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出路

华夏四年,12月20日,信州(后世鹰潭-上饶)。

鄱阳湖周边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地形,湖水周围是平原,再周围被群山环绕,与外界交通不易,只有少数山间通道可与其余区域交流。其中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便是经鄱阳湖东南的信州、衢州走陆路向东,然后沿富春江水系一路通向临安。

反过来说,如果外敌占领了临安,那么顺着这条道路攻过来也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十月中局势的紧张程度升级后,中江军也就顺理成章在信州加强了防御,后来为了应对陈宜中的倒行逆施,文天祥又进一步往这个方向增派兵力。

无心插柳柳成荫,前不久夏国突然宣战进攻,信州一带提前布置的兵力就体现出了作用,万一临安方向的夏军打过来,不至于打个措手不及。

虽说,要是夏军真打过来的话,他们也未必能起多大作用,而夏军也确实没打过来。

“衢州暂时没有动静吗?还好……”

文天祥放下这份来自于东方探子的最新报告,又拿起一份刚从北边送来的战报看了起来。

之前夏国尚未宣战的时候,他曾谋划主动向临安发起进攻以解救皇室,因此就来了信州坐镇,现在战事一起,又直接在当地操持起了军务。

文氏幕府没有无线电,信报传递还是要靠传统的驿马,收到的并不是第一手消息,当文天祥打开这份战报的时候,看到还是昨日夏军在石钟山要塞外围掘壕的事情。

“总算是把夏军阻住了么?边将军做的不错。”文天祥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把这份战报交给了旁边的幕僚刘洙看。

刘洙看过后也露出微笑,继续把信传下去,然后稍一正色,说道:“不过,毕竟湖口是孤军苦守,不可久持。制置,我们是不是该派兵北上解围?之前为了解救临安,往东线调了十多个营过来,结果夏军从江上突袭,反倒用不上了,不如就调一批北上吧。”

文天祥刚要点头,又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

这时,另一名幕僚苗再成看完了报告,眉头一皱,看了看刘洙,又抬头看向文天祥,出声道:“制置,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文天祥略一点头:“尽管直言。”

苗再成便说道:“如今,虽说夏军被挡在湖口,然而从战报上来看,夏军掘壕稳步推进,我军却也止不住他们。如此下去,湖口即便能守又守得了多少时日?我们须得想想湖口被破时的对策了。”

刘洙回头看了看他,似乎是对他在获胜之时说些闹心事而有所不满:“湖口一旦被破,夏军战船便可纵横鄱阳湖,隆兴府等重镇必不可守,届时还能有什么对策?非得保万全,也就只能死守湖口不可,不然还不如直接拱手投诚算了!”

文天祥眉头一皱,出声道:“不可言投诚!”然后脸色又沉了下来。

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陈宜中的发难,实在是有不少人明着暗着地劝他干脆投了夏国算了。他自然不会肯,而且对这些言辞很是恼怒,有如逆鳞。

刘洙连忙对他致歉道:“是属下失言了。”

文天祥摆摆手,看向苗再成,问道:“若是湖口被破,我等可还有什么应对之策?”

苗再成转身走到东墙上挂着的一幅地图旁边,指着鄱阳湖的东南方说道:“临水而争,我军面对夏军万无力敌之法,若真有那一日,便只能入山了。”

东南方向便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极少平地,虽然临海,但从海上进入内陆大山也要费不少功夫。要是中江军躲进去,那夏军想对付他们可真不容易。

但反过来说,想在大山里面好好生活,长久坚持下去,同样不怎么容易。

刘洙听到这个提议,脸色更差了,幕府中人大多数都有家有业,怎能轻易抛下一切去山中困守?

他立刻驳斥道:“富地不守,撤去那穷乡僻壤,自损江山,那不等于未败而败?”

