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后方紧吃(加更2/2)

1272年,10月24日,宋国,淮南西路,庐州。

庐州梁县西部,一处被人唤作牛家村的地方,一名中年男子在族人的簇拥之下,提起了勇气,朝一帮吏员和士兵喝问道:“你们凭什么占我的地?”

这帮人正拿着一堆棍棒和绳子,在田间丈量尺寸。其中一名刘姓小吏听到他的质问,哼笑了一声,走了出来,大大咧咧地说道:“少废话,这里是朝廷的公田,你家占了数十年,都赚得盆满钵满了。现在不让你把之前的都吐出来,还给了你赎买钱,已经算朝廷开恩了,现在还不识抬举,是想进大牢吗?”

男子气愤地掏出一叠钞票:“现在关钞都百不兑一了,你们却当实数用,这哪里是赎买?这是明抢啊!”

朝廷推行《公田法》,将民田收作公田,名义上并未强抢,而是赎买。不过这赎买却不是给真金白银,而是给的会子,而会子肆意加印,终于发生了恶性通胀。于是,贾似道又推行了《经界法》,以新钞票“关子”替换旧会子。这一招后世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都玩过,可想而知,源头上不解决滥印的问题,再怎么替换数字都没用,关子自然从诞生的一开始就走在了贬值的不归路上。但这不妨碍掌握了真理的官吏们凭此巧取豪夺。

刘吏不屑地哼了一声:“怎么了,钞面上都印了,一贯关子当一贯钱用,你们自己贱卖了,关朝廷什么事?好了,莫要再干涉公务,不然就真把你抓走了!”

正说着,两个穿着绯色战服的新军就走了上来,往刘吏旁边一站,虚握腰间的钢刀,恶狠狠地瞪着男子。

男子被他们气势所慑,不敢再说话了,只得走回人群中,与族人一起唉声叹气了起来。

公田法的风波,并非第一次烧到这个牛家村。不过庐州是江淮之间的军事要地,一向有大军驻扎,牛氏一族在军中有人,家乡蒙其庇佑,一直没什么事。但是到了今年,这种好运戛然而止了。

朝廷在安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和牛家村没什么关系,但在军事成功之前,陈宜中在两广取得了更大的政治上的成功。他凭借新军的卓越实力,整编了地方兵力,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清洗了反对势力,从而将公田法的进度在当地大大推进了。

对于这个成功经验,贾似道非常愉悦,决定在其他地方如法炮制。于是,军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军事重地庐州就成了他的第一批目标了。

贾党足足调了十将新军过来,首先用《打算法》查验当地军头的贪腐行为,自然是一查一个准,然后便顺理成章地撤职、整编,再然后就开始清查公田了。

若是换了十年前,这种搞法说不得就得闹出兵变来,当年的刘整就是这么给逼反的。但现在局势已经完全不同,朝廷赢下安南之后威望大涨,又有新军压阵,大部分军头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了。

牛家村也正是因为这次行动,失却了庇护,只能任人宰割了。

……

11月22日,临安,后乐园。

“说吧,是什么事?”

贾似道见陈宜中走进来,开门见山地问道。

他现在心情不错,因为刚刚看过一份淮南西路的清田报告,到上月底已经清出了上千万亩的公田,成绩喜人。只要这样的势头保持下去,几年之后,朝廷便可用度无虞了。

当然,现在还是有虞的,陈宜中这次带来的就是一个会加重财政负担的坏消息:“安南那边来报,说陈逆残党活动猖獗,上个月甚至劫了一批军资,请求朝廷再加派兵力和物资支援。”

不过,这个消息虽坏,陈宜中脸上却一副轻松的表情,甚至还略有笑意。贾似道听了,也只是轻轻点头道:“哦,知道了。那便拟个章程吧。”

如果让安南前线的将士看到他们的表情,肯定就又得大骂贪官奸相了。如果心思细密的,还得怀疑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导致上面不知道前线是个什么状况,只能在后方胡作非为。但实际上,贾似道对前线面临的困境一清二楚,可他并不非常在意。

一来,他并不真正认为陈氏有翻盘的可能,眼前的局面虽麻烦,但也只是麻烦而已。二来,他非常满意于安南胜利给他带来的声势,若是公然承认受困,那不是打了自己的脸吗?三来嘛,安南那边不断出麻烦,朝廷才好源源不断地将物资送过去,公田法给朝廷带来了不少收入,不就正好能用在这里了吗?

而海路那么漫长,六七成的物资在途中“漂没”,岂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谢过太师!”陈宜中得了应许,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贾似道把此事交给他经手,不就是默许他从中腾挪了吗?这好处可是大大的啊。

他又拍了一顿马屁,刚要离开,突然想起一事,说道:“太师,刚才我在外面看到文宋瑞了,要我唤他进来吗?”

