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凿空 三 碎叶郡,林檎城

华夏三年,8月6日,安西省,碎叶郡,林檎县。

天山山脉从东向西延伸,到中段后,又分出两条支脉,北脉向西北走去,中脉转向西南,两脉之间夹出了一处“V”字形的河谷地带,也就是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水汽积蓄,年降水量可达400-600mm,又有丰富的地表水,是干旱的西域地区中最亮眼的一抹绿色。因此,这处河谷也就成为了西域最大的农业区和人口聚居区,诞生了一连串大小城市。其中,最大的阿力麻里城人口众多、工商业汇聚,是东西商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是西域的重镇。察合台汗国建立后一度以它为首都,直到成了战争前线才依依不舍地西撤,但此后此城并没真的遭遇兵灾,直到今日依然繁华。

真金西迁后,也正是盘踞在这阿力麻里收取税赋、经营自己的军队。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今年,华夏人决定正式收回这处肥美的土地,设立碎叶郡,阿力麻里也改称林檎县。

“林檎”即苹果。“阿力麻”本意苹果,“里”指城池,阿力麻里也就是“苹果城”的意思。当初蒙古宰相耶律楚材路过阿力麻里,曾记述道:“西人目林檎曰阿力麻里,附郭皆林檎园,故以名。”

林檎城是个山城,位于天山北脉的南坡之上,城区面积广大,其中又分了上下两部分,统治阶级居住在上城区,而平民和商旅住在下城区。上城区依山而建,屋舍多用石材,造型不一;而下城区颇富唐风,城墙四四方方较为规整,城内划成一个个小方块的坊区,一看就是受东方影响而修建的。城区两侧有两条河顺山势而下,在城南汇聚,既为城中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生活用水,也成为了天然的护城河。城外,果园遍布了两侧的山坡,而在下方的平原中,大片的农田向南一直铺展开来。

松关南口距林檎城不远,太和旅和移民们在关城停驻了一晚,今日就抵达了林檎城下,在一处空地中停驻下来。

如今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红红绿绿的果子挂在树上,可谓漫山飘香,煞是喜人。

“不要随便摘果子!”周安宁鼻子嗅了嗅,然后大吼着对部下和移民们下令道,制止了他们蠢蠢欲动的手。

他顺着山路,看向山城周围的大块平原和果林,赞叹道:“这么多苹果,难怪叫林檎城呢。”

林檎城中居民众多,此时也有不少行人和田间劳作的民人注意到了这些陌生来客,驻足观望过来。而这些新来的夏人也不管他们,一边向城中派去使者,一边重整队形,将军民分离,再度将移民组成单独的队伍。

过了一阵子,城中有一名老道士在几名年轻人的搀扶下来到了营地附近,观望着,似乎想上前搭话,但见军中严谨有度,竟不知该如何开场,一时站在场边没动作。

哨兵见这几个人皆是汉人装束,就向上面报告了过去。周安宁闻讯赶来,也有些惊奇,上前询问道:“这位老道,来我们军中可是有事吗?”

不料,老道听了他的话,身子竟抖了起来,然后又强镇定下来,打了个稽首,道:“出家人远避红尘,没想到今日见了家乡人,竟也乱了心境,失仪,失仪了,让居士见笑了。”

周安宁听了道士的话,更加惊奇了,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听到了乡音——周安宁是山东莱阳人,没想到在万里之外遇到的这个老道,口音竟和他差不多!

他惊奇地对老道做了个揖,问道:“老先生,难道您也是山东出身?”

老道布满皱纹的脸上淡淡一笑,双手朝东方轻轻一抱,道:“贫道杜德芳,本是山东栖霞人,当年在长春真人殿下做一小道童,随他西来觐见成吉思汗,又随师兄留在这阿力麻里讲道。算一算,再过三年,就满一个甲子了。也是有缘,时隔这么多年,还能见到家乡来客。”

周安宁一听,肃然起敬,道:“原来是杜老道,是丘真人的传承,万里传法,西出化胡,真是失敬了。”

“化胡?”杜德芳听到这个说法,有些意外。

据传,道家之祖老子李耳,曾在万年远渡西域,传道点化胡人,成为后来的佛教之祖。这个说法实际上是编造,但在杜德芳年轻时曾经相当盛行,道士们希望借此压佛教一头,主导蒙古控制区的思想界。但后来和尚们对此不服,与道士们打官司,一度闹到了当时的大汗蒙哥那边,蒙哥对“化胡”这个说法很不喜欢,就命令查禁相关经书,焚毁典籍。此后,蒙古人治下的道士们便对此噤若寒蝉,不再提此法了。

