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福州多元异国历史 来西林小筑咖啡厅歇脚

来源:or旅读中国

福州近代的繁荣, 是在道光22年( 西元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从清代多年来的闭关政策中开放,一跃而升成了重要的国际茶叶输出大港,而福州城里最能见证当年风华的区域,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领事使馆区──仓山区。

仓山区位于闽江的南台岛,隔着一弯江水与鼓楼区对望,前者五口通商后随着洋人进驻,城市景观别于传统;后者则有福州闻名的闽式建筑三坊七巷

福建师大校舍 走进中国最早女子大学

首先从上三路转近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有一座山丘上的宏伟校舍,是由美国教会卫理公会于1908 年创办的女子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大学,为福建师大的前身之一。建筑坐南朝北,由三座楼组成,西式建筑结构,结合中式的歇山式屋顶。

山里 新式建筑林徽因也倾心

原本大户人家的大门花窗装设彩绘玻璃,从里面看竟成梦幻的玫瑰色。

福建师大对面,位于上三路北侧的小巷康山里,行人不多,偶尔有几辆自行车经过,漫步其间,白色围墙和红砖建筑之间带着一丝惬意。

仔细一看,这个小区是以众多融合西洋、南洋风格民国建筑群构成的,原本的花园里挂满了居民正在晾晒的衣服,社区中处处充满生活的痕迹。

民国17年(1928年),康山里兴建了一批带有独立花园的单元式公寓,多为2、3层楼砖木结构,住户以商人与传教士为主,留存至今的爱庐、可园、以园、梦园等,今则为一般民居。

马厂街 瞻仰国民政府主席老家

▲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故居

再往前走,到马厂街上又是一系列的洋房,如忠庐拓庐硕园、鼎庐等。忠庐以其灰色砖墙墙面有别于附近的红砖建筑,引起大家的注意。

原来这座格局独立完整、环境清幽的三层楼宅院建于民国21年(1932年),文革以前,先总统蒋公与夫人宋美龄女士的英文秘书,曾在此暂居十年时光。

现在这栋房子仍是独门独户,不禁令人想像屋主住在这么气派的房子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同样气派的独户三层楼洋楼,还有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故居「林森公馆」,于二〇年代福建省建设厅厅长亲自筹建,林森的晚年便在此度过。

德园 遭拆迁的德国公使公馆池志海对历史建筑的兴趣,启蒙于福建师大美术系上的几位老师,如艺术史学者王鸿等人。王鸿老师对老房子的研究和保护相当积极,当建于19世纪末的前德国驻华公使公馆「德园」

于2006年准备拆除时, 他在现场举办《告别福州》展览,呼吁保护德园,希望政府和附近居民更加了解这些建筑的文化价值,当时德国文化基金会甚至表示愿意出钱购买、修缮保护德园。

如今德园及在原址旁的「宇德园遭拆迁的德国公使公馆4园」皆已拆除(宇园为同盟会创始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战友程拱宸故居)。

西林小筑 到维多利亚风格咖啡厅歇脚

▲裱框的「西林小筑」四字是从建筑西侧残存的门额上拓印下来的!

复园路走到底,转一个弯,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英式别墅「西林小复园路走到底,转一个弯,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英式别墅「西林小后来曾作为工厂使用,有些房间门前还留有「技术部」、「生产部」的牌子,相当有特色。

▲西林小筑窗台旁的角落。

推开大厅左侧的水绿色房门,则是一间朴实的咖啡厅,聚集了喜欢咖啡、喜欢老房子的人,他们在这里种花、养鱼,用温暖的旧家具与老物件妆点,让这个房间摇身一变成了文艺场所,喜欢老建筑的同好,常常在仓山区漫步以后来到这里休憩,享受透过美丽窗棂洒落的阳光。

鲁贻图书馆 老图书馆带有欧洲风经过公园路上的俄国领事馆振庐等建筑后,是立新路底的鲁贻图书馆。这座外墙颜色清新的屋子建于民国33年(1944年),为一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近代建筑,前半部为一层楼、后半部为两层。

图书馆当初是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秘书黄展云(字鲁贻)所创设。文革期间,被占用作为仓山邮电局,后来维修,转为仓山烟台画院和仓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办公室。

法国驻福州领事馆 法国诗人百年前的家

▲正待修缮的石厝教堂

乐群路上的红色窗棂屋子,是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外交官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 在19世纪初任法国驻福州领事,兼任西班牙、葡萄牙驻福州领事时的居所,后来为美孚洋行租用,也曾作为仓前天主堂

法国驻福州领事馆的主楼为砖砌的两层楼建筑,左右7间,进深6间,有地下室。各大房都砌着英式壁炉,但从屋外看烟囱已毁。屋内中央为厅堂,上为露台。

厨房及佣人房另在西侧,有木廊与主楼相连。领事馆斜对面为美丽的圣约翰堂(St. John's Church),俗称石厝教堂,这座教堂于咸丰11年(1861年)落成,由当时福州的英国侨民募款,且获得英国领事馆支援,委任外籍工程师设计。圣约翰堂的特殊之处,在于当时的使用对象多是英国侨民,因此建筑形式、命名方式等都沿袭西式风俗。

泛船浦天主堂 教友占福州一半信徒

▲泛船浦天主堂内部。

福州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自汉朝开始,先后建六次城垣,由北向南扩展,北方以屏山为障,南有于山、乌山相对峙,并以当时的南街(如今的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对称的坊巷,其中南后街一带的「三坊七巷」从西晋末年即开始建设。

唐朝安史之乱时,因福州平地多又有河流,避难南迁的一支便因环境宜人而在此落脚打造新家园,中原的精致文化因而随之引进福建,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街坊逐渐成形,亦为之后的数百年福州文化注入活水泉源

稍远的闽江旁,则另有一座历史同样悠久,而建筑则更雄伟华美的教堂──圣多明我会福州主教座堂(Saint Dominic'sCathedral),又名泛船浦天主堂。这座福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如今仍使用中,且拥有上万名教友,竟占福州天主教徒一半。

鸦片战争后,竞相登陆福州的各国洋行,多选址在泛船浦,很快地,泛船浦一带形成了繁华的街区。泛船浦原名番船浦,是明末清初洋商船的停靠地,近代才渐以谐音改写为泛船浦,福州俗谚中还有「泛船浦内看番船」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