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文脉·风物】三百年前盛况重现!中秋对歌会传承非遗经典
中秋时节,黄昏将至时,平静安逸的珠海高新区鸡山村便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早早来到村中心的广场上,大家面露喜色,等待着一年一度的中秋对歌会开场。广场上早早摆放好了长凳,这是给参赛选手和长者就座的地方,村民们自带凳椅,根据自家所在村子的东西方位,组成两大阵营。待到皓月当空之时,精彩热闹的对歌会就会拉开序幕。
2009年,鸡山村中秋对歌会被列入广东省非遗名录。中秋对歌会,是鸡山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对歌会上“唱山唱海唱家乡,唱人唱事唱历史”,不仅是鸡山村最具特色、最具韵味的文化标志,更是鸡山人心中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
雅俗共赏,鸡山牛歌传承三百余年
鸡山村地处伶仃洋西岸,背倚凤凰山麓,面朝大海。自古以来,这里崇文重教,中秋之夜对歌的习俗,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中秋对歌会,源于明末,盛于清中叶。清代同治十二年《香山县志》“风俗篇”记载,香山人有“八月十五日,饮月下,曰饾中秋”的风俗。唐家人在中秋节之夜不仅有拜月赏月风俗,而且有对歌的传统。《唐氏子英房族谱》记载,唐氏始祖居俊公自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从南雄珠玑巷迁居香山县,至第八世祖隐翠公时分支开族搬迁到鸡山定居后,生产有所发展,生活较为稳定,到第十三世祖兆霁公时(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文教逐步兴旺起来。
中秋对歌会所唱之鸡山牛歌,原是牧牛人在田间闲时自编自唱的一种民谣,后来得到村民普遍喜爱,逐渐从民谣发展成为一种小调,并在中秋之夜出现了对歌的情景。而后,这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该村的节庆民俗,成为村人庆丰收、贺团圆的民间文化活动。
昔日乡间的文娱活动相当贫乏,牛歌的出现,无疑为乡邻们提供了不少乐趣。中秋对歌会所唱的牛歌均为当地方言咏唱,曲调优美,以歌手对唱和群众性的民歌创作相结合,斗歌喉、斗文采、斗智慧,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这些时代传承的牛歌,或赞颂现实,或悲世叹命,或抒发情感,或祝愿未来,反映了当地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
中秋对歌会于抗战时期中断,1946年恢复,但到了1965年,因无人组织对歌会而再度衰落。然而,彼时的村民还是约上三五知己自发进行对歌。2006年中秋节起,在中秋对歌会代表性传承人唐贻程老人(二十一代传人)努力下,由唐家湾镇文化中心和鸡山社区居委会牵头,定时举办“中秋对歌会”,重现歌会当年风采;其后,逐步恢复并盛行。如今,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唐家湾鸡山村民间遵循旧历,在村中空地或广场开展“中秋对歌会”的习俗。
在中秋对歌会的影响下,牛歌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流传于香山县辖区(主要包括中山市、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州市、佛山市的部分地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代人,成为珠海本土民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逐步成为香山文化的标志之一。
喜庆祥和,中秋对歌会精彩纷呈
中秋节黄昏时分,鸡山村早早挂上了灯笼。村民在中心街市前的广场上,按照东西两边摆上长凳,每张凳子长约一丈,给歌手及长者就座,两队相距6丈左右。村民们身着长衫或上穿对襟衫、下穿百褶裤,形成东西两组歌队,通常每边聚集百余人。中间摆好八仙桌,放置时令瓜果、茶果、月饼等。
中秋对歌会分为开始、对唱和决定胜负三个部分。明月升空之时,对歌会开始。首先由上年对歌获胜方的歌手(俗称“大声公”)或本村一名长者以一首“今晚歌堂系我开,吹箫打笛引郎来。引到郎来跟我唱,一起唱到日头红”或是“今晚歌堂系我开,揾齐兄弟一同来。三只大船装满载,还有歌师打路来”拉开中秋对歌会的序幕。随即,东西两边的歌手们开始对唱,你唱我和,你问我答,两边轮流,直到一边无法接唱下去才算分出胜负。
中秋对歌会还允许东西两队邀请本村或者邻村有文采之人到现场作词提供给选手进行即席演唱,既有平民歌手所写的街头俚语,亦有辞藻优美、平仄工整的七言诗。在对歌会到达高潮之时,往往出现台上是激动人心的对歌,台下是争分夺秒的作词局面,双方争斗胶着,扣人心弦,好歌好词又引得掌声雷动。夜幕下的中秋对歌会,呈现出一幅喜庆祥和的节日画面。
对歌会的最后结果,无论哪队获胜,都会有一番吉祥寓意。若是村东获胜,则寓意翌年“好江海”,渔业丰收;若是村西获胜,则预示着来年“好时年”,五谷丰登。若是对歌会到了凌晨两点还未分出胜负,则由村中长者定夺。根据《鸡山村史》记载,有几年双方难分高下,一直唱到了天亮。不过中秋对歌会作为村民庆贺中秋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争胜负,只为讨个吉利。
不过,此前的中秋对歌会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但登台演唱的只有男人。对歌会是由两队挑选出声音洪亮的男子登台演唱,女人也可以参与,但大多不会上场,即使平时男女对唱的歌曲,也都由男人完成。不过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成年男性外,越来越多的女性和青少年也加入中秋对歌会当中。
各展所长,歌词彰显村民智慧
作为反映村民生活风貌和智慧的鸡山牛歌,歌词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记录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人尽显各家长。在此背景下,鸡山牛歌的歌词就要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目前,收集和保存下来的牛歌有七十余首,从形式上看,牛歌分为长句和短句,其中短句一般要求七字四句,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论。长句则没有字数上的严格限制,但需押韵。
从内容来看,鸡山牛歌更是融合了各个方面。如反映生活风俗的《唱歌须用歌来引》:“唱歌须用歌来引,打锣须用鼓来跟,打银须用硼砂药,定亲须用好媒人。”值得一提的是,鸡山牛歌还保留了很多包含历史信息的名歌,《旧广东府州县名歌》中,就将广东各地的地名全部编进了一首歌中,《旧中珠澳地名歌》更是囊括了许多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地名及其方位,可谓十分难得,让人不得不感叹鸡山先民的智慧。
