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声

等众人都上了船,王文慧却对着尼堪跪下了。

“大汗,建奴此次肯定是处心积虑,我军形势……堪忧,职部还是留下吧,

在岸边潜伏几日,等建奴撤走了,再四处搜寻流散的士兵,我军士兵袖口都有标牌,就算是死了寻着了也能或埋或烧……”

尼堪心里感动,赶紧将他扶起来。

“文慧,有心了,我这里有两面令牌,是上次钦封本汗为奴儿干都司都指

挥使时一并送过来的,你拿着,潜伏几日后,等建奴撤了再着手这些事宜,若是天津城没有被建奴拿下,便去找我叔父孙传庭,有他的协助就会事半功倍”

(大明新任的军将上任后,兵部、吏部会制作文书、关防、令牌、令旗等,一般来说,总兵有八到十面令牌、令旗)

“聚拢阵亡将士的遗体后,登记后一律烧了,在陶罐上做好标记就行了,有叔父的帮助,你就在天津等船只,我会安排一些船只在莱州、登州侯着”

“这些事情安排好之后,你不妨回家一趟,若是家里还有人的话,便将他们接过来”

没了陆军的掩护,尼堪可不想区区几个人便横穿大明的领地回到漠南,只得赶紧坐船回到黑龙江后再做打算。

坐上苏纳的大船后,船只沿着海岸线向北行驶,不多久,便在大沽港口附近又见到了大片的船只。

“大汗,原本我等是停靠在港口的,没想到突然来了一大群建奴的骑兵,彼等杀散了在码头上护卫的明军水师,还准备将停在附近的所有船只全烧了,幸亏我等按照大汗的吩咐,就算在停靠时也将船头的两门火炮装填了散弹,随时可以发射”

“最后,在散弹的轰击之下,建奴铩羽而归,不过彼等依然停驻在码头附近,职部不敢大意,只得将船只全部开走了,就在这海面上游弋”

听了孙佳绩的话,尼堪点了点头,“我等先去山东海岸吧,去莱州,在那里你留下一些船只和水兵,等着王文慧收拢溃兵以及阵亡将士的骨灰,剩下的快速赶回瀚海国”

……

静海县。

“哈哈哈……”

城南一座大帐里,一位身材肥壮的中年汉子正在哈哈大笑。

“恭喜皇上,尼堪那厮经此一败必定元气大伤,下一次想到这大明来就得好好掂量掂量”

这汉子正是皇太极,以他皇帝之尊,为了区区尼堪,竟然使出了这瞒天过海之计,不过最终他的计策还是成功了。

他身边簇拥着阿巴泰、图尔格、张存仁以及一位约莫三十多岁的蒙古汉子。

乌可善,科尔沁左翼的珲台吉,如今已经被皇太极封为卓哩克图亲王,他的两个妹妹海兰珠(孝庄)、布木布泰都嫁给了皇太极。

“具体战况如何,七哥你说一说吧”

阿巴泰点点头,“皇上,根据俘虏的口供,尼堪这厮此次也就带了五千步骑,三千步军当场被我军骑兵击破,不过在彼等拼死阻击下,我军骑兵也伤亡了一千多骑”

皇太极听后眼神一凛,心里暗叹:“还真是厉害啊,区区三千步军就给我两黄旗的精骑造成了大量伤亡”

“步军全部被歼,不过我等并没有发现这支步军的统领陈文盛的尸体”

“骑兵也几乎被我军全歼了,南楚这厮统领的那甚飞龙骑还是给我等造成了大量杀伤,在他那里也有近千骑的伤亡,不过鳌拜这厮还真是悍勇,他一箭射中南楚的大腿,随即将他生擒了,如今此人正在帐外”

皇太极摆摆手,“先说战况吧,此人的事情等会儿再说”

“在港口、海边追击尼堪这厮时又歼灭了他的亲卫骑兵近千,俘虏了他手下的大将楚琥尔,皇上,此人是河南鄂尔多斯部珲台吉额璘臣的儿子”

皇太极点点头,“还有吗?”

阿巴泰转过身端起了一个硕大的托盘。

“皇上,尼堪这厮以往战力强横,我大清的兵丁在他手底下折损不少,今日一战,我军不仅几乎全歼他这五千步骑,还有额外的收获”

那托盘上放着三物,原来是一杆隧发火铳、一柄短铳、一根改过的虎枪枪头、一柄横刀。

“皇上,您看,这些个武器便是尼堪这厮军中大量配置的”

“这火枪不用火绳,仅用燧石击发便可,速度可比汉军旗下面的火绳枪快上许多,真乃军中利器”

“这是短铳,尼堪的亲卫大量配置,同样是燧石击发,可在马上方便地使用,骑兵接近时,他可很快地用短铳击中近在咫尺的敌骑,也是不可小觑,可比我军装备的短斧、骨朵强上许多”

“这是他们所谓的‘飞龙骑’装配的虎枪,与我军制式相似,不过枪头却是厚剑式的,开有血槽,真正的一枪封喉”

“这是他们火枪手配置的横刀,皇上,您看,这韧度、硬度恐怕我军麾下也不多”

皇太极盯着这些武器看了许久,一挥手让人端下去了。

“回头告诉工部,让作坊大量仿制!”

