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济南之围(2/4)

1262年,5月15日,芒种5日,济南府。

“混账,无耻!这些诽谤朝廷的小报是哪里来的?陛下重文士、行汉法,如何是蛮夷了?!”

史天泽气愤地吼叫着,顺手把一张印满了字的纸摔到了地上。

这张纸大小和《江南新闻》发行的二版特刊相仿,实际上就是同号的纸,文字也是活字印刷的宋体字,排版方式也几乎一致,油墨味道都差不多,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是来自东海人的手笔。

不过上面印的却不是什么新闻,而是来自于前“衍圣公”孔之全的一篇檄文,不知道是哪位文豪捉刀的,声情并茂地控诉了蒙鞑在北地的倒行逆施之行,号召天下儒生共反之,后面还罗列了一堆蒙军在北方的屠杀行为作为佐证。

呃,严格来说,这倒真不算冤枉了他们,虽说现在忽必烈有心汉化,但他的叔伯兄弟们这样的事可真做了不少吧?史天泽身为蒙古重臣,自然能看出其中十有七八是真的,但越是如此,他越是感到头疼,有什么诽谤能比用真话诽谤更严重呢?也是因此,当初他见到这种“悖逆文字”后大惊失色,立刻命部下大举出动收缴上来。只不过当时这小报已经传播很广了,即使是乡间地头也能看见几份,收了一大堆,也不知道还剩多少在民间私藏着。

他旁边的姜彧摇了摇头,走过去把这张纸捡了起来,倒没有看正面的檄文,而是翻到了反面,读道:“《哭郎中》。一人有一妻二妾,杀死后妻妾绕尸而哭。妻抚其首,曰:‘我的郎头呀!’次捏其足,曰:‘我的郎脚呀!’又次者无可哭附,只得握其〇物而哭曰‘我的郎中啊!’……哈哈哈。”读完,他先忍不住笑了出来。

“胡闹!”史天泽仍然一副死了娘的表情,“如此粗俗的段子,也好意思印于文字之上?”

史天泽前半生不读书,四十岁才开始读《资治通鉴》,但很快领悟到前人智慧的妙用,对文字是很尊重的,自然看不惯这样的荤段子。嗯,这份小报正面很严肃地印着檄文和罪证,北面却全是些笑话和小故事一类的东西,多半带点颜色,是份不错的厕所读物。

姜彧抖着这份小报,仍然带着微笑说道:“这帮子人确实也是有些奇思的。说实在的,这济南府承平数十年,有几人是真在乎什么华夷之辨的?若只是发这么一篇檄文,恐怕愿意读的就没几人,但如今在后面附了这些粗俗笑话,肯定就有不少人愿意传着看的,传来传去,就连着前面的檄文也传开了!”

史天泽有些生气:“既然如此,就更不能放任这些东西胡说八道了!”

姜彧摇了摇头,说道:“丞相息怒,无须过于担忧。这些文字功夫只是末节,若是我们拿不下济南,被赶回了河北,那么民众自然就会信了。反之,只要我们夺回济南,携威南下,收复淮北胶东诸地,那么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总之,值此之时,济南战事才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他这么一说,史天泽也反应了过来,是啊,蒙古人的天下这么大地盘不都是一点点打出来的?之前说屠城就屠城也没什么人不服啊,反而因屠城的威胁而臣服的城池可不少,倒是从没听说过有“慕王化”来投的。

史天泽想了想,说道:“文卿所言有理,确实军事才是正事……如今李逆困守城中,我军即将合围,不过东西两边各有主帅,调度不便,文卿去那边做个信使如何?”

益都军水师生变之后,蒙军控制了清河航段,开始大举渡河,很快就逼到了济南城附近,不过这时候,蒙军出现了一小点指挥上的问题。

一开始,忽必烈指派的讨逆军主帅是亲王合必赤,他带领了大量河北、蒙古和中央武卫军的兵力南下。但是后来这支部队攻势受阻,忽必烈又派了史天泽过来救火,统领已经到达战场上的各支军队,自然也包括合必赤在内。但这就有问题了,虽然理论上史天泽的指挥级别比合必赤高,但他真敢去指挥这个真蒙古大王吗?

