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一份为期十年的停战

1272年,7月30日,大马士革。

月初的霍姆斯大战胜利后,伊尔联军没有乘胜追击,因为他们是吃过教训的。

十年前,蒙马双方在这附近打响了第一场霍姆斯战役。当时的蒙军主将怯的不花以为马穆鲁克战败,率军贸然冲进了前方的山谷之中,结果对方只是诈败,反打了一个埋伏,转败为胜,怯的不花也当场被俘,导致了后续的一连串失败。

后来伊尔汗国将这个教训铭刻于心,指挥这次作战的图答温等人当然不会重蹈覆辙,取胜之后没有冒进,而是收拾好战场后,步步为营,一步步向南推进过去。

而拜伯尔斯带领本部马穆鲁克向南撤离到了黑门山一带,依托地形和要塞重整队伍、组织防御。

整个七月份,两军就在黑门山周边展开了争夺。对于伊尔联军来说,如果夺下这个战略要地,他们就能顺势夺取名城大马士革,并且与阿卡城的耶路撒冷王国残余力量连成一片,从而取得更丰厚的战果和战略上的优势。反过来说,联军的胜利就是马穆鲁克的大失败,因此他们咬牙坚持在了这里,阻止敌人前进。

然而,情况不乐观啊!

月初的大战中,拜伯尔斯没有预料到榴霰弹的威力(实际上他在军略上做到最好了,只不过遭遇了不该出现的怪胎),导致陆续损失了将近四千名极为珍贵的马穆鲁克。如此夸张的损失别说对于马穆鲁克是不可想象的,就是在历史上的骑兵战中都极为罕见。这一下子就使得他们元气大伤,从原本的优势转为了极为被动的劣势。

这还没完,如果仅此而已,那么凭借黑门山周围的防御体系,他们还是能把联军给拦下来的。但是之前火炮大出了风头之后,联军也不再把它们藏着掖着了,而是积极使用,这就对旧式的防御体系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轰轰……”

大马士革东北的一处山口,拜伯尔斯正面色凝重地看着下方堡垒外的战斗。

这座小堡本来修建得极为完善,不但有高大的石墙,塔楼角堡悬户之类的辅助设施也一应俱全。但是,现在在联军的火炮轰击之下,高大而脆弱的塔顶、城墙上用来下射的木质悬楼和投石机等等被逐渐击毁。如果失去了这些辅助设施,只剩四面光秃秃的城墙,那么防御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想攻下来就很容易了。

虽然周边还有数座类似的小堡,但与这座一样,沦陷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它们沦陷,那么从东北方进入大马士革的大门便会向联军打开,这不但会使马穆鲁克丧失一个重要的税源地,也会使得黑门山防线的侧翼受到威胁,令局面有崩盘的危险……

可拜伯尔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现在他手头的兵力捉襟见肘,大部分真马穆鲁克被牵制在黑门山防线,而本土的兵力又要看住苏伊士的东海人无法调来支援,这边就只能坚守了。

拜伯尔斯叹了一口气,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

他叫来一名之前被俘虏的蒙古千户,对他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帅,我可以让出大马士革,让他派使者过来,我们两国议和吧!”

……

8月11日,苏伊士港。

江级驱逐舰“印度河号”正通过古运河航道,前往苏伊士北边的“大苦湖”。

印度河号是配发给西洋公司的最新型江级之一,主要特点是加装了一套海水端面冷凝装置,通过引入海水循环来冷却蒸汽机排放出的废蒸汽,从而可以在海上大量获取珍贵的淡水。

这套装置虽然有用,但占据了不小的舱位,还要在水线下开通海阀,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大部分有充足淡水补给的海军防区意义不大,可西洋公司经常要前往干旱的沙漠地区,它就显得格外有价值,所以首先吃了这个螃蟹。当然,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艘船既然出现在了这里,那便说明苏伊士港已经被西洋公司拿下了。

苏伊士港,红海最北端的港口,也是离地中海最近的红海港口,在后世以苏伊士运河而闻名天下,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咽喉地带之一。

