方式来捍卫这条『底线』」,「如果发生严峻的危机,中国领导人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捍卫主权,摆脱较次要法律的束缚」;因为「国家的意志必须不断对生存环境做出反应」。
香港人争取高度自治不成,反而加速中共对香港实现全面管治,关键在于运动过程的一些诉求与手段,踩到大陆国家主权与安全的底线,激使北京确信退无可退,必须强力遏制,永绝后患,所以颁布《香港国安法》、大幅修改选举制度、全方位落实「爱国者治港」政策、检控众多逾越法制的异议者。结果一些港人煽动的「揽炒」招致相反结果,既不能达成以同归于尽的手段引来国际干预,迫使中央让步,反而遭到严厉惩治与严刑峻法。威胁将严厉制裁的英美等国,完全改变不了北京建立全面管治的法制、选制与树立高度威权的坚决立场与行动。
中共中央平定香港乱局的作为,正是其底线思维的一次完整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习近平看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只有高度重视底线思维,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预案做得周密一些,积极寻求规避系统性风险、化解复杂矛盾的路径和方法,牢牢守住底线,把握主动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香港抗争运动后来确实偏离正轨,不仅暴力破坏严重,而且掺杂港独诉求,显与外力勾连,对于国家的主权完整与政治、社会秩序的维护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唤起北京当局的忧患意识与底线思维,出连环拳强力扭转,加大力度防控,而能夺回主动权,化解重大风险。
香港陷入这个局面,固非港人所愿,亦非中共谋画的结果。其中的是非曲直,虽然各说各话,但部分港人妄图「脱中」而自治,以为投效美英等国就可逼迫北京就范,屈从港人夺取执政权。事实证明,恣意踩红线,假藉暴力与外力逾越对方底线,必然招来反制,运用强烈手段规避系统性风险。同为一国两制实践规画区的台湾,看到香港与中共关系的演进过程,应从其负面经验中悟出一些道理,觉知对应之道,以免重蹈覆辙。
首先必须明了,国家主权是不可侵犯的底线,没有让渡的空间与妥协的余地。其次,冲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妄想用揽炒方式逼人就范,若达不成目标,就得「加倍奉还」。另外,外力不可凭恃,大国之间的博弈各有盘算,皆以国家利益是尚,断无牺牲自身利益而援助他人之理,港人幻想外力援助,结果一场空。最后,务实是不可轻忽的原则,生存与发展的策略必须度势量力,务实建构有效策略,断不可脱离现实,挑衅实力悬殊的强者, 或是心存不切实际的幻想。
台湾的处境与香港不同,自处之道与发展策略当然不同,但面对的主权政府却是同一个,对应之道有其相通之处。看看香港,想想自己,避免重蹈前车之辙,寻求务实可行的康庄道路,才是正办。在此中共庆祝建党百年、香港回归二十四载的时刻,理解中共的核心思维与行为模式,看清港人走过的坎坷路,记取他们的教训,是台湾民众须深思熟虑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