史天泽毕竟是识时务重大局的能臣,没去搞什么争权夺利的幺蛾子,而是与合必赤简单交流之后,将主力分为了东西两军。东军包括合必赤带来的河北诸军,还有滨棣的韩世安、张宏等部,由合必赤统制;西军包括了从河南来的史枢等部和各支水军,还有东平的地头蛇严忠范部,由史天泽统制。看起来相当平衡。

此外,军政事务也做了分配。军事上的大事,主要听合必赤的意见,而转运粮草、招抚官吏民兵等琐碎的政事则由史天泽负责。嗯,还好,现在济南战场上蒙军的兵力占了绝对优势,各部一齐往前推过去就行了,所以没什么军务大事,绝大部分事务都体现在后勤方面的细节上了。

蒙军现在的军制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不管是蒙古本部还是汉地,大部分兵力都是由部族酋长或者世侯自募自练自养的,只是要尽军事义务服从中央调动罢了。现在挤在济南府的十多万大军,就是若干部不同世侯带领的私兵拼凑而成的。

这样的兵制,能够最大程度地压榨出控制区的潜力,自然也会有指挥不畅甚至分裂的风险。不过忽必烈政权仍然处于上升期,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到现在也就出了一个李璮罢了。说起来,宋朝理论上都是朝廷军队,但实际上面临的军阀化问题也未必不比他更严峻。

这样一支来源复杂的大军,是几乎不可能做出什么精妙的战略操作的,只能大致把目标发下去,让各将领自行发挥去吧。这倒不一定算缺点,让将领自我发挥总比上面瞎指挥强多了。

只是不管如何,各部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史天泽用了这姜彧一阵子,觉得此人颇能领会自己的意图,派去东军中做个联络官应当正好。

姜彧也不谦虚,拱手行礼说道:“敢不从命!”

史天泽对他的态度很满意,点点头,说道:“很好,今日东军要动兵,路上危险,你也无须即刻动身。先收拾一下,三日后东平那边该有批粮草运过来,你一道押运过去便好了。唉,说起来,今年东夷贼猖獗,东平那边夏税减的厉害,严万户都被商人逼债了,也真是凄惨……”

……

当前的济南城是北宋时始建的,历经宋、伪齐、金朝和张家的建设,城防极为完善,已经可以称为“天下坚城”了。城墙周长约十二里,将大明湖整个包了进去,湖水位于城北部,几乎占了城内四分之一的面积,在用地之上可谓奢侈,但也导致了城北边几乎不可能攻拔,即使攻进来了,面对一片大湖也没什么意义。

济南是天下闻名的泉城,西南有趵突泉泉群,东南有黑虎泉,城内外还有其他大大小小不少泉眼,为护城的东西两支泺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再加上城墙就是依河而建,导致了攻城方不可能像攻取其他城池那样通过在上游填河来阻断河水,只能想法渡过河水再攻城。

这城墙也不是光秃秃的四方墙,而是随处都有外凸的敌台和高耸的角楼,又有部分地段借地势向内凹了进去,城东西南三门还修建有瓮城。敌人不管攻哪里,都会受到多角度的打击。

说实话,这样完备的城防,任何一个将领看了都要头皮发麻,当初李璮要不是趁了城内空虚的良机发动突袭,是绝对不可能攻占的。后世朱棣靖难,在这个济南城下也吃了个大亏。

而如今,就轮到蒙军来撞这个已经被益都军准备完全的坚城了。

……

“威武!”

城东齐川门外,一支身着黑衣的部队正举着盾牌,抬着登城梯,整齐地从一座石桥上经过,试图对东门展开一次进攻。

这支黑衣部队队形严整,有强军气象,是颇有来头的。该军正如其衣着,号为“黑军”,由已故上将军石抹也先创立,现在由其孙库禄满率领,是蒙军序列中的一支著名部队。

说起来,这石抹也先可是金末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祖上是辽朝奚族人,石抹氏,汉姓为“萧”,“也先”是草原民族的常见名字,意为“平安”,所以他也可被称为“萧平安”。奚族是辽朝的后族,与契丹人共辽之天下,自然也与灭亡了辽朝的女真人不共戴天。这石抹一族,在辽亡之后就誓不仕金,实际上也确实很好地贯彻了这个誓言。当年石抹也先武艺超绝,颇有勇名,金朝曾经想启用他作为奚部长,但他宁愿躲进深山也不接受这个职位。

