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研究证实:微塑胶愈小愈毒 增加潮间带生物死亡率

中研院研究发现,愈小的微塑胶毒性越强,将影响潮间带生物存活和后代生存。(图/中央研究院提供,下同)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直径长度不到5毫米的微塑胶,因为体积小,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中央研究院与台湾大学以潮间带生物-纹藤壶为研究对象,发现纹藤壶若从幼生成体一直食入微塑胶,则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增加三倍,而且愈小的微塑胶,毒性越强,将影响其存活和后代生存。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国勤指出,微塑胶最初从被丢弃的垃圾,在海洋中受到阳光照射与海浪冲击分解成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碎片微粒,对浮游生物、贝类鱼类来说,它们看起来很像食物。纹藤壶栖息于潮间带,此区域是指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露出的海岸,由于容易受到塑胶垃圾、废水污染等影响,让海洋生物面临的生存压力倍增。

陈国勤表示,研究团队从纹藤壶幼生开始饲养到成体,喂食不同大小及浓度聚苯乙烯微塑胶,并让其交配生产下一代。发现长期食入微塑胶的纹藤壶,不但下一代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高三倍,研究团队更发现,当上一代纹藤壶食入的微塑胶愈细小,如直径1.7及6.8微米等像细菌一样小的微粒,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

台湾大学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研究所硕士余幸霈也说,微塑胶容易附着在浮游生物上,过去研究大多集中于繁殖周期在单一栖地终生性浮游生物,但海洋中大部份底栖的无脊椎动物有较复杂的生活史,如纹藤壶幼生为浮游生物,成体时行底栖生活,成群附著于水底岩石上,终其一生可能同时受到水面漂浮及海底沉积的微塑胶影响。本论文为首次针对拥有复杂生活史的海洋生物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也进一步发现,虽然微塑胶对第一代底栖的无脊椎动物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累积的微塑胶毒性却可能跨越世代,导致潮间带生物孕育的下一代死亡。

陈国勤指出,这代表微塑胶的毒性将影响浮游及底栖等无脊椎动物的永续生存。此外,由于浮游动物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而微塑胶的尺寸也与浮游生物相近,当微塑胶导致浮游动物在幼生期死亡,或经由食物链毒素放大并累积在中高阶食者体内,可能进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糸统。

研究团队表示,虽然目前微塑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推动海洋生态保育是当务之急,呼吁民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胶、做好资源回收,不让更多的塑胶垃圾进入海洋。论文已于今年12月发表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