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纪念堂转型「功过并陈」展郑南榕事件现场
郑南榕夫人叶菊兰(左起)、监察院长陈菊、文化部长李永得等人共同参观复制的焚烧后杂志社现场。(杜宜谙摄)
中正纪念堂转型在有关单位持续推动之际,7日起《台湾言论自由之路》展,于中正纪念堂1楼常设展厅展出,呈现台湾转型过程及这段追寻之路上重要人物的史料及复制文物。包括监察院长、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委陈菊、文化部长李永得、郑南榕夫人叶菊兰等均到场。
原以「永怀领袖」为主题的常设展,7日起新增戒严时期,为争取言论自由而曾有特殊贡献重要人物的特写,包括杨逵、雷震、傅正、殷海光、彭明敏、魏廷朝、谢聪敏、李敖、柏杨、黄信介、康宁祥、施明德、郑南榕等,除了介绍这些人物对台湾的影响,也搭配展出相关史料。
其中,第三展间复刻郑南榕自焚后留下的《自由时代》杂志社办公室现场,让民众仿佛回到事发现场,思考郑南榕当时捍卫言论自由的精神。文化部长李永得表示,展览特别选在4月7日,即纪念因郑南榕自焚而订定的「言论自由日」。他也强调台湾被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评为民主指数全球第8,「但下一代不知道台湾言论自由是如何走过来的」希望每个台湾人都要知道自由得来不易,要坚守。他也表示《台湾言论自由之路》设为常设展,且每个月将举办论坛,对不同时期的言论自由和挑战交换意见,
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委陈菊也表示:「我们从中正纪念堂外走到里面用了半世纪,希望台湾社会不要忘记郑南榕当时坚持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她也呼吁:「很多仇恨言论值得深思、理解,要厚植台湾社会思辨的能力,只有重视人权价值,对于任何加诸的不义压迫才有对抗的能力。」
郑南榕之女,郑南榕基金会董事郑竹梅致词时也表示,如今的人如何看待这些过去的事件,取决于我们希望要什么样的未来。「自由其实是一步又一步生命之间相互的拉扯,我们作为中间或更年轻的世代,是否做好准备走下去?」希望年轻世代接棒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关键行动。
此次展览入口特别以1990年3月18日野百合学运期间所拍摄的巨幅照片作为主视觉,与过往镜头聚焦政治人物正面不同,反以广场群众的容颜作为焦点。文化部特别邀请32年前拍下此照的摄影家刘振祥,于开幕日担任「驻部艺术家」在这张历史照片前再次记录另一个历史画面。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自杀防治专线:1925(依旧爱我)24小时服务
生命线:1995
张老师专线: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