真正的苏伊士运河要等到19世纪才开通,但这绝不是个新想法。

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全世界大多数文明尚在襁褓期的时候,埃及人就有过开挖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的想法了。这条运河并非后世的南北向海水运河,而是自西向东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淡水运河,但同样有重大价值。

这个想法在公元前五百年被征服了埃及的波斯帝国实现,此后,沧海桑田,各大帝国来了又走,这条运河也时断时续。

到了现在,古运河的主体部分已经被泥沙淤积,但仍残留着一些痕迹,比如说从红海到大苦湖的沿海河段尚存。货物在苏伊士港从海船上卸下后,可由小船运输至大苦湖北岸,再转陆路运输到尼罗河流域,如此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陆路行程。

实际上,从大苦湖北岸到地中海,也就只有八十余公里了。

显而易见,这条转运路线的成本要比漫长的叙利亚商路低得多,自然也就意味着商业上具有重大价值,甚至大到足以把苏伊士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建设成重要的商业城市。

当然,叙利亚商路周边经济更发达,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论及总体贸易规模,波斯湾航线还是要比红海航线大得多。

可是,西洋公司能从波斯湾航线中获取贸易利润和过路费双重利益,在红海却一重也没有,所以当然会对这里特别关注,等到阿八哈提出了海路进攻的要求,他们不假思索便答应了。

今年初,西洋公司调集兵力,占领了东非的阿思里港作为中转基地。

阿思里港位于东非的哈丰角,在后世是个干旱少人的地区,但这个时代气候稍微湿润一些,有地表水,又有哈丰长堤这个显著的地标,所以发展成了东非商路上一个重要的港口。

实际上,高川本来更倾向于控扼红海入口的吉布提地区,但实地考察后发现那里实在是过于干旱,几乎没有人烟,不是个设立基地的好地方,所以退而求其次取走了阿思里。其实这里也不错,占领该港后,西洋公司不但获得了一个通向红海的前线基地,还有了进一步向黑非洲扩展的可能性。东非出产象牙、珍珠、香料、优质木材、黑奴等高价商品,在这个时代也是相当有价值的贸易区了。

他们在阿思里经营了几个月,摸清了红海的情况,最终在六月底大举出动,一举攻占了苏伊士这个重要港口——其实也没什么好吹嘘的,埃及水军在红海一侧只有一批缉私用的桨帆船,根本就不是装备了强力舰炮的烈焰级的对手,灵活性也被江级吊打,陆上守军更是没什么警惕性,所以攻下城来简直太轻松不过了。

但后来的守城倒是可圈可点。西洋公司派来的“红海行动团”有一千二百人,是以印度人为主的步骑炮俱全的部队。他们不困守苏伊士这座破城,反倒出城野战,以方阵为墙,以龙牙炮为拳头,以轻骑兵为牙齿,击溃了数量更多的闻名天下的马穆鲁克。

要是卡拉温能如实把此战的情报向拜伯尔斯汇报,说不定能引起后者的重视,做出更稳妥的战术应对。但卡拉温被猛烈的火器吓傻了,将敌人的力量夸张地渲染成了魔法,反而让拜伯尔斯忽视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也是令人唏嘘啊。

不过打完这场守城战后,双方的关系反倒缓和了下来。

西洋公司无意继续向内陆进取,留守埃及的卡拉温也奉拜伯尔斯之命与他们和谈。谈不谈成另说,但总之后来双方非但没进一步开打,甚至还做起了生意——东海人带来的香料、瓷器、丝绸、东海工业品、热带木料、黑奴(从阿思里抢来的)等等都是在埃及很抢手的货物,而他们也需要从埃及商人那里购买粮食等补给品。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在军营旁边开起了集市,苏伊士港反倒比战前还繁荣了不少。

而到了这个月份,事情发生了进一步变化。

印度河号顶着烟柱,灵活地进入了大苦湖,然后驶到了湖北岸一处僻静的地方。

此地并非常规的贸易点,周围都是砂石没什么人烟,但是却出乎意料地有好几顶华丽的帐篷,还有大量精锐马穆鲁克在外护卫。

他们对这艘奇怪而气质优美的大船已经并非第一次见到了,并没有过度惊讶,稍一检查之后,便带着船上下来的左辛等一行西洋公司使者进入了营帐中。

左辛今天过来,是例行与马穆鲁克进行谈判的。之前双方已经扯皮过好几轮了,没什么进展,但也没什么风险。

不过今天出乎他的意料,接见他的人既不是之前的卡拉温将军也不是他的手下,而是一个约莫五十岁的独眼壮汉,见面之时正穿着一身紫色绸袍,由几名侍女扇着扇子乘凉。

经翻译介绍,这位竟是埃及现在的苏丹,刚从黎凡特战场归来的拜伯尔斯!