又长叹一声,“千算万算,没想到还是让尼堪这厮跑掉了,大清国陆战强横,可惜水师终究缺乏啊”

阿巴泰赶紧说道:“皇上勿忧,此次缴获了大量的船匠和银两,回头重新建造一批就是了……”

皇太极点点头,“好了,此事就这样定了。对了,对于俘获的尼堪军卒,不得虐待,愿意加入我军的要大大优待,队长以上的人物立即抬旗!”

“嗻!”

“将南楚、楚琥尔押进来吧”

在两名巴牙喇的挟持下,一身血迹的南楚进来了,他进到大帐后既不下跪,也不叫人——皇太极是金台石的女婿,而他是金台石的长孙,他应该称呼皇太极“姑父”才是。

皇太极却是不以为意,他一把抓住南楚的手,“你这是何苦?回到大清国吧,你的家眷都在铁岭好着呢,前不久你姑姑还在念叨……”

“多谢大汗”,南楚却轻轻推开了他。

“大汗,我已经错过一次了,再错一次岂不是让世人耻笑?您就成全我吧”

皇太极闻言心里大怒,“你本就是女真人,回到大清国的怀抱不是天经地义吗?何苦为那索伦蛮子搏命?”

南楚摇摇头,“大汗,我在漠北已经娶了阿斯兰大汗舅舅的女儿,膝下也有了一儿一女……”

“这有什么?你是我的侄子辈,你说,大清国各小贝勒的女儿你喜欢谁,岳讬的?尚建的?杜度的?尽管告诉朕,朕一定为你做主!”

尚建,是阿巴泰的长子,杜度,是褚英的长子。

南楚听了却摇摇头,“多谢大汗好意,不过汉人有一句诗说得好,‘曾经沧海难为水’……”

帐中诸人,除了皇太极以外都是大老粗,都不明所以,皇太极却是饱读诗书

之人,一下便明白了南楚的意思,他强忍住内心的愤怒,一挥手让人将南楚押下去了。

阿巴泰说道:“皇上,此子前有背叛,这次被俘,皇上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如不严惩的话,今后何以……”

皇太极却摇摇头,“在尼堪那里的我军将士还有不少,若是施以严惩,彼等还敢回来?”

“斩讫!”

很快,帐外传来一声大喊,皇太极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说道:“收敛好遗体,带回辽东吧”

说完便将目光转向楚琥尔。

楚琥尔如今才十七岁,哪见过这个阵仗,扑通一声便跪下了。

“我愿降,我愿降”

皇太极含笑将他扶起来。

“你是额璘臣的儿子?”

“是的”

“好,如此虎将本汗怎舍得一刀杀了?今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做一个二等侍卫吧”

“不可”,阿巴泰赶紧拦住他,“皇上,此子虽然年幼,不过终究是新降之人……”

“无妨,本汗若是连这点心胸也没有,何以控御天下?”

……

多日后,北京,紫禁城。

武英殿内,浑没有春意已经来临的模样,大殿里坐着的几人都是战战兢兢,噤若寒蝉,高座上,年轻的皇帝面色苍白,似乎是受到了某种刺激,还是一阵白一阵红,显见得内心颇不平静。

“……吴三桂部中了建奴诱敌之计,大部为钱财、女人所惑,不妨被建奴精骑偷袭得手,大败,三千精骑只剩五百余逃回辽东”

“卢象升部异常壮烈,建奴用汉军、鞑奴吸引该部进攻,不妨在某处埋藏了建奴名将图尔格的五千精锐,双方在青县附近大战一日,包括卢象升、雷时生在内的天雄军全军覆没”

“李化鲸在战场上提前逃走,是导致此役失败的重要原因,周遇吉、黄得功两位将军也不支撤走,两人撤回来的骑兵加起来不到一千”

“孙传庭、巢丕昌部受到了五千汉军骑兵的阻击,没能及时援救孙秀荣,最终撤回到天津城,两人麾下步军几乎全部战死或被俘”

“静海县城里的王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城池一步,倒是保全了这支精锐”

“虎大威部见敌军势大,并没有越过大运河”

“宁北候、右都督、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孙秀荣五千步骑全军覆没,孙秀荣也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已经坐船逃走了,尚未能查明”

“建奴大胜之后,又开始北上了,陛下……”

正在汇报的是新任兵部尚书张凤翼,他偷偷看了一下皇帝,见他依旧未动声色,便悄悄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继续说道:“由于大明布置在天津的精锐几乎丧失殆尽,建奴一行大摇大摆北上远去了……”

“咣当!”