没想到,今天竟在这个陌生的老乡口里再听到这个词,杜德芳有些惊讶,有些怀念,但很快又释然。也是,华夏军是汉家人,自然不会避讳化胡这个说法。

他摇头笑道:“不过是修行而已。不说这个了,贵军入主中原,又万里迢迢来到西域,多半是意欲有所作为的。老道不才,好歹也在此地生活几十年了,愿为大军做个参谋。”

周安宁大喜,要是能在当地找到带路的,那简直事半功倍啊。同时他也对杜德芳的本职工作起了些兴趣,毕竟出发前培训的时候,重点强调了西域的思想领域,现在遇到一个专业人士,自然是个了解第一首信息的好机会。

他一边领着杜德芳等人往旅部方向走,一边问道:“听闻西域为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不知林檎城这边是什么情形?”

“林檎城?这是阿力麻里的汉名吗?唔,倒也贴切。如此这般……”

经杜德芳介绍,回、佛、景、道诸大教在林檎城周边皆有传播,其中佛教最盛,景教式微,道教不上不下。在丘处机抵达之前,林檎就有道教三坛,信众四百余人;后来丘处机取得了成吉思汗的信任,道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一度扩张到七坛数千弟子;再后来发展又陷入了瓶颈,如今只余六坛不足千人了。

虽说如此,周安宁听着也连连点头。虽只有不足千名信众,但都亲亲围绕在道坛周遭,只要取得了杜德芳等首领人物的认可,这些人便可引为己用。再加上他们的亲属和更多的浅信徒,圈出一个数千人的基本盘也未尝不可。有这些人,就能做出很多事了。

周安宁带他进入了旅部详谈,而另一边,而移民们已经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队伍重整后,太和旅留在原地,移民们跟着一个山地步兵营(另一个已经部署在了松关内外)向东南移动,于第二日抵达了林檎城东南的一处河谷间。

这处河谷中有一座小城,山地步兵营进驻了进去,修补围墙、架设天线、布置炮位,好一阵忙碌。此城新名曰“惠远”,与林檎和松关南口正成三角之势,可以相互支援。在更多兵力到来之前,两个山地步兵营将轮留在松关驻守和在惠远城休整,把守住这个东西门户。

而惠远城所在的这处河谷,也就将成为移民们的新家。他们将在此居住生活,种植农田养活自己,并为驻军提供粮食补给,同时驻军也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两者相互依靠,将这个惠远城建设成夏国在碎叶郡的一个真正的坚实据点。

当夜,当移民们按已经习惯的规矩将大车布置成车阵,又取出寝具、点燃篝火、埋锅造饭后,护卫们将他们召集一堂,宣布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就是这样,从此以后,你们就在这里常住入户,成为华夏国安西省碎叶郡林檎县惠远镇的正式居民,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护卫沧哑的嗓音在空中不断回荡,而空气却出奇的安静,甚至能听见篝火中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我们有家了?”沈元正仍然不敢置信。

这一路走来,走走停停,白天忍着风沙和颠簸乘车赶路,夜晚卷着毯子入眠,第二日天刚亮就又开始忙碌……这样的日子几个月来几乎占据了他们的生活的全部,护卫们不断许诺前面就是目的地,而目的地却始终不到,他们甚至以为下半辈子也会这么生活下去——然后就在今天,这样的生活竟戛然而止了!

从此往后,他们不需要再奔波了!

不需要抽签,不需要等待,这一片广阔而肥美的土地,从此以后就是他们的了!

旁边的黄标伸过手来,在沈元正的手臂上掐了一下,沈元正吃痛一叫,反拍了一巴掌,道:“干啥呢?”

黄标转过头来,露出一张茫然的大脸,又因沈元正拍的这一巴掌而逐渐有了神采,最终喜悦地大声叫了出来:“沈哥儿,咱们不是做梦!真的有家了!”

随着他这扯着嗓子的一声大喊,人群的静默被打破,开始有人出声说话,然后很快就如同炸锅了一样,相熟的移民间热切地讨论了起来,人声鼎沸。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原本整齐的队形开始散乱,护卫们也不去管他们,任由他们发泄情绪。移民们相互串着门,早已看对眼的男女们聚到一起,畅想着未来的生活。有人去向护卫们询问细节,有人唱起了歌,也有人喜悦过后,一股子心气完全释放,嚎啕大哭起来。

一时间,人生悲喜,尽皆汇聚在这狭小的车阵之中。

看着里面这混乱的样子,一名年轻护卫皱起眉头,在大车上跳了跳,来到另一名年长护卫身边,问道:“赵哥儿,他们这么闹,不管管吗?”