苗再成叹道:“可是,如今夏军气势如虹,想要保全大宋社稷,只能行此策了。”

“大宋社稷?”刘洙忍不住笑出声来,“可是官家都还在临……”

他说到一半,突然发现文天祥脸色大变,赶紧吓住不张口了。

文天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此事可是他当下的心头痛——虽说他自己坚持要为大宋尽忠,可是大宋皇帝根本就不在自己这边,甚至还被陈宜中逼迫着下诏宣布自己为叛逆呢!

忠君报国,忠君报国,连个君都没有,还报什么国?

一时间大堂中气氛凝重,刘苗两人都不敢说话。

文天祥站起身来,走到地图旁,盯着这份并不怎么精确但至少把几条入闽通道都标出来了的地图,仿佛要用目光把纸盯破一样。

他看了一会儿,突然表情缓和起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神也开始有光:“福建,外宗正司……对了!”

他一拍掌,坐回席中,声音高亢地说道:“是个出路,我们就去福建!”

“啊?”刘洙愣了,声音带点结巴地问道:“制置,为,为何啊?”

文天祥笑道:“福、泉有两个外宗正司在,多有宗室。据有福建,一旦临安有变,官家不幸,我等便可择忠孝宗室拥立之,社稷有继。”

刘洙长大了嘴巴,好一会儿才喃喃道:“原来如此。”

苗再成也说道:“确实是正道。”

文天祥摆了摆手:“就是这般。如今大军汇聚信州,正好可以向南,自分水关入闽。此外还有其余部队和家眷,可再走一路,从南边的梅岭入闽。数万人的大挪移,事务繁重,稍后你们就去把众幕僚召集起来,商议个章程出来,先走精兵,再走随员,又有谁谁殿后把守,云云。”

然后,他神情一变,黯然叹道:“湖口那边,也只能辛苦边将军多支持些时日了。”

刘洙和苗再成各叹一口气,起身告辞,准备研究这个撤退计划去了。

这个计划声势浩大,涉及的人员和物资流动极多,而且几乎要将过去的成果全部抛弃,在幕僚之中也争议巨大,不像是短时间能拿出个成果的样子。

可是没想到,就在一天后,又一份来自于湖口的急报抵达。信中的内容令诸人大惊失色——昨日还被牢牢堵在防线前的夏军突然大显神威,一连攻破三道防线,已经逼到山口附近了。这才让幕府真正认识到预想的失败并不遥远,将入闽作为生死存亡的要务抓了起来。

而时间甚至比他们最坏的预想还要紧迫。

12月22日,夏军夺取了石钟山要塞的后方山口。

12月24日,除夕,夏军攻入石钟山要塞,守将边居谊被擒。

12月25日,阴历新年的第一天,夏军的舰队便浩浩荡荡进入鄱阳湖,直逼隆兴府。所到之处,中江军皆非一合之敌。

急报如雪片般从各地飞到信州,文天祥的入闽决定也从空想越来越变成了当务之急,文氏幕府众人再也坐不住,匆匆安排军民向福建转移。

在派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入闽后,文天祥亲率一个约三千人的旅,入武夷山,经分水关进入了福建的崇安县。这一路上山路众多,险要处还有关隘,若是外人前来,不知得费多少功夫。所幸把守这条路仍是宋军,文天祥他们一路走来不但不用闯关,还能随时取得补给和向导,前进速度竟不慢。

崇安县中有崇阳溪流过,此水是闽江水系的一部分,在全境遍布山岭的福建,这条水系是难得的天然交通通路。文天祥等人顺水南下,经建宁府,抵达了闽中枢纽南剑州(南平)。

南剑州地处群山之中,外界难以接触,同时又有许多水路连接其它地方,不至于被完全困死。而且当地又有不少耕地和人口,可以倚为根基,所以文氏幕府便打算将其作为新的根据地重点经营。