左辛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今天肯定会有些不一样了。

果不其然,拜伯尔斯很快挥退了侍者,与他随意交谈了几句之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阿八哈许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为他卖命?我可以出更多,过来为我效忠吧!”

这些君主还真是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效忠”,你们配么?

左辛心里吐槽,但毕竟人在屋檐下,只能尽量做出恭敬的表情,说道:“不瞒您说,价钱并不低。阿八哈汗将整个波斯湾口都封作了我们的领地,任凭我们在那里对商船收税。”

“什么?!”拜伯尔斯听了,大为吃惊。

他与阿八哈那种土包子不同,是清楚地知道商业的价值的,自然能理解波斯湾口的收税权意味着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阿八哈居然出得起这么多,难怪能雇佣到你们这样的魔法师。可是……”

他的独眼突然放出了精光,对左辛问道:“可是你们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为何甘于做蒙古人的走狗呢?”

左辛笑了一下,道:“此言差矣,我们可不是蒙古人的走狗。在遥远的中国,我们的本国可与蒙古人的本国打生打死呢。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这世界另一端的地方,为了获取利益,又怎么就不能与敌人联手了?”

拜伯尔斯听了沉默无语,他自己就深谙合纵连横之术,自然对此很能理解。不过,他很快又找到了另一种挑拨离间的手段:“哼,阿八哈肯给你们这么多好处,还不是因为有求于你们。而之所以有求于你们,是因为有我们这个强敌在,如果没有了我们,恐怕他们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你们了。”

左辛点了点头,这倒是没错。

看了他的神情,拜伯尔斯又继续说道:“所以,你们并不需要真的忠诚于阿八哈。你们与他的契约我不干涉,但与我签订一份额外的契约也并非不可吧?说吧,你们需要什么代价,才能为我提供协助?”

在前不久,拜伯尔斯正式与阿鲁浑签订了和议,承认了伊尔汗国对阿勒颇、霍姆斯等城的占领,并将大马士革也割让了出去,换取在实际控制线停战。

任谁都看得出,这次马穆鲁克遭遇了惨败,而蒙古人取得了丰厚的战果。而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的人才会知道,实际上马穆鲁克在常规战力上是有着更大的优势的,是因为伊尔联军拥有了意料之外的超规格火炮才改变了战局。

显然,这份和议换来的并不是有保证的和平,而只是一次为期数年的停战。消化了肥美的叙利亚地区之后,贪婪的蒙古人没几年就会再打过来,而在那之前,他必须积聚足够的力量进行抵抗乃至反击才行。

在兵源上,拜伯尔斯的马穆鲁克已经做到极致了,他现在急需的是对抗火炮的新战术和能对抗火炮的新武器,也就是自己的火炮。为此,他可以容忍让渡出一些利益去,而他所能交易的对象,也只有这些打到他门上来的东海人了。

左辛心中窃喜,这家伙虽然自傲,但其实很好说话的嘛,果然不愧是狮子王啊。

他略一斟酌,便答道:“直接出兵为您而战肯定是不行的,直接把我们的武器卖给你也不行,这会让阿八哈认为我们背叛了他。但是……我们可以向您出售全套技术,指导您的工匠自主制造火炮,您对外便说是您自行仿制的即可。”

拜伯尔斯的独眼突然瞪圆了。这可是太惊喜了,居然还能转移制造技术的?

