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导演闫非、彭大魔:我们也认为“沈马”合体,笑点就稳了!

闫非、彭大魔与沈腾、马丽的电影起点是2015年上映的《夏洛特烦恼》。

此后,沈腾、马丽正式从舞台转战大银幕,“沈马”成为中国内地最受欢迎喜剧组合;而闫非、彭大魔除了话剧导演之外,也多了青年电影导演的身份。2018年,二人推出第二部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该片以年度票房五强收官。

正在上映的喜剧电影《抓娃娃》是闫非、彭大魔的第四部大银幕导演作品,也是十年后,二人与沈腾、马丽再合作的第二部电影长片。影片依旧将故事背景设定在熟悉的“西虹市”,延续着四人擅长的爆笑喜剧风格。

闫非、彭大魔

看到社交平台上“‘沈马’合体,笑点就稳了”的网友评论,闫非、彭大魔深表赞同,“我们也认为稳了”,用他们的话说,“中国最擅长喜剧表演的两位演员,让我们感到非常踏实。”

与“沈马”十年后大银幕的再次合作,导演二人给出了“超预期”的评价,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和孩子的情感戏”表现。闫非、彭大魔感慨道:“十年间,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和稳定的家庭,这种经历会帮助他们对父母角色更加准确的塑造。希望我们下一个十年,还能保持合作。”

《抓娃娃》的笑点、“包袱”的密集度超出了许多观众的预期,有媒体在《抓娃娃》放映厅做了个统计:一场放映下来,观众一共笑了101次!

谈及影片的创作过程,闫非、彭大魔介绍,影片喜感部分是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诞生的。创作上,二人没有明确的分工,基本属于完全同步,只是在创作时对某一桥段,谁感受更加深刻,则由谁先执笔完成,再一起讨论修改。但无论如何,笑点的设定都要遵守“在故事结构和人物设定中制造喜感”的原则。看到观众对影片的反映,二人表示“很欣慰”,并称希望《抓娃娃》成为他们的又一部代表作。

喜剧外壳之下,《抓娃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现代社会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闫非、彭大魔透露,他们的孩子都是在十年前拍摄《夏洛特烦恼》时出生的,《抓娃娃》中,父母教育孩子的心态和方法融入了他们这十年来亲自“抓娃娃”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作为父母,他们希望,“孩子在争取独立成长的空间和人生选择时,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作为导演,他们更想劝诫当下那些“鸡娃”的父母:“把握好对孩子人生规划和影响成长的尺度,不能以爱之名完全束缚和绑架。”

截至发稿,上映10天的电影《抓娃娃》票房已超18亿元,暂居2024暑期档冠军。

01

“沈马”合体,笑点稳了

《中国电影报》:《抓娃娃》是您二位继《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之后执导的第三部长片,也是与沈腾、马丽10年后大银幕再合作,这部影片与前两部电影有内在关联吗?

闫非、彭大魔:《抓娃娃》的故事与人物设定非常适合沈腾、马丽,而且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与喜爱,与《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最大的关联是,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西虹市这个充满幸福感的城市。

《中国电影报》:有网友说“‘沈马’合体笑点就稳了”,二位导演怎么看?

闫非、彭大魔:我们也认为稳了,中国最擅长喜剧表演的两位演员让我们感到非常踏实。

《中国电影报》:《抓娃娃》的海报上,沈腾、马丽回首的造型很有喜感,这个造型当初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闫非、彭大魔:这个造型来自片中父母出门回望孩子的动作,大家认为喜感、“偷感”十足,就应用到海报上了。

《中国电影报》:二位与沈腾、马丽已经是老朋友了,但是现场有没有哪场戏的拍摄效果,还是大大超出了二位导演的预期?

闫非、彭大魔:在父母和孩子的情感戏中,大大的超过了预期。

《中国电影报》:《夏洛特烦恼》上映10年后,与“沈马”再合作,二位导演有哪些新的感受?

闫非、彭大魔:十年间,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和稳定的家庭,这种经历会帮助他们对父母角色更加准确的塑造。十年后,我们还能在一起保持默契的合作,这是极为不易和令人感动的,非常感谢腾哥和丽姐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我们下一个十年,还能保持合作。

《中国电影报》:二位导演给这次的“沈马组合”打多少分?

