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风光旧曾谙(3)鱼与蚌⑤

尼堪上身微微动了一下。

“这厮是在为成德开脱啊”

他陷入了沉默。

实际上,当下这样的情形,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身上,除了极少数极富涵养者,肯定是当场勃然大怒的,像李世民那样在魏征的逼迫下将自己的猎鹰揣在怀里活活捂死的是极为罕见的个例。

明显的,尼堪也是极富涵养者。

此时,所有的人头都伏在地上,连一向张狂的吕潜也不例外,但打十余岁起就与尼堪生死纠缠在一起的王文慧却敏锐地感觉到了尼堪身体轻微的抖动。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尼堪未置可否,因为此时李思恭过来了。

“好了,王文慧留下,剩下的人先回去吧”

就这样,处于爆发边缘的帝王之怒因为李思恭的到来消弭于无形。

李思恭很激动,他有时间没有见到皇帝了,算起来至少有五年了,作为大夏、大清之役的关键人物,李成梁的孙子、努尔哈赤的孙女婿,他在大夏国的发展轨迹倒是平稳得很,当然了,话又说回来,没有这两人的影响,以他的资质,就算五十一岁了,也做不到军团司令的高位。

“臣李思恭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同样五十一岁的尼堪一见李思恭那个神情,就知道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面色沉静但不乏剽悍,但剽悍中又带着一丝迟疑,这种迟疑若是放在普通人身上就会无限放大,成为“憨厚”的标志,但由于他长期从军的历练,让这种憨厚的底色少了许多,呈现出来的就是沉静,说好听的,那就是稳重。

此时,负责南京皇宫的太监全为国亲自端来了夜宵,尼堪将李思恭扶了起来,与王文慧、姬甲伟、孙秀宁一起吃起了夜宵。

吃完之后又享受了来自西湖龙井的浸润,此时钟鼓楼方向才传来一下钟鼓声。

凌晨一点到了。

“李思恭,你的家室还在沈阳?”

“不,陛下,已经迁到长春去了,长春城兴建后,微臣在长春担任过一段时间镇守使,并在那里买下了房舍,安了家,此后微臣东奔西走,但家室一直在长春,两个儿子资质平庸,一个进了吉林高等技工学校,眼下在鞍山铁坊做事,一个倒是进了梨树城骑兵学校,但能力一般,眼下还在安西做骑兵连长”

“很好”,尼堪点点头,“这样的家室才是大夏国应该有的家室模样,李思恭背景深厚,但他并没有利用自己在辽东的人脉将自己的儿女往官府塞,而是根据他们各自的出息顺应安排,这才是大夏国普通家室的模样啊”

“你刚才为何去城隍庙后面?”

“陛下,此城隍庙每年十月二十二日都会举行祀孤日大会,不过今年的人数确实有些多,既然官府没有阻止,这一段街面是微臣的防区,就不能不做好安定秩序的事务,城隍庙原本是前朝太祖所建,本是皇家的家庙,等闲人是不能随意靠近的”

“大夏入主之后这一切自然没有了,但此庙临近皇宫,终究不能闹得太大,若是正常打蘸发符,微臣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外面大殿里动静很小,后面却灯火通明,这怎么说都不像话,于是微臣就过去看个究竟”

“此时,原前朝北大营总管、甘肃总兵卜从善的侄子出来了,陛下,卜从善当时率领接近六万大军投降,为我国拿下南京城立下大功,此后他的部队虽然因为不堪用大多数解散了,他也没有接受我国枢密院提供的军职,而只是接受了一等侯的爵位便在南京城做起了富家翁”

“饶是如此,陛下恩泽深厚,还是让这些前朝的文武官员不在职的去各级衙门担任高级参议,这倒是他们想要的,不具体负责某事,但又知晓官府的大小事宜,这就为他们的经商提供了便利”

“这几年,卜从善的生意在南京,不不不,在整个江南都做的风生水起,实际上都是他这个侄子来打理的,他突然在今日出现在南京最大的城隍庙,说实话微臣也是有些奇怪,不过他说他的父母都是在这个日子死于流贼之乱,每年他都会捐献一笔钱财给城隍庙用来打蘸发符之用,由于排队领取符纸的人太多,他也只能在后院耐心等待,他带过来的人不少,晚上饿了便弄了一些饭食享用”

“人一多,就未免喧闹起来”

“你相信吗?”