从歌词方式而言,以独唱居多,也有问答对唱,还有字谜、拆字等。其中《徽》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西厢待月一寺空,白马求救去无踪;崔莺此日失佳偶,恼煞红娘不用工。”歌中,“待”之“寺”空为“彳”,“救”去“求”为“攵”,“崔”失“佳偶”为“山”,“红娘”不用“工”则剩下“系”,四句歌词合起来正是“徽”字。这种形式的牛歌融合了谜语的趣味,通俗又不失高雅,内容丰富,十分精彩。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鸡山牛歌也有反映时政的《鸡山赞》《改革开放十春秋》《鸡山改革开放十变》等牛歌,都是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奏响的时代之歌。
牛歌的歌词中,有热情的赞颂,有谐趣的取乐,有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有人生哲理的归纳,但绝无贬低人格、伤风败俗之词,体现了鸡山村人的情趣和品格。演唱者们往往唱之动情,听着受益匪浅,教育稚童于娱乐,劝喻世情于歌谣。
“鸡山村中秋对歌会的习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文化的独特体现。”鸡山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黄燕芝表示,“它对于启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营造良好村风村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传承非遗,歌手阵容不断壮大
2006年10月,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成立“珠海市唐家湾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实施镇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中秋对歌会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项工作,保护专项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同年,经过长时间的“停摆”后,在唐贻程(1927-2018年)的努力下,中秋对歌会重现了当年的风采,牛歌的旋律再次在鸡山村的上空飘荡。
中秋对歌会项目在市、省申遗成功后,高新区文化部门每年组织“我们的节日·中秋”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借此做好传承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吸引群众参与原生态和表演性质的活动,参与常态化的传承、培训,使得该项习俗得到了行之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知名度也不断提高,目前,鸡山社区是珠海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之一。
唐贻程是鸡山村中秋对歌会的代表性传人,他从1935年开始接触中秋对歌会并学唱鸡山牛歌。2007年,他开始在村中、曲艺社、中小学教授中秋对歌会所唱的鸡山牛歌;在其不断努力下,至2008年底,收集中秋对歌会歌词80余首,协助镇文化中心编成《中秋对歌会歌集》,参与举办5次大型中秋对歌会,重现中秋对歌会当年风采,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唐贻程过世后,“接力棒”传到了1943年出生的唐章雄手上,他从1947年开始接触中秋对歌会并学唱鸡山牛歌,传唱中秋对歌会之鸡山牛歌已70余年。2007年至今,参与每年举办的中秋对歌会、民俗交流展示活动,推广中秋对歌会;2013年至2014年参与《鸡山村史》主编工作,收集、汇编鸡山牛歌历史资料;2018年至今,在唐国安纪念学校开展的传承课堂传授鸡山牛歌。
近年来,中秋对歌会的传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喜爱,自2006年中秋对歌会开始,歌手阵容不断壮大至唐家湾各地,本地郎、外地媳,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展歌喉。2011年,通过邀请传承人教习等方式,在唐国安纪念学校成立鸡山牛歌社团,培育了300余名小传承人队伍。以“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为元素创作了《牛歌新唱》《月影牛歌》《知了知了你别叫》等原创节目,积极参加省、市、区比赛及展演,并利用珠海优越的湾区地理位置,将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大力宣传与广泛推广,有效地保护了这项非遗。特别是近十年来,珠海高新区持续让学生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并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以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为主题创作的非遗舞台作品《鸡山赞》《看花灯》等,以另一种崭新的形式,展现了这项历史悠久的非遗民俗,反映出鸡山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燕芝介绍,中秋对歌会非遗传承基地设在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鸡山松鹤唐公祠(又称三房祠),两进夹一天井格局,面阔三间,硬山顶,青砖灰瓦,麻石墙基,建筑面积216平方米。高新区2015年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全面修缮,2016年6月8日起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馆内以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数字化等方式呈现该非遗项目。1988年出版的《香埠的传说》收录中秋对歌会之鸡山牛歌3首;2008年底编成的《中秋对歌会歌集》收录中秋对歌会歌词80余首;2015年出版的《唐家湾镇志(1524-2013)》收录鸡山牛歌7首;2016年编成的《唐家湾民间文学》收录鸡山牛歌67首。“这不仅起到了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作用,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民俗文化、音乐文化的认同感。”黄燕芝说。
文 记者 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