不管什么年代,总会有些人急功近利,认为买不如租;但同样,也会存在一些有识之士,能发现真正的价值,懂得技术肯定比实物更重要。拜伯尔斯作为一代枭雄,自然属于后者,能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这对他显然是个巨大的诱惑。

但东海人这么慷慨,也不是掉进钱眼里了。现在东学西渐,火器技术传播到大食地区甚至再扩散欧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既然已经无法避免,那么还不如误导他们一下,通过手把手的传授,让他们走上锻铁后装子母炮这条歪路上去,而不是走更简单也更实用的前装长管炮路线。现在教给埃及人这套技术,就是误导的开始。

而且即使手把手地教,他们也不可能立刻就掌握,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里都会依赖东海技术、优质材料和工具,这是一条可持续的发财路啊。

拜伯尔斯不可能立刻领悟到这一点,但也知道东海人不会无缘无故白送好处,好东西必然也需要用好东西去换。他沉下脸来,问道:“很好。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左辛轻松地说道:“不是很多。转移技术会需要一些费用,但我保证一定是合理的。不过作为这次交易的前提条件,希望苏丹能允许我们在苏伊士港常驻贸易,并授权我们在红海打击海盗。”

拜伯尔斯嘴角抽搐了一下,果然,这些贪婪的家伙要的就是红海的贸易垄断!

但事到如今,他也没办法了,就算他不同意,可人家的大海船已经赖在红海了,他难道有足够的海军去驱离他们吗?

于是他咬牙答道:“可以!但是你们不能住在苏伊士城里,得把城市让出来,我在城南给你们划块地方,那里你们可以随意居住!打击海盗什么的你们随意,但是每年要给我上缴两万第纳尔的税赋,这笔钱可以用火炮技术或者实物来抵扣!”

左辛心里是乐开了花,能谈成这个条件,可是超出了当初谋划的最好的预期啊!他当即笑呵呵地行礼道:“苏丹英明,我们一定能合作愉快的!”

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103章 战时经济 一第852章 凿空 八 一往无前第587章 乃颜后3章 干涉第840章 入海第386章 烈焰级第385章 大战舰第514章 东海式炫富第215章 锻造第887章 成都会战 下第802章 暗流(加更)第192章 尖刀第536章 银行学第50章 城阳工业区 上第779章 讨战犯檄第5章 烧炭第879章 莫卧儿大元 上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757章 内乱第35章 登州与旅顺(百票加更)第827章 萨拉戈萨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219章 新泰县第525章 运马船第822章 村寨第499章 合战第282章 震怒第589章 当猎人变成猎物第141章 漫长的等待过后是宿命的相遇第178章 火炮设计第321章 大军齐汇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219章 新泰县第140章 分兵第303章 遭遇第674章 乱臣贼子与新的大义名分第243章 技术验证船 三第464章 回家:泰湖郡第777章 云中第518章 东海科举第436章 南下:要什么离岛第336章 奇货第717章 火线救援第476章 鲑鱼杯帆船赛第286章 天下又双叒叕震动了第409章 陨星第652章 高达就是用来抢的第643章 安条克复仇军第196章 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第785章 詹先生第396章 交替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269章 天下震动第414章 东进:林衍第576章 黑龙江上 三 真·陨星第125章 招安还是自立第151章 黎明之战 四(第二更)第244章 新财政 一第441章 南洋战略第434章 南下:贸易第66章 李璮(第三更)第389章 海军改制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251章 大巡礼 四 狮牙炮(干脆一起更了)第863章 东地中海第392章 银行业第558章 沙漠风暴 六 大典第388章 艺术品般的船……和价格第565章 垄断是不好的第688章 贾似道的奋斗第417章 东进:瀛山岛第302章 反击(感谢淮中为了晚明注高v的打赏,加更1/2)第243章 技术验证船 三第839章 前浪第675章 从中央王朝到民族国家后5章 荣光不再第387章 露天甲板第560章 沙漠风暴 八 一舰当千第79章 试炮第685章 都好起来了 三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137章 远程通信 下第372章 兄弟阋墙第821章 征战第517章 南望第340章 舰炮支援第464章 回家:泰湖郡第280章 登陆第610章 李氏朝鲜 七第8章 圆第202章 海州湾海战 下第36章 金州与“辽人”第480章 老朋友第358章 忽必烈的忧郁第443章 另一个世界:罗卫第58章 骑兵第669章 临安事变 十一 星雨第724章 第三野战旅第584章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