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增产”!原油重回90美元背后
文/每日资本论
高油价时代或许真的要来了。
9月19日,美原油期货价格又涨了。截至当日15:18,美原油期货价格91.27美元/桶,创造了2023年以来的价格新高,也是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的最大动因,是全球主要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的减产计划。近日,俄罗斯相关方面表示,俄罗斯将对全球市场自愿削减30万桶石油日出口量,直至2023年底。几乎同步,沙特也宣布将每日100万桶的石油减产措施延长至2023年年底。这比其每日1200万桶的最大产能低25%。
不过,市场对于沙特等方面的减产还是有一定的预期。早在今年4月初,沙特就宣布从5月开始至年底日均减产石油50万桶。两个月后,沙特在“欧佩克+”第35次部长级会议后再次宣布,7月沙特将日均额外减产100万桶,并随后多次延长。两次减产后,今年7月起沙特原油日均产量已减至900万桶左右。
而俄罗斯的减产除了经济层面的考虑之外,也是对欧盟“限价”的持续回应。
全球三大能源报告均看涨油价。高盛集团的报告先显示,OPEC+决定将自愿减产延长至年底,这给原油前景带来了看涨风险,这些举措反映了该集团“异常高的定价能力”。
国际能源署认为,2023年下半年全球原油市场将面临120万桶/日的赤字。即使沙特和俄罗斯在2024年初放松减产,石油库存也将严重枯竭。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页岩油的产量在今年8月下降至940万桶/天,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主要是石油储量丰富的二叠纪盆地的产量下降。
事实上,2022年7月以来,美国钻探原油的钻机数量以较慢的速度攀升,而此前已钻探但未完成的油井库存现在已基本用完。彼时,部分美国本土页岩油生产商表示,“目前劳动力和设备的有限供应 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步伐。”
与此同时,美国油气股的股价在当时处于创纪录高点,而页岩油企业已经飞速发展了十年,如今他们对股东关于利润的承诺已经超过了产量——已经在股票回购和股息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从而限制了他们无法再不惜代价增产。
美国方面曾多次呼吁能源商利用创纪录的利润增加供应,甚至还威胁要对页岩油暴利征税,但页岩油生产商们始终不为所动。部分媒体对此现象用了“宁死也不增产”来形容。
2022年11月,美国能源署(EIA)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美国2023年原油产量预计将为1231万桶/天,为连续第五次向下修正。
不过,页岩油生产商们最终在2023年还是听从了美国方面的号召。2023年7月,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测,今年美国的原油总产量将达到1261万桶/天,超过了2019年创下的1232万桶/天的纪录,并轻松超过了去年的1189万桶/天。
毫无疑问,美国原油产量的增产,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欧佩克维持低供应以提振油价的努力。
但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势头保持不了多久,因为美国原油供应已经见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2022年页岩油增长放缓的原因。首先是成本上升以及劳动力和设备供应有限是阻碍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迅速提高产量的一些问题。核心原因还是多数美国页岩油公司从关注增长和扩张转向更注重的资本纪律,并回报股东更多的现金。
换言之,假如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减持“宁死不增产”,那么高油价势必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直到欧佩克+或美国页岩油这两大势力的任何一方增产为止。
如果高油价持续,对于中国来讲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就是油价重回“9元时代”。
最新消息,9月18日,相关机构预计国内汽柴油上调360元/吨和345元/吨,折合每升92号上涨0.27元,95号上涨0.28元,柴油0号上涨0.29元。经过本轮调整后,国内部分地区95号汽油或将重返“9元时代”。
油价上涨势必会增加出行成本,对交通运输业等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对于新能源、煤化工、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来说却是利好。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有保障。而且我国的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码字不易,若您手机还有电,请帮忙点赞、转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