“陛下,自然是不信的,微臣虽然只是内城军团司令,官府、市面上的事情基本不过问,但我的大营毕竟就在城隍庙附近,日常也会穿着便服到太平街买东西、吃饭等,多少也有一些耳闻,何况,当时后院还传出了女子的哭叫声……”

“陛下,您当时的辽阳军政学校对我等降将的培训微臣至今言犹在耳,丝毫不敢忘记,不过由于我国已经将以前的按察使司改成公安局,市面上的事务是由他们来负责的,就算有问题,也应该由他们来跟进,微臣不过是暂时维持当日的治安稳定而已,于是在得到那卜世仁,咳咳,卜从善的侄子叫卜世仁,得到他的承诺之后便离开了”

尼堪点点头,又看向姬甲伟。

姬甲伟说道:“陛下,首先微臣也是有罪的,原本是想着在江南的土地划分完成之后再对城市进行清理的,眼下属于江南的安徽、江苏两高官江以北的地区都梳理完毕了,正要对长江以南的地区下手,但涉及到半个安徽省、半个江西省、半个江苏省、一整个浙江省,涉及到的城市有几十个”

“以前,各省黑道人物多半聚集在南京、苏州、杭州、扬州、南昌、宁波等地,除了少数城市,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地头蛇占优,不过近几年来,原本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做大的几个城狐社鼠似乎有向周边城市扩展的趋势,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按察司在土地事务结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对他们采取行动,因为他们的头头脑脑在每年南京城的祀孤日都会聚在一起,这城隍庙就是他们聚会的地点”

“这里面的几个关键人物几乎都是以前从北京城退下来的,他们以前与皇室、亲贵、内官、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厂勾连甚深,本身也是皇亲国戚的边缘人物,在北京时他们织就的网络已经渗透到内、六部、卫所、漕运,几乎将整个明国官场重要人物都圈在里面”

尼堪暗忖:“这一点,明国却熟视无睹,认为很正常,他不灭亡才怪”

“在我国席卷江南之前,这些人通过与皇室、大太监的关系又将那一套恢复起来了,不过江南与北京不同,除了南京、苏州等要地,还有大量看起来不起眼实则不简单的城市,比如徽州、太平府、松江府、宁波府、常州府,等等,都不可小觑,这些地方多半是前朝退休大官的势力,由于几代经营,盘根错节,就来了以前的分守太监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有一次王大人南下时就与微臣谈起过此事”

尼堪接过了话茬,“你等就商量故意让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恶势力做大,等到一定程度再收网,就会事半功倍一些?”

此时,王文慧、姬甲伟两人赶紧跪下了。

王文慧说道:“确实如此,由于事情尚没有告一段落,何况那时微臣正好陪着陛下在美洲、欧洲、北非、安西一带,故此……”

尼堪说道:“那眼下的结果是……”

姬甲伟姬甲伟说道:“对于这些人送来的银票不瞒陛下,我等确实是故意收下的,并密令手下的人不得随意干涉彼等的运作,当然了,为了不露出破绽,也会隔三差五造成一些误会,但最终还是解决了,五年以来,我按察司累计收到彼等的银票接近五十万两,全部锁在衙门度支处的铁箱子里,分文未动”

“事情与我等料想的差不多,这两年,南京的势力逐渐扩张到了江西、安徽一带,苏州的势力则围绕太湖做大,杭州的势力几乎将宁波、金华、衢州以北的地方占据了”

“当然了,期间我等也提供了不少便利,肯定是暗地里的,不会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协助彼等,他们都是恶势力,他们之间的火并,也会让我等将来可能的收网减少一些阻力”

“他们手底下有多少人,这些年挣了多少钱,戕害了多少人,拐卖、强多了多少人口可有数?”

姬甲伟说道:“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自然知道,不过剩下的只有一个大概,这几年,只要走了大夏银行票据的,都在我司的掌握之中,五年下来,他们在煤炭、粮食、布料、运输、粪便上的业务总量至少在千万以上,其余的他们肯定是用现银往来的,目前尚不清楚细节”

尼堪笑道:“你等在他们内部就没有一个内应?这样的话如何将把他们一网打尽?”

姬甲伟说道:“自然是有的,但他们在内部的分工非常细,就算在南京城,他们的人分下去也只是负责一个坊区,同时,负责账务的都是长期跟着他们的自己人,故此……”

尼堪冷笑道:“你刚才所说的都是正常的生意往来,能有什么把柄落到你等手里?!孙秀宁”

孙秀宁又站了起来,他的手中又多了一张纸片。

“查南京近三年以卜世仁为首的团伙非法所得如下”

“其一,南京团伙控制应天府、镇江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广德府六府之地,除了粮食、煤炭、布料等物,彼等最大宗的生意就是木材、竹材、药材和当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彼等已经控制了黄山木材、竹材、药材外销量的三成,这些交易都是通过现银完成的,并没有在大夏银行兑换成银票和纸钞”

“但他们与其他的商家有生意往来,可从其他商家那里换来银票和纸钞,而由其他商家在大夏银行兑换成新的银票和纸钞,由于我国银行在得到银锭之后,除了查验其成色,并不过问其来历,这些人便完美地避免了按察司的查究”

