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2023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总资产达54.61万亿元 近30家县域银行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财联社11月20日讯(记者 高萍)财联社记者从中国银行业协会获悉,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54.61万亿元、50.66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农村中小银行应分析面临形势,迎接新变化、新挑战,采取差异化、特色化竞争策略,细分、深耕本地市场,持续完善具有农村中小银行特色公司治理与内控管理机制,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2023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9.2%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54.61万亿元、50.66万亿元,均比上年同期增长9.2%,占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比例分别为13.1%、13.2%。其中,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各项存款总额41万亿元,同比增加3.17万亿元,占总负债比重提升至84.62%;各项贷款总额28.6万亿元,同比增加2.19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提升至54.82%。

云南、贵州、广西等10个地区农合机构存款市场份额超过20%,吉林、山西、河北等10个地区农合机构贷款市场份额超过15%。2023年,农合机构实现营业净收入10314.29亿元。其中,利息收入9162.55亿元,同比增长3.92%,净利润2598.73亿元;村镇银行实现净利润70.99亿元。

强化农村及边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服务覆盖。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农村中小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6万亿元。在科技金融方面,截至2023年末,农合机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07%。绿色金融方面,截至2023年末,农合机构绿色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9.7%。另外,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3年末,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09%。

“一省一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2023年近30家县域银行机构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全国农村中小银行坚持“一省一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报告指出,在机构改革方面,山西、河南、辽宁、四川、广西等地农合机构改革方案落地实施;新疆、四川多地成立地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方案获批;村镇银行加速整合,近30家县域银行机构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对于村镇银行整合,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此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一般来说中小银行通过合并重组,有助于提升区域市场集中度,减少同业同质化竞争,增强市场议价能力;明显降低经营成本,优化内部业务结构,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同时,防范化解个别机构潜在风险,理顺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发挥银行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更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农合机构不良贷款率3.49%,资本充足率12.27%,拨备覆盖率133.1%,贷款拨备率4.65%,非信贷资产不良率1.42%,流动性比例77.85%,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农村中小银行应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深层次科学研判,分析面临形势,迎接新变化、抓住新机遇,采取差异化、特色化竞争策略,充分利用地理和业务优势,细分、深耕本地市场,完善具有农村中小银行特色公司治理与内控管理机制,制定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措施,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