文天祥抵达此地后,将大部分兵力留下来布置防务,又率领一营精兵沿闽江轻装东进,最终在新一年的1月21日抵达了福建重镇福州。

而此时,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了。

在江北,夏军四路齐出,尽取江北州县,所到之处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

在江南,夏军在镇江登陆,取了建康(南京),又与上海、临安的驻军配合,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开始,逐步收取江南的其它州县。在此之前,临安的小皇帝赵昰发布了退位诏书,要求治下子民无条件投降。江南早已被华夏国深度渗透,夏军拿着这份诏书去接收城池,当地人完全没什么抵抗意志,所到之处几乎传檄而定。

当然,赵宋传承这么多年,总归还是有一些忠臣义士的。不过,在之前临安内斗的时候,张世杰就率军在安吉州(湖州)打出了真正忠君爱国的旗号,忠臣义士早就汇聚到他旗下了,能留在各县组织抵抗的几乎没有。

也是因此,张世杰占据的安吉州成了夏军唯一的阻碍,不过也不是大阻碍。他在安吉州经营时间尚短,没法修建完备的工事,仅仅面对夏军的几个营就感觉到实力不支,开始向徽州撤退。而鄱阳湖一带已经被夏军控制,即便张世杰到了徽州,也只能继续向南,在山区之中躲避。

在长江中游,夏军也从武汉郡两路出击,一路向南攻略湖南,一路向东攻占了兴国军、蕲州等被中江军占据的要地。

到了现在,宋军几乎已经丧失了所有重点地区和军事设施。接下来,夏军所面对的与其说是军事问题,不如说是部队的行军问题了。

而在这个背景下,撤退到福建的文天祥成了真正的孤军,也成了赵宋最后的骨血……如果真能算“赵宋”的话。

第356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第574章 黑龙江上 一 骨嵬岛第493章 倒幕军越过了水无濑川第215章 锻造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35章 登州与旅顺(百票加更)第873章 逆十字军 二第241章 技术验证船 一第709章 龟船第162章 财政问题(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第八次加更)第215章 锻造第455章 另一个世界:威尼斯商人第876章 威尼斯第610章 李氏朝鲜 七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381章 重铸秩序第518章 东海科举第655章 童年的终结第507章 列车第361章 冒险者协会第46章 纵横号第866章 大赛马场第328章 泰山之战 三 炮对砲,火力制胜的新时代第62章 北地贸易 三第672章 天无二日第313章 大杀四方第262章 民营经济第765章 围剿第765章 围剿第499章 合战第510章 进城去第712章 蕲水防线第157章 测地术(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第三次加更)第549章 火油贸易第504章 此岸第753章 会盟 二第270章 护卫 上第285章 步步紧逼第604章 李氏朝鲜 一第157章 测地术(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第三次加更)第900章 硬骨头第263章 修车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379章 忽必烈的惊愕第896章 与你何干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525章 运马船第595章 宁阳模式 上第75章 狮吼炮第230章 战争之神第864章 海峡第356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第333章 泰山之战 八 山动第736章 步兵炮第304章 骑射无双!(感谢淮中为了晚明注高v的打赏,加更2/2)第109章 第二舰队第488章 后方第415章 东进:仁川第32章 战后发展第858章 凿空 十四 三千汉甲可灭国第62章 北地贸易 三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505章 大灯塔第250章 大巡礼 三 检阅(感谢林宇的打赏)第276章 重火力第774章 第一把火:铁路网第566章 通商 一第756章 大定府第415章 东进:仁川第621章 共克时坚 完 砥砺前行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258章 交易后25章 破门第504章 此岸第889章 汹涌第756章 大定府第677章 射雕计划 下第693章 回回炮第627章 事不过三第37章 渤海沿岸第879章 莫卧儿大元 上第303章 遭遇第317章 围城第872章 逆十字军 一第274章 征召!第666章 临安事变 八 昨日重现第148章 黎明之战 一第35章 登州与旅顺(百票加更)第802章 暗流(加更)第332章 泰山之战 七 进还是退?第889章 汹涌第624章 使者第365章 利刃第311章 前卫战第641章 雷神第497章 院政第32章 战后发展第667章 临安事变 九 转角第209章 京东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