贾似道皱起了眉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用管他,那小子三天两头说公田的事,有甚好见的?就让他在外面喝茶吧!”

……

12月7日,息州(后世河南信阳息县)。

大宋蔡国公,功勋卓著的名将,高达,正注视着息州城南滔滔的淮水。

十年前,宋世祖大封天下,高达因防守襄阳、鄂州两次盖世功劳,被封为蔡国公,出镇大别山北的信阳军、息州、光州,并对尚处于蒙古人控制下的蔡州有理论上的控制权。这么一来,高达便登上了武将的巅峰,获得了永镇一地世袭罔替的殊荣。

但实际上,他却是被操办此事的贾似道坑了,因为他的地盘很显然是几个藩国里战略形势最差的。

他这三州之地看上去不小,而且都是适宜耕种的平原地带,但也正是因此才不易防守,只有一条淮河可以挡一下蒙军,一旦被突破,剩下的地方就只能任凭蒙古铁骑肆虐了。而从历史经验来看,淮河西段并不难突破,北方外敌有着多次轻易渡淮南下的经历。所以,一旦南北再次开战,蔡国这块地盘可谓首当其冲,贾似道把他丢在这里,显然就是当作炮灰用的。

所以,这十年来,高达在封地可谓提心吊胆、刻苦经营,就为了当那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能抵抗足够的时间,好把家小转移出去。

但是,这么一年年地经营着,他却逐渐发现形势起了变化——战争始终未打起来,但是大宋一方好像越来越强了。东海军在外面把别人吊着打不用说,夏贵都敢主动进取了,而且最令人震惊的是居然连朝廷都能练出一支强悍的新军,在安南大显神威。

相比之下,早年间气势汹汹的蒙元现在却萎靡了下来,一副任人欺凌的样子——这可真是变天了啊!

于是高达的心气也高了起来,想着搞点事情了。

现在的淮水之上,一队队的士兵正通过河上的浮桥,从南岸行进到北岸,旁边还有单独的渡船将火炮和马匹运输过来。

与其他势力一样,蔡国公也编练了一支使用火器的新军,装备情况由于有范本在,和别人大同小异。但他对兵源颇为自傲——蔡国背后的大别山区中有大量骁勇山民,花费不大的代价就能雇来,这使得他的新军成为了诸国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支。现在这支新军从相对安全的南岸调到了与蒙元接壤的北岸,显然是要有所动作了。

“大人,”高达之子高林仍然有所疑虑,“我们取了新蔡、正阳的话,可就没有回头路了。别的不说,我们这可算是擅开边衅了,如此轻慢朝廷,就算大胜,上面都未必会给我们好颜色看。”

没错,这次高达的目标便是息州北方的新蔡、正阳二城。这两个城池与淮水北岸的息州城形成了一个边长百里的三角形,在敌便成包夹之势,在我则是犄角之势。若是把此二城夺了过来,三城可相互支援,形成淮水防线的前方壁垒,对于改善蔡国的战略形势很有帮助。

但是,他们的行动可以说是偷袭,既没有知会朝廷和友军,也没有向元国宣战,一旦事情出了纰漏,必然会给自己造成很大麻烦。

所以,此行也不是没有反对声音的,不过蔡国之中高达的威望比剩下所有人加起来都大,一旦他下了决心,那就只能照做了。而他又雷厉风行,等到军队都动员起来了,还有不少人都没搞清楚情况呢,就连亲儿子高林都一头雾水的。

高林之前在淮安操持家族生意,被一封模棱两可的信唤了回来,刚刚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也难怪瞻前顾后了。

高达冷冷地摇了摇头:“哼,贾师宪此人欺软怕硬,你看他刚灭了安南,就又开始在民间肆意侵夺,如此猖狂,若是我们不拿出点实力来,说不定哪天就打算到我们头上了。你也不需担心,此时我已经派人去临安报信了,说鞑军扰边,我军击退敌军后追击。不管朝廷怎么回应,等他们收到信,我们早已把两城拿下了,只要有这个由头在,他们也没法说什么,只能认了。”

高林还是感觉不太靠谱,又问道:“可是,就算拿下了这两城,东边也还要受颍州万户的威胁,不是得不偿失吗?”

拿下两城后,虽然有了更大的战略空间,但是也增大了防守区域,使得北、西、东三面受敌,其中北面是本来就要受的无所谓,西边多山也问题不大,唯独东边颍州方向是个问题。

颍州位于颍水流域,是南北对峙的前线,元国在当地安置了一个万户。本来直面他们的是淮南方向的朝廷军马,可要是蔡军往前一冲,就要接过他们的压力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高达神秘地一笑,挥手招了一个亲兵过来,“去把李立业叫来。”

“李立业?”高林对这个名字有些耳生,老爸麾下不记得有这么个人物啊,“此人是?”