年长护卫摇了摇头:“你能管一时,还能管一辈子?从此往后,他们就要自己管自己了,该闹就闹吧,闹过之后就该收心了。”

年轻护卫撇了撇嘴,又看了看周围的土地,叹道:“唉,这大好熟地,都给了他们了,国公会也真是慈善。希望他们卖力耕耘,将来多交税赋吧。”

这片河谷中的土地并非荒野,而是已经耕耘过的熟地,移民们接手后不必辛苦操持,很快就能上手。而这熟地也并非凭空出现,原本是由一些葛逻禄人耕种的,不过前几年察合台汗改信了天方教,真金害怕境内的教徒为之内应,来到阿力麻里后就不断清除他们,这片土地就空了出来,如今正好便宜移民们了。

年长护卫笑道:“要不你也留下来?公民身份的话,可是能领四百亩呢。”

年轻护卫将目光从田地上收回来,猛摇头道:“谁要呢,这穷乡僻壤,地再多也没什么热闹。等这趟回去领了钱,我就去日照买房了,这些土地,还是让移民们耕种去吧,看他们乐呵的,也正得宜。”

“也是啊。”年长护卫笑了笑,又看向前方的移民们,盘算着,“总的来说,这一趟折损不多,还算顺利。以后规模可以再大一点,每年运个一千,等十年过后有了一万人,这碎叶郡就能自给自足了。即便再往后铁路通了,移民规模再大几倍,也能供养得起了。这么人滚人打滚下去,没几十年,这就是牢固的汉土了。”

年轻护卫看向西方,眼中充满了憧憬:“不光如此,以后还要向西,再向西。”

年长护卫想起了军容齐整的太和旅,笑道:“是啊,很快会的。说不定等我们回去,就能在报纸上看到他们的好消息了。”

第77章 即墨商路后22章  追击英格兰号第842章 西出阳关有故人第558章 沙漠风暴 六 大典后2章 两个世界第825章 麻烦第375章 刺王第336章 奇货第546章 坤甸第804章 哈密力第273章 将而必诛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469章 东洋景 上后22章  追击英格兰号第303章 遭遇第156章 朝贺 二(感谢林宇的打赏,第二次加更)第646章 两洋霸主第259章 传媒 上第618章 共克时坚 七 自力更生第475章 逐客第857章 凿空 十三 决战(祝大家2862年快乐!)第683章 都好起来了 一第835章 热那亚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声第502章 尘埃落定第718章 天诛第306章 东海号,再出发!第453章 另一个世界:古里第894章 内鬼第69章 对日贸易 一 贸易逆差(第六更)第347章 郭守敬第295章 失守第174章 土地与人第503章 1266日本锁国第703章 失守第587章 乃颜第645章 香港第540章 上海第21章 失败的板甲第135章 封冻!第449章 另一个世界:解放罗卫(七月快乐,求月票:)第541章 觉醒第645章 香港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第672章 天无二日第718章 天诛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196章 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后1章  落日第272章 出卖第401章 真正的立国第806章 引夏军出关 上后21章 决战海角天涯 下第507章 列车后25章 破门第900章 硬骨头第22章 武装力量第290章 亳州第188章 什么,东海国?这下玩大了啊!第785章 詹先生第353章 关门第690章 转进西南第879章 莫卧儿大元 上第752章 会盟 一(加更)第111章 外交攻势 下第506章 入境第624章 使者第894章 内鬼第469章 东洋景 上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259章 传媒 上第1章 倒霉的同学会第385章 大战舰第125章 招安还是自立第745章 一键通关第331章 泰山之战 六 骑对骑,铁浮屠重现江湖!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303章 遭遇第11章 阔马战役第788章 改土归流 下第225章 自由港第208章 功成归来第361章 冒险者协会第864章 海峡第443章 另一个世界:罗卫后26章 回到罗马第748章 黄河大决第732章 陷卢龙第402章 火器时代第134章 寒风将至第605章 李氏朝鲜 二第353章 关门第732章 陷卢龙第609章 李氏朝鲜 六第492章 恶党们正在沿淀川前进第201章 海州湾海战 中第415章 东进:仁川第113章 山河防线 二 攻而不占第768章   何去何从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