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荣泰指治水逐步展现成效 目前仍是防汛期「多一份准备少一份灾害」
行政院会后记者会。(摘自行政院直播)
上月凯米台风对部分地区带来致灾性雨量,行政院长卓荣泰今(22日)主持行政院会听取各部会系统性治水报告。卓荣泰肯定历年治水计划逐步展现成效,而目前仍是防汛期,多一份准备就能少一份灾害,也请专案小组汇整各县市受损受灾,掌握列管各项工程与补助计划有无确实执行。
会后卓荣泰裁示,凯米虽降下致灾性超大豪雨,但在历年治水计划及前瞻计划下,以降低淹水范围与程度,显示中央与地方治水逐步展现成效,未来仍须系统性检讨,持续加强改善。目前治水工作由各部会依主管权责分头进行,也有跨部会整合协调机,为因应极端气候加剧带来影响,也请各部会务必加强合作,进行通盘检讨及整体规划,并修正相关计划,研议提出系统性治水作为,强化气候调适能力。
卓荣泰表示,现阶段多数地方政府河川排水及保护标准仍低,行政院将协助地方治水,目前仍是防汛期,多一份准备就能少一份灾害,全力降低水灾冲击,为民众打造宜居安居家园,凯米发生至今约一个月,请专案小组汇整各县市受损受灾,掌握列管各项工程与补助计划有无确实执行。
水利署长赖建信指出,本次凯米台风期间于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及屏东地区虽皆发生极端降雨量,但淹水面积较少,且退水更加快速。
经济部报告以嘉义县掌潭村为例指出,本次东石雨量站24小时最大累积雨量为441毫米,经过建设掌潭过沟抽水站后,未有淹水灾情;台南市中华医大周遭地区完成三爷溪系统性治理后,仁德雨量站24小时最大累积雨量为345毫米,超过2019年0813豪雨,而本次未有淹水灾情。
另外经济部表示,政策面将加强承洪韧性及流域调适,全面提升软体及硬体的抗洪韧性,法规面将检讨出流管制门槛,希望课予开发单位应有责任。
为因应台湾未来面对极端降雨的治水策进作为,行政院已筹备「水及流域永续推动小组」跨部会整合,经济部也研拟下一阶段治水计划,融入流域系统性治理,并包含迳流分担、出流管制、在地滞洪、第二道防线、村落围堤及非对称治理等措施,持续协助地方政府提升国土韧性。未来将搭配AI浪潮强化科技防灾技术,使未来治水管理工作将更为完善。
对此,卓荣泰表示,应妥善评估成效,地点与做法,与当地沟通取得共识再推动。
农业部长陈骏季说明,针对凯米台风后之新生崩塌地判释计2155处,共1067.4公顷。林地、山坡地整治自2017年迄今完成崩塌地处理面积1265公顷、控制土砂生产量7411万立方公尺、抑制土砂下移量3597万立方公尺。
农田排水整治2017年迄今改善农田排水渠道162.6公里、改善农田水利构造物107座、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区1万0016公顷;水产养殖排水整治2017年迄今完成改善水产养殖排水系统8912公尺、保护公告养殖生产区及鱼塭集中区1074公顷。
卓荣泰指示,农业部定期办理清疏,维持水道顺畅,落实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工作物健全。
内政部长刘世芳表示,雨水下水道系统为都市主要防洪排水设施,截至去年底全国雨水下水道建设总长逾5767公里;另因应气候变迁影响,中央与地方持续推动防洪设施改善、定期维护下水道、抽水站及滞洪池,同时盘点都市可运用的滞洪、入渗、贮留、阻洪等资源以分担排水系统负荷,采取采取工程及非工程的都市治水减灾策略,打造具防灾、韧性的海绵城市。
刘世芳指出,内政部自2006年起推动治水计划,截至目前中央挹注地方政府约338.76亿元,完成全国新建雨水下水道近550公里及清淤625公里、新建及更新抽水站69座,还有滞洪池26座等成果,尚在建设中的滞洪池有5座,预计明年底可全数完工。
刘世芳表示,行政院将编列5000万经费支持地方政府办理凯米台风灾后雨水下水道疏濬清淤工作,另内政部也会就受损设施灾后复建及下水道系统改善等给予地方政府必要协助。
刘世芳最后表示,为因应极端气候加剧,2022年起透过「都市总合治水建设计划」,透过都市地区的公园、绿地、广场、操场、停车场、运动场、建筑物等空间,进行滞洪空间整体性规划,除现行已完成的1403站雨水下水道水位监测站外,预计至2026年底前可再完成517站,配合网路灾情通报系统,能有效掌握防汛重要资讯,有助于即时研拟防灾因应对策,以达成流域整体治理与提升都市防灾防洪韧性之目标。
卓荣泰表示,短延时强降雨往往造成都会地区道路积淹水,指示内政部就易淹水点加强检视下水道系统是否顺畅,并针对感潮地区淹水情况全力协助地方政府完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