闫非、彭大魔:满分。

《中国电影报》:《夏洛特烦恼》是二位30岁时的代表作,《抓娃娃》会成为二位40岁的代表作吗?

闫非、彭大魔:我们的孩子是随着十年前《夏洛特烦恼》的拍摄出生的,电影中父母教育孩子的心态和方法也是我们这十年亲自“抓娃娃”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希望《抓娃娃》会成为代表作,但我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还有更优秀的作品带给大家。目前看到绝大多数观众很喜欢《抓娃娃》,我们的心情很愉悦。

02

不能以爱之名,“绑架”孩子

《中国电影报》:《抓娃娃》拍摄过程中,哪场戏最难拍?

闫非、彭大魔:奶奶葬礼的戏最难拍,因为涉及人员调度和演员情感表达是最丰富的,整个拍摄过程当中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都很顺利。

《中国电影报》:为什么一定要让李老师扮演的奶奶假死?

闫非、彭大魔:李老师假死是马成钢弥补李老师身份暴露危机的应急处置办法。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抹去李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功能。

《中国电影报》:电影中,设置“练废了”的马大俊这个角色,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闫非、彭大魔:“大号练废”是培养“小号”继承家业的动机,这是整个故事发展的起因。

《中国电影报》:马继业高考考了705的高分,选择去读体育大学,而没有选择去所有人的期望——清北大学。为何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在旁人看来略显可惜的结局?

闫非、彭大魔:我们也认为这样很可惜,最初设定的故事结局是开放性的,考上体育大学是我们以一种玩笑的方式来体现他的一种人生选择,也许马继业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结局,我们非常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

《中国电影报》:电影里有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包袱,比如沈腾、马丽、萨日娜三个人看书,实际上书里夹着手机等。二位曾说,写剧本很慢,有时候为了一句台词能推敲一天。《抓娃娃》电影中的笑点、包袱是否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纠结的创作过程?

闫非、彭大魔:对于影片喜感部分的创作并没有痛苦和纠结,反而是一直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创作的。这些笑点创作过程中,我们遵循尽量在故事结构和人物设定中制造喜感的原则。目前看到观众对影片呈现的数据,很欣慰。

《中国电影报》:创作过程中,二位如何分工?

闫非、彭大魔:基本属于完全同步和一致的工作,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只是在创作时对某一桥段,谁感受更加深刻,则由谁先执笔完成,再一起讨论修改。

《中国电影报》:如果让二位对现在的家长说一些话,二位想说什么?

闫非、彭大魔:我们认为,片中马成钢夫妇对孩子的望子成龙心切,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心态,是很容易引起父母观众和孩子观众两类群体的共鸣,父母与孩子对彼此人生相互影响的关系,很难定义孰是孰非。一方面,孩子在争取独立成长的空间和人生选择时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把握好对孩子人生规划和影响成长的尺度,不能以爱之名完全束缚和绑架。

03

想尝试一下悬疑片

《中国电影报》:《抓娃娃》的故事仍然发生在观众熟悉的西虹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满满的西虹市回忆,比如秋雅路、西虹大翔足球队。未来,二位还会继续拍发生在“西虹市”里的故事吗?

闫非、彭大魔:会的。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构思,也许还会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相关吧。

《中国电影报》:考虑过打造一个“西虹市”IP宇宙吗?

闫非、彭大魔:最初只是想把好玩的故事放在一个充满幸福感的城市,通过不断的故事积累,就自然形成了“西虹市IP”,未来,我们会尝试把这个宇宙打造得更加丰富有趣。

《中国电影报》:接下来二位有哪些拍摄计划?还会继续找“沈马组合”来演吗?

闫非、彭大魔:目前还没有明确计划,应该是喜剧,如果角色合适会继续争取和腾哥、丽姐的合作。

《中国电影报》:二位有考虑过尝试一下其他类型的电影创作吗?

闫非、彭大魔:有考虑过,悬疑片、剧情片都想尝试。

《中国电影报》:请二位导演用一句话向观众推荐一下电影《抓娃娃》。

闫非、彭大魔:西虹市是一个不断发生很多奇妙故事并充满幸福感的城市,希望《抓娃娃》这部喜剧电影,能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带给观众们轻松和幸福的清爽感受。来电影院和我们一起快乐的“抓娃娃”吧!

文/杜思梦

编辑/谭 宇

责编/杜思梦

CONTACT US

转载授权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