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重拳出击:5大典型案例曝光,财务造假"零容忍"时代来临

财务造假行为一直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顽疾,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诚信体系。2024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1、投资者诉昌某股份公司、东某证券公司、大某会计师事务所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2、投资者诉中某某股份公司、招某证券公司、瑞某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案;3、厦门某会计师事务所、陈某亮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4、林某国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5、丁某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释放企业刑事合规改革效能助推诉源治理。高法原文链接: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35961.html),彰显了司法机关对此类行为"零容忍"的坚定态度。这些案例涉及上市公司、挂牌公司财务审计高管、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师等多个主体,全方位展现了打击财务造假的司法审判逻辑和规则。

立体追责:刑事、民事、行政三管齐下

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突出了对财务造假行为的立体追责体系。通过刑事、民事和行政三种手段并重,形成了全方位的打击网络。这种多维度的追责机制不仅能够惩治已发生的违法行为,还能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有效遏制潜在的财务造假企图。同时,这种立体追责体系也体现了司法机关在打击财务造假方面的决心和能力,财务造假5次出现在案例中,凸显了其在整个追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预防为先:推进企业刑事合规改革

除了严厉打击已发生的财务造假行为,最高人民法院还积极推进企业刑事合规改革,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这一举措旨在从源头上预防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透明度。这种预防性措施不仅能够降低财务造假的发生率,还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优化整体营商环境。在案例中,财务造假被5次提及,充分说明了预防措施在整个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举措,最高人民法院展现了打击财务造假的坚定决心和全面部署。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还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在"零容忍"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警惕,严格遵守财务规范,为构建诚信、透明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金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