高达答道:“他原先是淮南人,因不堪朝廷侵夺,携家小投奔了过来……这事也不少了,不算什么,但他在颍州有点亲戚关系,这就很有意思了。”

公田法变本加厉之后,不少没有关系的富户开始出逃,其中大部分人去了东海国,但也有些就近逃亡其他藩国的,蔡国也收容了一些。高家对此自然是欢迎的——纳税人谁不欢迎呢?而这个李立业和淮河对面的颍州屯田总管李珣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因此就被高达很好地利用了起来。

不久后,李立业就蹭蹭地上了城墙,在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高达面前,行礼道:“在下李立业,见过蔡国公。”

高达见了他,态度很是和善,先是问候了两句家人,然后提起了正事:“颍州那边,你联络得如何了?”

李立业先瞅了周围两眼,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李总管已经应诺了,说是只要新蔡炮声一响,他便举事响应。不过颍州局势复杂,若有反复,还请国公出兵相助。”

高达心中不屑,但面色仍然热情:“没问题,你再去告诉李总管,只要他举了旗,我一定竭力照应,事后也会向朝廷举荐他,让他加官进爵。”

李立业得了承诺,匆匆下城去了。

等他走后,高达对高林说道:“现在知道了吧?颍州李珣也是个有能耐的,早有归正之心,只要事成,他便可遮护我们的右翼,无需过度忧虑军事了。”

“是这样啊。”高林惊讶过后,又表现出了怀疑,“可是,颍州是蒙元要地,李珣真有本事拿下?这其中莫不会有诈吧?”

高达摆摆手:“我们突出了难受,你以为李珣在颍州就好受了?夹在我们和宿、淮之间,说不得哪天就给合围了。再加上前几年东海人那边闹得凶,他们那些汉军都人心惶惶,想找个出路再正常不过了。男人别那么瞻前顾后扭扭捏捏的,当断则断,不然机会都白白溜走了。现在又是大争之世了,只要你实力够强,那么就算他们本来有心耍诈,也会乖乖听话,否则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早晚会被别人吃干抹净的!”

第83章 新的建设 一 造纸厂(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割肉加更)第584章 北上第535章 农贸市场第449章 另一个世界:解放罗卫(七月快乐,求月票:)第415章 东进:仁川第197章 这东海国我们认了!(感谢dsfdfdf的打赏,加更1/2)第307章 北伐第867章 米哈伊尔八世第233章 胆大包天第490章 恶党后8章 战场 二第447章 另一个世界:血色旗语第880章 莫卧儿大元 下第570章 火车第259章 传媒 上后19章 大海第479章 钱之病(再加一更)第561章 沙漠风暴 九 悲喜交加,祸福相倚第801章 求和第735章 敌后第583章 东进还是南下第879章 莫卧儿大元 上后22章  追击英格兰号第306章 东海号,再出发!第174章 土地与人后5章 荣光不再第701章 纵队突击第675章 从中央王朝到民族国家第470章 东洋景 下第432章 南下:温州第772章 四、政体为……第380章 阿里不哥卷土重来第283章 莱芜,莱芜!第419章 东进:白银贸易流第65章 星火级(第二更)第889章 汹涌第765章 围剿第826章 闯关第271章 护卫 下第311章 前卫战第787章 改土归流 上第93章 弹如雨下第797章 大难临头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397章 巨兽第644章 一份为期十年的停战第130章 行军第487章 乌合对乌合,大保原合战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为钱第761章 突破口第367章 神枪 上第900章 硬骨头第35章 登州与旅顺(百票加更)后21章 决战海角天涯 下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752章 会盟 一(加更)第713章 最后一战第596章 宁阳模式 下第425章 后勤第738章 最后的骑兵(加更)第693章 回回炮第355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下后22章  追击英格兰号第160章 新风(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第六次加更)第344章 救市第519章 伪原子论(加更1/2)第905章 乱第460章 另一个世界:霍尔木兹第344章 救市第277章 千里挺进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139章 初次交锋第262章 民营经济第498章 关原第556章 沙漠风暴 四 澳门第672章 天无二日第602章 进击的滕国 四第769章 一、拥有下列四座城市之一:……第400章 推恩第712章 蕲水防线第830章 热那亚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371章 爆炸弹第446章 另一个世界:罗卫陷落第123章 李庭芝第893章 出临安第327章 泰山之战 二 对阵第448章 另一个世界:瓜埠海战第861章 外部势力第280章 登陆第654章 礼崩乐坏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233章 胆大包天第267章 天命之地第206章 出卖 四第529章 驱逐舰 上第720章 收拾残局第49章 曲线第235章 劫郝经 下第247章 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