只见皇帝突然将手中的一个细瓷茶杯扔在地上,飞溅的碎块差一点击中了正在汇报的张凤翼。

他接着将双手紧紧握在龙椅上,白皙的瘦手青筋直冒,微微还有些颤抖。

“孙传庭该杀!虎大威该杀!吴三桂该杀!”

张凤翼一听大惊失色,孙传庭还好说,若是将虎大威杀了,没了这一支京畿左近最精锐的力量,谁来护卫京城的侧翼?

那吴三桂虽然轻浮,不过他身后可是辽东整个将门,若是轻易杀了,辽东危矣!

且就算是孙传庭也轻易杀不得,他是孙秀荣的叔叔,如今孙秀荣虽然下落不明,不过其现在已经与大明接壤,大军随时可能南下,那时大明就有大麻烦了。

“陛下,三思啊”

本书第一部“瀚海雄风”完毕,即将开始第二部“冰封帝国”,以及第七卷“雪域新风”,打了这么多仗,也该将目光投向国境内部了,何况唐努乌梁海、阿巴坎大草原刚刚入手,与俄罗斯人直接相邻了,总得拾掇拾掇;往北还有楚科奇人、勘察加人、科里亚克人、阿留申人等着瀚海国去征服。

内部,有关宗教、教育、内政等问题,以及大量汉人移民到来之后的二代也开始崭露头角了,这些人尼堪将如何来最大化使用?

敬请期待。

第二十一章 北丝绸之路的商队(下)黑森林第五十八章 风光旧曾谙(1)哀叹者与觉醒者(中)第十一章 风云激荡,从甘肃开始(四)声东击西与孤军深入(上)第十九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劳第五十九章 川藏风云(5)安曲之战(下)第六十七章 风光旧曾谙(3)鱼与蚌⑤第二章 荒传说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三十三章 行者无疆(1)海权时代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禅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十五章 返程航线:暖流与西北风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户之战(中)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2)波谲云诡⑤第九十一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0)纳塔尔③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禅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四十五章 千里转场(2)从托木城到陈汤城(中)第二十六章 济州风云(上)松尾智保第二十三章 乌尔查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桥硬马第五章 总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风情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过安逸第八十四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员第二十八章 秘密协议第六十四章 世纪谋划之一:腾笼换鸟第六十三章 风光旧曾谙(3)鱼与蚌①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五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九:决定日本国运的大战(4)第二十一章 孤星传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国(6)第八章 富庶的红奇科伊第六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六:米阿斯与萨日德格第四章 东兴八年,元旦第三十五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与屈出律.拔都(上)第五十二章 皮萨切克之六:德克萨斯小分队(4)意外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桥硬马第六十二章 川藏风云(7)方略(中)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征兆第八章 风云激荡,从甘肃开始(一)西宁卫,岌岌可危第六章 畅想九原郡第三十七章 哈巴罗夫的新角色第五十五章 俄勒冈城的宴会(1)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一章 苏哈的葬礼第四十二章 半岛之殇(4)克里米亚汗宫(中)第十六章 斗转星移(下)第七十九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珍珠港链(上)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诏对(上)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忏悔(中)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2)波谲云诡③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2)波谲云诡①第一章 瀚海儿女初长成(一)第四章 拨云见日(下)第八章 亚速(上)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转机第七十章 川藏决战(2)四川总督(上)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十五章 巨变开始(1)皇甫端与岳镇邦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⑤第二十九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尔(上)第四十八章 小玉兹风云(4)春临阿特劳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龙决之十一:大对决(3)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与叶铎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国(12)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五章 蝴蝶效应(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五十一章 收官(1):盖州第四十章 山海关之六:新一片石之战(1)第七十六章 世纪谋划之八:穿梭在热带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队(上)第十八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三:奥尔堡第二十二章 关税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凛凛冬日(1)大阪城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①第四章 秋之行(4)风浪起(中)第四十一章 中东欧纪行之六:华沙的奏鸣奏鸣第二十四章 来自西边的消息第十九章 这个冬天很关键(下)第七十一章 世纪谋划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章 大夏监国(2)生与死第九章 换了人间之二:降官们(1)人字第一号第十六章 巨变开始(2)骑兵都尉第十一章 东方已晓(五)两个孤独男人的对话(下)第十九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三:扎波罗热(5)第三十九章 山海关之五:彷徨第四十六章 小玉兹风云(2)夕照奥伦堡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战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宫父子对话第十一章 乌兰固木协定第十章 秋之行(10)特兰西瓦尼亚(上)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诏对(下)第二十六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一:苏丹里耶要塞(上)第十三章 摩尔多瓦之战(下)第三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下)第十一章 阿斯兰汗(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2)波谲云诡④第七十三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④