“这还是较为正常的生意,虽然期间少不了胁迫和坑蒙拐骗,但大体上还是过得去的”

“三年了,这些业务累计交易量至少五百万两,特别是木材,江南地区的木材来源几乎都靠黄山和天目山,而他们就是其中的老大”

“其二,便是他们称之为偏门子、暗门子的业务,其中,各地的青楼酒肆他们至少占有三成,别的不说,就以南京为例,他们在几家有名的青楼,每三个月就会挂出新货上市的幌子,也就是说,每隔三个月他们至少有上百名年龄在十五岁以下的男女孩童出现在那里,南京最大,三个月一百名,一年就是五百名左右”

“其它地方自然没有南京大,但每府三十人还是有的,加起来就接近两百人,一年就是八百人,于是整个南京及其附近地区加起来就在一千五百名左右”

“这些人的收购价格都在一千两以上,加起来就是一百多万,这些孩童每年可为他们带来几倍的收益,这又是五百万以上”

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中)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六十九章 川藏决战(1)意兴阑珊第九十五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1)尾声③第八章 霜狼骑兵(4)第九章 奥尔莱部的回归(大力求各种票)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联盟(3)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联盟(3)第四十七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五:莫愁湖上的忧愁第五十七章 半岛之殇(9)尾声(上)第四十七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7)逆转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七章 额亦都与范德萨第四十三章 中东欧纪行之六:华沙的奏鸣交响第十九章 城楼上,城寨里第七章 蝴蝶效应(三)北境三少之风流倜傥王子云第三十四章 大对决(五)关宁铁骑VS西班牙大方阵第二十四章 外喀尔喀(一)由翁衮、逃户引发的战争第十五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三:扎波罗热(1)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⑩第十五章 范家商队的秘密(二)姬甲杰的秘密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十三章 霜狼骑兵(9)楔子第九十一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0)纳塔尔③第三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下)第四章 确实小觑了天下英雄第十九章 支奴干(六)牧仁的心思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凛凛冬日(6)雪止第三十七章 丛林法则杀杀杀第六章 南匈奴之辩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禅之四:第四手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龙决之十:大对决(2)第四十章 玄武青龙决之三:林茂春的救赎(下)第十一章 强行拉入心何忍第十四章 高贵自由的哥萨克,请用农民来换第五十八章 风光旧曾谙(1)哀叹者与觉醒者(中)第九十三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1)尾声①第五章 阿拉套之战(1)第七章 车臣汗(下)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龙决之七:嚣张的死神(3)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岁月静好第八章 双料家臣(三)乌斯克斯部落的斯兰第七十七章最后一战(2):飞跃图鲁噶尔特山第六十九章 爱达荷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员会(中)第三十八章 东方初晓(中)第八章 风云激荡,从甘肃开始(一)西宁卫,岌岌可危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3)新时代来临①第十章 东方已晓(四)两个孤独男人的对话(中)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记之二:我很难过第二十章 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上)第二十二章 乌尔赫特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1):阿亚古兹(上)第十一章 大夏监国(7)坎斯克盆地第十五章 朝鲜火绳枪VS索伦隧发枪第四十三章 关键一战第十一章 换了人间之二:降官们(3)明、清衰亡之辩(下)第八章 迁徙之战第十四章 风雪古道(下)第九章 亚速(下)第六章 双料家臣(一)柳川静云重返宇久岛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3)新时代来临③第三十六章 江淮风云(五)第二十章 夜叉国的消息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声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战(上)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国(2)第五十章 川藏风云(2)祸起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静静的图兰草原第五十二章 半岛之殇(8)东西方骑兵大战Ⅰ第六十一章 俄勒冈大草原(中)肯纳维克第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②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悬崖边,野牛、白马、内兹佩尔人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雾第二十八章 秘密协议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二十七章 孤星传之六:怛逻斯之战(5)第七十一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②第二十四章 罗察巴图尔和富察费扬阿第八十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珍珠港链(下)第七十七章 世纪谋划之八:穿梭在热带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队(中)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计”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五十一章 半岛之殇(7)瓦尔纳海战第二十七章 济州风云(中)济州海峡之战之一第五十七章 风光旧曾谙(1)哀叹者与觉醒者(上)第二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中)第二十二章 亢龙无悔(上)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盘大棋(下)第四十一章 冻狱之旅(2)乌厄连的真相(下)第三十五章 永远不要将你的背部留给敌人第二十二章 中东欧纪行之一:将行第二十九章 皮萨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四十四章 千里转场(1)从托木城到陈汤城(上)第十章 玉龙杰赤(中)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战第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②第九章 大夏监国(5)赤塔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