与金人深仇大恨,那自然与金人之敌蒙古人就有共同利益了。在蒙古入侵金朝的时候,“萧平安”石抹也先就主动投靠了他们,并且为蒙古帝国的征伐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中有颇为传奇的一段。当初蒙军进攻金朝东京辽阳府,石抹也先率少量精骑截杀了当时临时来赴任的东京留守,然后也是胆大,直接就带着新留守的文书官印大大咧咧进了辽阳城,自称新任留守,结果还真把里面的一众官员唬住了。于是他就在里面胡搞瞎搞撤掉了城防,等到大军一到,直接无血开城,瞬间给蒙军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这阶段,石抹也先还只是“猛士”一类的角色,直到后来有一个汉地世侯张鲸谋乱,石抹也先将他截杀后,收编了张鲸私蓄的强兵一万二千人,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他的势力“黑军”,此后南征北战,打下了赫赫威名,才成为一名大将。

不过统军之后,石抹也先仍然保持着勇猛的特色,后来在攻蠡州时身先士卒登城,结果被砲石砸中而死,年仅四十一岁,也是可惜。之后黑军传到了他的儿子查剌手里,不过查剌也是个短命的,现在又由第三代库禄满继承了这支军队。如今朝廷征讨李逆,黑军也当仁不让地来到了济南城下。

第521章 光明 上第392章 银行业第152章 世事无常(第三更)第336章 奇货一点感言第475章 逐客第361章 冒险者协会后14章 新战场第141章 漫长的等待过后是宿命的相遇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为……第243章 技术验证船 三第322章 开幕第600章 进击的滕国 二第356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349章 郁葱山第173章 田顷法(补上加更)第580章 黑龙江上 七 哈州第873章 逆十字军 二第570章 火车第320章 间章第356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第887章 成都会战 下第453章 另一个世界:古里第658章 燎原旅馆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577章 黑龙江上 四 煤(九月快乐,求月票!)第58章 骑兵第16章 募工第498章 关原第93章 弹如雨下第546章 坤甸第540章 上海后16章 至暗时刻第351章 是我们这边的第198章 这次我来做初一(感谢dsfdfdf的打赏,加更2/2)第24章 崂山道士第355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下后9章 新南洋第256章 大巡礼 九 铁路第366章 入关第202章 海州湾海战 下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结局)第474章 国使第184章 育马第134章 寒风将至第722章 小试牛刀第504章 此岸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773章 决议:重建华夏!第610章 李氏朝鲜 七第83章 新的建设 一 造纸厂(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割肉加更)第286章 天下又双叒叕震动了第632章 铁血强宋 五 泛海而来(加更)第51章 城阳工业区 下第630章 铁血强宋 三 马政(加更)第70章 对日贸易 二 谢国明(第七更)第595章 宁阳模式 上第834章 热那亚的崛起 六 加莱塞后25章 破门第834章 热那亚的崛起 六 加莱塞第142章 不动如山第256章 大巡礼 九 铁路第69章 对日贸易 一 贸易逆差(第六更)第508章 投资第437章 南下:真腊第75章 狮吼炮第694章 一日城后20章 决战海角天涯 上第247章 教育事业第905章 乱后4章 土木堡之变第77章 即墨商路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596章 宁阳模式 下第226章 蜀人第44章 透视画法与糖第62章 北地贸易 三第307章 北伐第587章 乃颜第246章 新财政 三第774章 第一把火:铁路网第279章 突袭平滦第708章 中游防线后18章 抢冬第576章 黑龙江上 三 真·陨星第698章 陷阱第472章 妖僧第260章 传媒 下第48章 开拓队第355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下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37章 渤海沿岸第849章 凿空 五 怛逻斯第325章 交易第672章 天无二日第471章 东隅岛第386章 烈焰级第404章 真正的进步 上第104章 战时经济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